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新加坡小贩文化要申遗 本地小贩蒙查查马国网民酸溜溜

一觉醒来,“小贩文化”这四个字似乎被镀上了一层金光,可能是昨晚我国总理李显龙带头为“新加坡小贩文化”启动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缘故,身份地位都有所提升吧,今早红蚂蚁爬出蚁窝后,觉得本地小贩中心特别有文化,看了特顺眼。

带着这种幻想的红蚂蚁,兴致勃勃地爬进了上个月多了几家米其林美食小贩摊位的“芳林苑小贩中心”与摊主们闲聊,结果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这样的。

对话(一)

红蚂蚁:老板,请问你对总理昨晚宣布将为小贩文化申遗有什么看法?肉脞面摊主:申遗是什么来的?我昨晚没有看国会,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要不要吃肉脞面?

对话(二)

红蚂蚁:Auntie,你昨晚有没有看总理讲话?会不会支持小贩文化的申遗?咖啡茶水摊主正忙着泡咖啡,叫助手帮她回答:这里没有Auntie啦,老板每天晚上很早就睡了,没有看总理讲话,你是记者啊?听说水电费要涨啊?红蚂蚁:没有啊,你听谁说的?咖啡茶水摊主:噢,没有就好,水电费有没有涨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我们不关心啦,什么“生意”,什么小贩文化,随便啦。

对话(三)

红蚂蚁:老板,请问你昨晚有没有看群众大会,支不支持总理提出的小贩文化申遗计划?面煎粿的中年女摊主连头都懒得抬起来,挥了辉手,意思浅浅:不买(请)走开。

主流媒体报道都很正面

今早读《联合早报》新闻,看到记者访问全国商联总会会长杨向明与副会长林玉铭时,两人不约而同指出,为小贩文化申遗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认可,更是莫大的鼓舞时,红蚂蚁还小小兴奋了一下,没想到一进入小贩中心就被拉回现实世界。

林玉铭说:“申遗以及如果最后能申遗成功,对小贩来说是莫大的认可。我相信所有小贩都会更努力地烹调美食、更愿意不断创新提升美食,也会更努力地将各自的手艺传承下去,竭尽所能不让它消失。”

杨向明则指出:“相信这层认可也有望鼓舞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毕竟据我所知,小贩的年龄中位数为59岁,我们急需更多年轻人向老一辈学习各种传统手艺。”

总理:小贩中心就是我们的社区饭厅

李显龙总理昨晚在国庆群众大会用中文演讲宣布申遗的消息时说:

“小贩中心不单可帮助大家减少日常开销,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就像是我们的社区饭厅,无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是欧亚裔人士,大家不分种族、宗教和收入高低,都能聚在小贩中心,一起用餐。”

“我们做了民调,结果显示,小贩文化是最多国人支持的项目,因为它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富有本地特色,非常新加坡。”

 

本地的小贩中心不只是社区饭厅那么简单,还是慈善平台。职总富食客合作社(NTUC Foodfare)上个月在白沙中小贩中心试验推出“爱心赠餐”(Gift-A-Meal)计划,有意捐赠餐食的公众,可支付3元5角买一个乒乓球投入箱子。每个球代表一份捐款,管理人会定期整理捐款,分配给低收入家庭。(联合早报)

咦,这就奇怪了,难道当局在做民调时没有访到芳林苑小贩中心的摊主们?不然怎会出现上述局面?难道是红蚂蚁运气极差,访到的都是不知情的摊主?

咬了咬由全国商联总会、国家文物局和环境局联合发出的新闻稿,发现原来文物局今年初为一项名为“我们的新加坡遗产”(Our SG Heritage Plan)五年计划进行调查时,受调查的超过3000名对象当中,有27%将“美食遗产”列在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

除了这份调查报告,有关当局还在今年4月至7月开展了140人的小组深入对话,他们当中有学者、文化遗产专家、年轻人、文化人和公众等等。在讨论过程中,“小贩文化”一直被持续标出为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多元文化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环境局在2016年展开的小贩中心调查也显示,超过85%的新加坡人认为,小贩中心在凝聚社区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同一份调查当中,每10人当中,有9人同意或极为同意小贩中心是新加坡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环节。

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独一无二

不是红蚂蚁想泼冷水,纸上谈兵总是比较容易,一旦进入实战模式,大家或许还真说不出新加坡的小贩文化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上网咬了一圈,发现许多网民都留言说,小贩文化并非新加坡独有,倒是小贩中心,还算得上是新加坡的一道奇特人文风景,几乎每个组屋区都有自己的小贩中心。

红蚂蚁问了族里的一名长老,长老睿智地指出:

如果一个新的组屋区里没有小贩中心,这本身就很不正常,就是新闻啦!

