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 星期日

车资确定涨了,我们以后会不会为失准的公共交通规划埋单?

公共交通车资上周二宣布涨价了。这不是新闻,不涨才是新闻。

就像红蚂蚁在这一篇文章中说的,这年头什么鬼都涨价,车资怎么可能不涨?结果,被全体新加坡网民猜中了,车资涨4.3%,这是可调涨幅度的顶限,也是三年来首次涨价。

红蚂蚁也帮各位蚁粉算过了:以一天乘坐两趟公共交通、一个月20个工作日来算,上班族从今年底起,每月通勤需多花2.4元,差不多是两杯Teh C的价格。

少喝两三杯Teh C或可抵消这一轮涨幅

少喝两三杯Teh C或许可以抵消这一轮涨幅,你说合理吗?见仁见智。

对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一家之主的月薪不到1000元,家庭成员如果有四人,每个人每月通勤多花2.4元,一个月就多花9.6元,一年下来就多115元,积少成多,这不能说是一笔小数目。

虽然公共交通理事会(PTC)的报告称,有六成受访者表示愿意承担并支付更高车资,以减轻年长者、学生和残疾者等群体的负担,但paiseh啦,把这个当作涨车资的“民意支持”有点太牵强。六成虽然过半,但还不到绝大多数,而且用膝盖想就知道,哪个脑袋正常的人会喜欢涨价?

20181030_busfareincrease.jpg(曾庆祥制图)

但既然已成定局,新车资很快在12月29日生效,那红蚂蚁jio大家一起哭父哭母也没用,倒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红蚂蚁丢出三个问题,估计也是蚁粉们心中的三大问号:

一、这一轮涨价,当局有没有想法子减轻对低收入及弱势群体的负担?

二、涨价的理由充不充分?PTC的专家们有没有“大炮仙”?

三、多出来的收入会流到哪里去?是去喂养SMRT高官吗?

红蚂蚁的第一个小结:政府还是有“心肝”的

红蚂蚁在这篇文章中已经列出:为了减轻车资上调为弱势群体带来额外负担,政府将从公共交通基金中拨出900万元,向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发放30万张各值30元的交通补助劵,可用来购买车资卡或优惠月票。这也是迄今为止发放最大的一笔补助金。

当局也特别照顾学生和乐龄人士,这两组人如果使用车资卡搭地铁或巴士,车费只涨1分,如果用现金搭巴士,车费维持不变。

这说明了政府还是有点“心肝”,调涨车资后,没有忘记扶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把。这也副总理尚达曼上周在一个论坛上提到的一首西洋歌曲,《他不是累赘,他是我的兄弟》(He Ain't Heavy, He's My Brother)所要传达的意思——我们不能让任何国人同胞被抛在后头。

新加坡公共交通车资上涨4.3%(每趟6分)乘客是否为失准的公共交通规划埋单平日(公共假日除外)早上7时45分之前入闸搭地铁的乘客,在车资调涨后依然可以享有5角钱的折扣。(海峡时报)

此外,当局也修改转车规则。乘客如果从一个地铁站出闸,再从另外一个地铁站上车(boarding charge),只要转程时间在15分钟内,他们无需多支付一笔上车费。还有,平日(公共假日除外)早上7时45分之前入闸搭地铁的乘客,在车资调涨后依然可以享有5角钱的折扣。

看起来虽然只是小恩小惠,但积少成多也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政府有把人民福祉放心上吧。

就以滨海市区线(Downtown Line)上的梧槽(Rochor)地铁站和惹兰勿刹(Jalan Besar)地铁站为例,好些乘客为了避免绕一个大圈,都会选择在梧槽站(惹兰勿刹站)下车出闸,然后走到惹兰勿刹站(梧槽站)。过去,这一出一进都算是一段新旅程,以后就可以当作是同一段旅程,车费也更便宜。

20181101_enhancedtransferrulesv3.jpg来源:PTC(曾庆祥制图)

红蚂蚁的第二个小结:不排除乘客未来要为失准的公交规划埋单

红蚂蚁在上一篇报道中已列出PTC给出的一系列涨价原因:

能源价格上涨26.2%;(2013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工资指数上升3%;核心通胀率上扬1.5%;公交网容量因素(Network Capacity Factor,简称NCF)整体车费上调4.3%,其中有3%就源自这个因素;两大交通业者近来为维持服务蒙受巨大亏损。

能源价格、工资、通胀率,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数据,PTC搬出来相当具说服力。

巴士和地铁需要油来驱动,我们的石油都靠进口,价格不受控。大家也都是赚口饭吃,蚁粉们希望涨工资,巴士工友也一样啊。钱从哪里来?企业负担加重,当然就是要乘客帮忙分担咯。至于说通胀率,红蚂蚁早说了,什么都涨,怎么可能车资不涨?

