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越多越想要避税 却始终逃不出税务局五指山
看完今早《海峡时报》的独家新闻后,许多网民频频摇头叹说:医生的神圣职责,似乎已经从救人(save people)变成“救钱”(save money),也有网民认为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有钱人不都是通过避税来致富,前阵子涉及偷税漏税的范冰冰不就是最佳例子?
引起网民议论纷纷的这则《海峡时报》报道丢出了以下重磅信息:
第一、国内税务局(IRAS)从医生、房地产经纪、律师等高收入者那里讨回约1000万新元的税收(现在应该知道新加坡有哪些行业可以捞得风生水起了吧);第二、其中360万新元是从超过20名医生和牙医那里讨回来;第三、其余600万新元则从约60名律师、补习老师、装修商以及房地产和保险经纪那里收回;第四、“漏付”的税收是这群高收入者过去四年内本应缴付的税钱。第五、除了已经缴付漏税的上述20多名医生,税务局还发函给大约100多名在私人领域行医的医生(包括30至40名麻醉师),告知他们税务局正在审核他们的报税单。
红蚂蚁看了,老花眼更花了。如果将360万元除以20名医生和牙医,每人平均需缴付的税收就是18万新元。关键是,这还不是他们的全部税收,只是“漏缴”的部分。可想而知,他们的总收入究竟有多么可观。
虽说这只是一小撮高收入医生的“避税”行为,但医生们身为高学历 + 高智商 + 高道德操守 + 高收入人群,显然罪加三等。
赚那么多钱,为何还要动歪脑筋避税?
税务局助理局长(个人所得税署)佘永乐告诉《海峡时报》:
“收入越高的人,越有动力通过成立公司,或者通过一些没有实际商业内容的手法来避税。”
这也是为何税务局近年来密切关注审核这些高收入者的税务申报记录。
当局自2015年起,就开始针对约145名在私人领域行医的医生和牙医,以及32家医疗机构展开税务调查。为何选在2015年?因为那一年新加坡政府宣布,从2017财年起,最高个人所得税额度将从之前的20%上调至22%。公司税则自2010财年起,从原本的18%下调至17%。
另外,在本地的起步公司税收回扣计划下,符合条件的公司首三年每年可省下最高3万4000元税收,从创业第四年起,公司也能享有高达2万5925元的部分扣税。
以独资企业(Sole Proprietor)和私人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 Company)为例,将两者需缴付的税额相对比,就能看出之间的差额有多可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税务局依然留有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杀手锏”,即便是欠下长达四年的税收,税务局依然能一一将漏掉的钱找回来。
据《海峡时报》透露,动脑筋成立公司来避税的医生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做法1:一名医生或牙医 + 四家公司
分别在全岛不同地区成立四家公司;病人就诊时,医生就根据病人的住家地址将他们“分配”到其中一家公司;在报税时,四家公司皆以公司名义报税,均能享有起步公司税收回扣,以及较低的公司税率(17%);其中一名医生就是以这种形式避税两年,后被税务局查出并追回20万元“漏付”税额。做法2:一名专科医生 + 三家公司 + 董事费
设立三家公司,却只在一家公司上班;三家公司具不同功能:一家用为病人提供门诊,一家作为药方卖药给病人,第三家公司则为病人提供血液检测和其他医疗检验;该名专科医生是这三家公司的董事,三家公司均付给他象征性工资,以及董事费;每家公司在报税时都以公司名义报税,均能享有起步公司税回扣,以及较低的公司税率(17%);公司的税后盈利也以免税股息的方式支付给该专科医生。做法3:三名医生 + 四家公司
(联合晚报) 三名医生一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开设诊所。每名医生再各自成立一家私人有限公司,向合资公司收费;合资公司根据每名医生所看诊的病人人数,付费给三家私人有限公司。每名医生只从自己的私人有限公司索取象征性工资;四家公司均以公司名义报税,都能享有起步公司税收回扣,以及较低的公司税率(17%);三名医生也以董事和股东的身份从四家公司收取免税股息。佘永乐说,税务局虽然不会规定医生必须以什么商业形式行医,却会深入了解调查医生们所成立的公司是否有实质商业运作内容,还是只为了避税而设立公司。
如果该公司旗下没有任何资产、员工或营业场所;或者公司的收入完全来自个人,公司形同虚设,那税务局就有权解除公司所享有的税收优惠,重新调整纳税额,并追讨回过去四年的税收差额。
逃税是刑事罪,避税不是
佘永乐也强调,逃税涉及刑事罪,但避税却不是。两者区别在于,避税者有如实呈报完整的收入,只不过通过一些漏洞如成立公司、将个人开销列为商业开销等方式来大大减低纳税额。逃税者则是没有如实呈报完整收入。
税务局在新加坡医药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期刊的一篇文章中也呼吁那些避税的医生趁早“自首”承认错误,因为这能大幅度减轻他们所面对的刑罚。
该期刊文章还说,我国上一回有医生因逃税被监禁是在2011年。当年,一名医生在两年内共逃税2万9529新元,结果被判监禁6个月外加罚款约11万7883新元。这名医生过后也遭新加坡医药理事会吊销执照长达四个月。
在新加坡法律下,一旦被发现“漏付”1000元税收,罚金将是税收额的一倍。也就是说,除了漏付的1000元,还得支付2000元罚金。
上周,英国的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Oxfam)将新加坡列为全球应对贫富差距表现最差的10个国家,认为新加坡将最高收入者的入税顶限税率维持在22%这一非常低的水平,简直就是避税天堂。
这周,税务局公布的这些数据,似乎坐实了这些观察。
怕只怕,税务局所公布的数据,也仅只是冰山一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