国家环境局的数据显示,由政府经营或坐落在组屋区的小贩中心一共有110个,总摊位数量超过1万4000个。建屋发展局网站的资料则显示,新加坡目前有超过100万间组屋,换句话说,每9000多个组屋单位,就有一个小贩中心,每个小贩中心里平均有127个摊位。这样的比例放眼全世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按总理的话说,所谓的“小贩文化”,不仅仅指的是丰富且价廉物美的美食选项,也包含了作为情感联络站的小贩中心,以及代代用心经营生意,传承烹饪手艺的小贩等重要元素。

总理还说:

“如果申遗成功,将有助保留和发扬新加坡这个独特文化,让更多美食传承下去。同时,全世界也会更了解新加坡的各种美食,以及独特且丰富的多元文化。希望大家踊跃支持小贩文化申遗,让小贩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这将是新加坡继植物园于2015年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第二次申遗。

总理希望明年3月为“新加坡小贩文化”启动申遗程序后,国人能踊跃支持,让属于新加坡独有(Uniquely Singapore)的“新加坡小贩文化”能在2020年底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马国网民各种调侃

马来西亚昨晚也报道了这则新闻,并在网上引起热议。马国网民看完新闻后很乐,各种调侃层出不穷。

有网民说:“我本来以为新加坡人只是停留在声称椰浆饭和咖喱叻沙是他们的……没想到他们得寸进尺,竟声称‘小贩’也是他们的文化?我猜啊,很快的,凡是太阳底下的东西都会变成新加坡的食物和文化啦。哈哈哈”

另一名网民则认为新加坡的小贩文化不够“小贩”,他说:“究竟是‘小贩’,还是‘食阁’文化?搞得我很混乱。说到小贩食物,我想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才是最富有活力的。”

另一名网民则说:“新加坡并不是唯一有小贩文化的国家,所有较为贫困的国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某种形式的小贩文化。马来西亚也有街边小贩,香港有大排档、印尼有Warung小吃店等等,新加坡的小贩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也有马国网民忍不住调侃说,难道新加坡小贩中心有年迈的老人收拾肮脏的碗碟,还用纸巾霸位,就是一道文化风景,值得申遗了吗?

新加坡网民:会不会是政府丢出的烟雾弹?

相比之下,新加坡网民更关心的是,这个小贩文化的申遗是不是政府丢出来的“烟雾弹”,用于将人民的视线转移到较为不重要的层面上?

这名退休人士说:“小市民目前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比申遗更为迫切紧急,申遗只不过是又一个涨价的借口,这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痛的‘痛点’。身为退休人士,每次我看到碗里的面条,就忍不住非常非常生气。价格涨得不成比例,分量也同时减少了。对于这些价格的上涨,我看不到有任何的应对方案。所以请不要再与我谈什么狗屁不通的申遗,饶了我们。”

也有网民认为提倡小贩文化没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意味着新加坡人在家做饭用餐的几率正在减少。这名网民说:“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当可悲,我国人民投入那么长的时间在工作,以致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为全家人烹煮一顿完整的家常菜。”

想支持申遗的民众可以到这个特地为“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而设立的网站上投支持票。截至截稿时间,网上已经获得1580张支持票了。

(oursgheritage.sg)

今年一月,总理夫人何晶在面簿上带头为为新加坡美食申遗。今年三月,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就在国会上辩论该部门开支预算时宣布,政府将拨款6600万元落实新加坡的首个文化遗产发展总蓝图。昨晚,总理李显龙又带头宣布为“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这种循序渐进地推进,说明了这个计划势在必行,而且需要全民支持,并非说着玩的。

无论你喜欢与否,这条路已经没得转弯了。总理演讲时说,‘食’物最相思。就目前来看,对网民而言,好像更接近“似乎最想死”。很多东西顺其自然是美,刻意为之或许会破坏了这份自然美。

上一篇新闻

李总理国庆演说现两种表情:哽咽忆Merdeka、开心谈抱孙

下一篇新闻

面对组屋屋契“炸弹”,李总理做“拆弹专家”,还送“臀部手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