至于交通业者的亏损,同样可以量化。

据《联合早报》报道,SMRT截至3月底的2018财政年里亏8600万元,新捷运经营的滨海市区线截至去年底的财年里亏4760万元。PTC也指出,新捷运自2013年起市区线投入运作后,员工人数的增加和工资的上调造成人力成本上涨,使公司面临“显著的成本压力”。 SMRT从2015年至今年的维修费用也增长了87%,主要是促进老旧轨道系统的操作能力。

87%,这个涨幅相当惊人,但我们不能“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如果不投钱维修,地铁老是坏,吃亏的是谁?

新加坡公共交通车资上涨4.3%(每趟6分)乘客是否为失准的公共交通规划埋单交通业者SMRT和新捷运都在亏损。(联合早报)

“公交网容量因素”(NCF)最具争议性

在所有因素当中,最具争议性的,肯定就是那个新加入的“公交网容量因素”(NCF)。

公-交-网-容-量。

五个字拆开来都看懂,但放在一起就blur掉了,这是一个相当cheem概念。

红蚂蚁再搬出那个形象化的比喻:如果将公交客容量比作披萨(pizza),乘客需求量比作食客,原本一个披萨的价格10元,由10个食客平摊,每人只需付1元;现在披萨增加到两个(客容量提升),但还是只有10个食客平摊这笔费用,每人就要给到2元。

说得更直白些:

如果公共交通网络和设施使用率不高,巴士地铁空荡荡到可以打badminton,那大家都惨了,因为非常可能需要多付车资。

我们可以把NCF看作是公交承载量和乘客使用量的差距,如果公交承载量大于乘客使用量,NCF就会是正数,意味对车资的影响是“正数”,也就很可能涨车资。反之,就是“负数”,也就是降车资。

那么红蚂蚁就要问了,公交网络要建多长、多广,一条路线的巴士服务要推出多少趟巴士,全部都是政府和公交服务业者决定的,乘客完全处于被动。如果是因为政策制定得不周全,对公交需求的预测失去准头,建得太多太广,结果制造了相当于“白象”的公交设施,这难道也要无辜的乘客来埋单?

如果未来人口因为某些原因(包括出生人口、新移民人数和永久居民等)而下降,那么乘客是不是也得年年承担车资上涨的的开支?还有,如果巴士车队的出车时间排得不理想,一下子出了两三辆巴士,空荡荡得坐不满人,那是不是也要乘客为不周详的出车时间埋单?

这个NCF最吊诡是,如果地铁不挤、巴士不挤,如果大家和红蚂蚁一样在公共交通车上没有变成一条鱼(三文鱼),那就表示车资准备上涨了,因为使用率低过容量啊。往好的一面想,这是服务素质的提升,乘客为好服务多付钱不为过。但如果说,这个“好服务”是因为当局规划失准而产生的,那这笔开支由乘客支付,合理吗?

关键一问:

乘客是为好服务埋单,还是为政府或业者的规划失准埋单?

如果是前者,那是合理的,如果是后者,那就存在争议性了。不管是哪一种情景,乘客都是被动的。这个方面需要PTC的专家们好好去研究研究,看看下一次检讨车资时是否能做出调整。

新加坡公共交通车资上涨4.3%(每趟6分)乘客是否为失准的公共交通规划埋单由主席马格纳斯(左四)率领的公共交通理事会上周三(10月3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批准业者把地铁和巴士整体车资调高4.3%。(联合早报)

红蚂蚁的第三个小结:涨车资后,额外收入不是支付高官工资

在面簿上看到不少网民抱怨说,车资涨价是变相拿去支付高官的百万年薪。真是服了网民的想象力,大家都太敏感了。

PTC说得很清楚,车资调高4.3%后,预计将在明年带来额外的7820万收入。其中,SMRT和新捷运(SBS)的地铁业务收入将分别增加2410万元和1090万元。两大业者须捐赠额外收入的5%(共175万元)到公共交通基金。

其余4320万元将归管理交通业者的陆交局(LTA)所有。虽然说,这可以抵消当局对巴士营运成本的补贴,但帮助其实微薄,根本不能抵消。因为未来五年,政府给予巴士的补贴估计将达50亿元,也就是一年约10亿元。4320万去填10亿?塞牙缝都不够,怎么还拿去付高官工资,而且高官工资也不是陆交局发的啦。

这轮车资涨价算妥当合理,未来呢?

在车资的问题上,其实有两个平衡要照顾。一个是公共交通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在开支和营收取得平衡。第二个,就是许文远部长说的,须在照顾乘客和交通业者利益方面取得平衡。

这一轮调高车资4.3%妥不妥当,我们基本上可以从“两个平衡”上找初步答案。红蚂蚁认为,大致是妥当合理的。

但比较令人担忧的是,那个NCF会不会成为一个“吃人”的因素?未来随着更多交通设施网络建成到位,而乘客需求又未必跟上,我们的公交车资会不会动不动就上涨?

还是回到那个关键一问:乘客到底是为更好的公交服务埋单,还是为失准的公共交通规划埋单?

上一篇新闻

电视专访算盘打错 纳吉“自取其辱”?

下一篇新闻

刘特佐人间蒸发 人人都要抢写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