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 星期一

华语马来语会话课程用心良苦 不能停留在巴刹方言水平

自2005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在小学、中学和初级学院开办非考试非强制的异族口语会话课程,让非华族学生学习华语、华族学生学习马来语。   至今15年了,这项用心良苦,用意良好的计划到底取得什么效果?是该检讨的时候了。   简称CCM(Conversational Chinese and Malay programme)的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程推行至今似乎来到了一个瓶颈,学生人数无法保持健康增长。

启化小学小五生法莎(左)2019年完成华语会话课,如今能以简单的华语问候语,向校内食堂的摊贩问好。图为法莎与学校华文科目主任徐燕妮交谈。(联合早报)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60%的小学和40%的中学开办CCM。2015至2019年,每年2万4500名学生修读,包括中小学和初院,去年的学生比前年多了约2000人。   从学生人数来看,的确还有多加努力的推动空间。过去10年来的整体趋势显示,开办的学校和修读的学生已逐渐减少。   如果当局不采取行动,它迟早变成“聊备一格”,名存实亡。

少了压力,热度上不去?

这项口语课程无法取得明显效果,一个基本原因是它没有在校园内激发起学习火花,它从未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   这项课程志在“鼓励”,不想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许正因为如此,反而不被学生和家长当一回事,即使参与了,学生可能只是保持五分钟热度。   学校也没有充分重视,参与的学生比例高并不值得学校打广告。因此,开办课程的学校没有显著增加。   过去15年来,到底有多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初院,一路参与口语课程,并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应用机会?

新加坡以华族居多,非华族学生学习华语口语不怕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而华族学生学习马来语,也可以在出游到马来西亚和印尼时,感受到多懂一种语言的好处。

2010年,菩提小学三年级生在马来会话课导师带领下,学唱马来歌,通过动作学习马来词汇。(联合早报档案照)

CCM缺乏吸引力,其间原因涉及多个方面,譬如家长对这项课程缺乏了解,既然是非强制性,也就缺乏鼓励学生学习的动机。   当局除了从课程内容,也应该从社会因素、学生和家长心理层面进行检讨。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司长王梅凤回复《联合早报》的询问时透露,教育部正在探讨如何加强这个课程上课时间的灵活性,让学生用更长的时间修完一个单元。   加强上课的灵活性,固然可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压力,但其反效果是,学生可能把这个课程当作可有可无,很难坚持下去。

希望文化元素能注入新的生命力

当局决定从明年起,为这项课程增加文化元素,则是比较积极的应对之策。

鼓励学生学习异族的语言,只要求口语水平,是重实际的做法。

但培养口语能力也不能只是为了在巴刹、咖啡店和异族摊贩的沟通。

在异族过年过节时候,上过几年CCM 的学生,与异族朋友或是邻居碰面,若还不知道如何说些祝贺的话,那么,这个校园口语课程的确是一个失败。

在早期的社会,英语并不普及,华人跟马来人或是印度人沟通说的是“流利”的巴刹马来话,而不少非华族也能讲一些巴刹福建话,他们都没有上口语课程也能无师自通。

芽笼士乃小贩中心。(海峡时报档案照)

今天新加坡人的用语习惯已大不一样,尤其是年轻一代在统一教育源流体制下长大,英语成为异族之间的共同语言,从学校、工作场所到公共空间,英语就能搞定一切,巴刹马来语、巴刹福建话早已完成它们的历史功能,只残留在一些年长者的口头上。

现在的CCM课程必须明确它的社会目的和功能,它不是让学生掌握另一种巴刹语言,而是让学生从口语水平入门, 提升对异族同胞的生活习俗的了解,甚至进一步学习异族文化。

这样的社会目的性会吓坏学生和家长,效果适得其反吗?如果我们怕东怕西,畏手畏脚,就很难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框。

因此,当局有意增加CCM的文化含量,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力,值得家长给予支持。

上一篇新闻

债台高筑的泰航“逆境求生术”:售卖飞机餐、体验当空姐、模拟紧急逃生

下一篇新闻

安华不按牌理出牌 最高元首将如何接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