把善意变成一种规定? 台北公交车试推“让座铃”被骂翻
“亲爱的乘客您好,请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谢谢您的配合。”
台湾台北市其中一条巴士路线——仁爱干线的公车近日装上了一款“让座服务铃”,一旦有座位需求的乘客按下按钮,车内就会响起上述广播。
乍听之下这似乎是个立意良善的措施,但仔细一想又会发现哪里怪怪的。
在公共交通上让座给有需要的人是种美德,但如果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有一天必须被放大检视,是否意味着所谓的爱心到头来也只是矫枉过正的规定而已?
果然,台北市试办的这款“让座铃”,引起当地舆论争议,爱心是否有必要成为一种规定?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政府公共运输处昨天(24日)率先在该市仁爱干线巴士上展开“让座铃”的试验。
“让座铃”设置在“下车铃”的上方,有座位需求的老弱妇孺或身体不舒服的乘客,只要按压“让座铃”,车内就会开始广播……
没错,是那种全车人都听得见的那种广播……
台北市公共运输处科长郭献文强调,“让座铃”的作用是希望透过提醒,避免乘客间的尴尬以及达到友善服务。
不过问题来了,当“请让座”的广播响起,“让座铃”旁的人要如何面对车内迅速投来的目光;有隐形需求如何避免引人侧目,避免尴尬的“让座铃”会不会才是那个把尴尬推到极致的工具呢?
更不用说,这项措施直接捅了台湾,甚至是全球各地针对公共交通让座文化常年争论不休的蜂窝。
和新加坡一样,台湾的公交系统原本就设置了博爱座(新加坡称优先座),然而博爱座的设立也在过去引起了不少争议,最显眼的要数衍生的正义魔人现象,以及有隐形需求(即有实际需求但外表未必看得出来)的乘客因占坐博爱座而被数落的事件。
这类事件层出不穷,曾有怀孕3个月的年轻孕妇因为坐博爱座而被人辱骂、视障学生因外观“正常”而被中年妇女指责,甚至还有烧烫伤病患穿着长裤搭捷运坐在博爱座,也被一名阿伯批评“好手好脚竟不让座”……
新闻版面也不时出现部分长者摆出高姿态,理所当然认为博爱座是自己专属而引发的争执。
台湾民间近年来开始出现废除博爱座的呼声,理由是有心让座,无论是否博爱座都能让。
博爱座的存在反而导致许多人宁愿站着,即使当下根本没有其他有需求的乘客在车上,也不愿坐下,只因为不想承受坐在博爱座的压力,
“让座铃”这项趋近半强迫的措施出台,毫不意外地再度引发民众不满。
“爱心应该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变成规定……是不是就是觉得台湾人没爱心所以才要用这些东西?”
有网民形容“让座铃”形同情绪勒索。
认为“让座铃”毫不实际的民众更是大有人在,开始想像届时公车上可能出现的光怪陆离景象。
“当车上坐着的都是觉得自己是需要被让座的人时,铃响时应该很有趣。”(说好的避免尴尬呢?)
按了没人站起来让座?有网友提出“妙招”:
“二次让座铃”、“三次……”,直到有人起身让座为止。(天哪,这绝对比拍卖师的锤子还恼人。)
或者,可以加上弹射座椅,只要三秒内不让座就马上弹射升空?(温馨提醒:在家请勿模仿)
如何鉴定谁才真正需要被让座,有网民则“建议”可以用年龄来区分,太年轻的乘客按“让座铃”就准备“来电”吧!
也有网民调侃,“让座铃”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未来公交座位的竞逐会成为一场“比惨大赛”。(把中国大陆选秀节目搬上公交?)
尽管台北市政府强调这只是试行计划,会视民众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推行,但实际功能欠奉,以及对让座文化存在争议毫无认知下推出的“让座铃”,还是让民众忍不住批评官员“脑袋进水”。
被强迫的善意不是真正的善意
事实上,公共交通系统同样发达的新加坡的让座争议也没少过。
社交媒体上经常充斥正义魔人把他人坐在优先座的照片上传公审的现象。
对方是否有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察觉更有需要的人就站在附近,而没有让座?或者外表看似“好手好脚”的人会不会其实有“表面上看不出的辛苦”才坐在优先座?
甚至有时候当人们起身让座了,但被让座的长者或许会告诉你“没关系,我快下车了”。
但这往往造就尴尬的局面,在站着的长者身边坐着,这副景象要是一个不小心被正义魔人放上网就糟糕了。
最后,坐着的年轻人宁可站起来,“安哥安娣不坐,那我也不坐”,于是位子空着,社会资源浪费了。
原因?社会观感,而且是矫枉过正的社会观感。
让座争议在新加坡公交系统也不算少见。(互联网)让座本应是一种来自同理心的自发行为。
或许装睡看不见的也大有人在,但这更应该从人们的教育着手,灌输同理他人的品性,这样的让座文化和社会才应该是真正值得推崇的社会。
那种为了他人眼光或社会规范才付诸实现的善意,恐怕也不会为社会带来真正的美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