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没有大学文凭也可以当总理?

未来总理热门人选之一、刚在内阁改组从黄志明手中接过教育部另一半权责的教育部长王乙康,昨天在国会上大谈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象。

但是白丁我其实对王部长上个星期提及的另一个课题印象更为深刻————新加坡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没有大学文凭的总理。王部长做出这个预测,相信很多新加坡人对的本能反应是——天方夜谭。

王乙康的预测是对当前举国奉行的精英主义意识形态的最直接挑衅。我个人倒是相当欣赏这样的举止的,毕竟要当领导人就应当具备特立独行的勇气,敢想常人所不敢想之事。就这一点,我是给王乙康加分的。

当前流行的精英主义立足于所谓的“选贤与能”(meritocracy)体制,《联合早报》对于这个概念的翻译有好几种,反映了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近来最常见的翻译是“唯才是举”,显示注重的是“才能”,而不是“贤德”,因为后者凤毛麟角,而且前者相对可以衡量(比如毕业自英美名牌大学),也是治理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国家所需的条件。

“选贤与能”一语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的是治世的理想状态,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美德的政治文化。“唯才是举”则出自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曹操《求贤令》,他先后发出三道命令要网罗人才,最争议的地方是与汉代选拔官员注重德行的传统决裂,强调德才兼备的困难(夫有行之人,未必能进取,进取之人,未必能有行也),所以他宁可侧重才能而不强调品行。

至于英文的“meritocracy”本身,这个概念的出现其实充满了典型的英国反讽意味。英国左派社会学者迈克·杨(Michael Young)在1958年出版的寓言小说《能人统治之崛起》(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发明了这个词汇。他在2001年于《卫报》撰文介绍,这个概念是讽刺基于优秀成绩的新贵精英,在取代了英国世袭贵族精英后,自以为本身的成功是努力得来的,而变得自私自利,不如传统贵族精英因为知道自己是基于血缘世袭才上位,所以还懂得对下层民众有所亏欠而关心他们的福利。新加坡不明就里地选择了这个概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连带也接受了新贵精英自私自利的本质。

所以,王乙康提出未来总理不必是大学毕业,就具备了相当的颠覆意义。当然,每一个人都会对他的这番话有自己的假设和想象。所以讨论王乙康的说法,可能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分歧。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但是作为一个议题抛出来,却未必没有积极的作用,至少因为有争议性,才会促使人们去争论、反思。

首先,大学毕业等于具备一定的智商。可是聪明人不必都需要念大学。也就是说非大学毕业的总理,不一定就是笨人。就如新加坡的名校聚集了全国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样,不是名校厉害,而是录取的学生本来就很厉害了。名牌大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智商高的聪明人未来可能选择其他发展途径,未必要走大学的路,可是这不否定他的聪明。关键是要有其他的途径(名牌大学文凭是最直接简单的方式)来证明他的聪明。因为智能科技的挑战,未来的社会将越来越复杂,不容易管理,总理不够聪明,会危害国家的生存发展。

再来,不注重文凭是否等于更注重品德?行动党在检讨2011年的分水岭大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越来越多民众觉得部长高高在上,不再听取民间声音。这和迈克·杨所描绘的精英很类似。王乙康这个说法,是不是代表未来对人才的选择,会更注重品行?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最大的难关,恐怕还在于新加坡人心态必须经历180度的转变。可是精英阶层都已经习惯了这个意识形态的游戏规则了,大家挤破头竞相进入名校,再到英美名牌大学镀金,然后就是精英的一员了,荣华富贵自不在话下。如果突然改变游戏规则,可能很多精英本身就不买账。可能连一般人也会觉得难以接受一个文凭不够大张的总理。王乙康所勾勒的这个天方夜谭,真的会成为现实吗?

上一篇新闻

飞机挡风玻璃高空爆裂 机长力挽狂澜拯救全机128人

下一篇新闻

马国政坛巨人背后的女人:三个女人三台戏 (上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