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你知道家中11岁的孩子都在做些什么吗?

最近法庭上一系列与11岁及12岁未成年少女相关的刑事案件频频出现,都脱离不了两个关键词 :互联网与性。在这些案件里,才刚刚发育的小女孩虽是受害者,却因为受到好奇心驱使,在网络世界这个自助餐环境里“任点任吃”,结果玩火自焚。

案件一

12岁的女孩凯莉(假名)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结识了一名20岁男子,两人不仅在手机上相互交换彼此的裸照,还聊起带有“接吻”、“拥抱”、“自慰”等字眼的话题。据《海峡时报》报道,两人第一次通过网络聊天,女孩就答应成为该男子的女友。第一次的约会地点无独有偶就选在男方家中,男子一进房就抚摸女生,还要求女生作出猥亵行为。他俩的关系三个月后在学校老师的调查下才东窗事发,男子最终被判坐牢16个月。

20180319_instateens.png在社交媒体如Instagram上,只要输入一些查找亚洲少女的关键词,就能立即看到许多未成年少女的清凉照。任何人都可以给这些少女发信息,要求与她们交朋友。(互联网)

案件二

23岁的男子通过交友软件OkCupid认识一名14岁少女,网聊一周后决定见面,男子带少女回家,两人在房里聊着聊着,就开始拥抱接吻,最后没有戴安全套就发生性关系。少女后来发现自己怀孕,便将此事告诉男子,并协议一起平分堕胎费。男子上星期面对13项包括侮辱女性尊严以及性侵未成年少女的控状,被判坐牢16个月。

案件三

41岁的公司董事发现其12岁儿子在社交平台面簿上收藏11岁前女友裸照,竟以此打电话逼女童见面,借讨论与他儿子闹分手一事为由,夺走其初夜。之后的一年半内,公司董事更与女童“相恋”,并多次胡搞,东窗事发后被控上法庭。被告在高庭上称患重度忧郁症,不过被精神科医生驳斥。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案件四

47岁男子在情妇的女儿七、八岁时就开始性虐待她。女孩后来在读小学五年级时上了性教育课才意识到叔叔对她所做的行为是错误的。她最后鼓起勇气向被告的妻子求救,后者带她去见社工后上警局报案。被告最终被判坐牢34年、鞭打24下。

不同的案例,却都反映出两个相同问题:一个是互联网的诱惑与危害,另一个是性教育的缺乏。

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单在2016年,涉及14岁以下未成年女性的法定强奸案就有66起,2017年有69起,比2013年的51例都有所增加。

然而,专家们指出,真实的数字应该会更高,因为并非所有的强奸案都有被记录在案。

诺贝尔心理健康诊所的精神病顾问医生Marcus Tan医生总结说,从近期的几起案子就能看出,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的相对购买力的提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孩子更容易在无监督的大环境下访问各种不同的消息传递平台,这同时也让一些性侵犯者更容易接近这些毫无戒心的孩子。

未成年的早熟行为,除了可能带来怀孕和性病等问题之外,更严重的是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Marcus Tan医生补充说:“未成年性关系的发生,根据不同的背景因素,可能会让当事人感到自责、羞愧甚至是产生其他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长期存在,影响当事人的自信心,甚至是影响他们长大后的感情生活。”

(新明日报)

本地儿童上网时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智囊团数字商学院(think-tank Digital Quotient Institute)2017年下半年对29个国家的3万8000名八至12岁的孩童进行了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童们平均每周花32个小时的时间上网。

新加坡孩童上网所花的时间,比平均数高出3个小时,达到每周35个小时。数据也显示,70%的儿童拥有个人手机,他们的上网时间更是达到每周45小时。这即意味着本地儿童平均每天在看视频、玩手机、iPad、电脑及在其它互联网电子设备上花的时间,超过6小时30分钟!

这6小时30分钟如果都花在网上浏览不恰当的内容,那对孩子在身心上的迫害是相当可观的。

调查还发现,本地有超过半数的九岁孩童、以及将近80%的12岁孩童经常使用社交平台和聊天软件。超过半数的男生,都是在念小学时,通过手机首次接触到色情网站的内容。

无可否认,互联网对孩童的诱惑力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网络上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信息海量以及它所具有的交互性、隐蔽性、宣泄性都强烈地吸引着孩童在网上奋力“冲浪”,一些暴力、色情的信息也混杂其间,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灵污染。

可我们又不能因要保护孩子而杜绝他们上网,正如不能因摩天大楼可能给自杀者提供方便,而停止建造它一样。

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同时也得学会接受它的弊端。当然,接受并不代表就是认怂!小孩子有一种天赋,那就是学习能力强。父母完全可以为孩子提供更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家中学习,尤其是性教育方面,要让孩子更早学会分辨是非对错,分清青红皂白。

父母不羞于谈论性课题 孩子反而会越自在

hqdefault.jpg性教育家Fred Kaeser。(互联网)

性教育家弗莱德凯撒(Fred Kaeser)博士就曾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上表示:当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许多性方面的信息,却又没有能力分别是非对错时,就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出经验。

然而,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无法从正确观点去分辨眼睛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内容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些人在受到诱惑后,就会效仿屏幕上所看到的动作,找人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弗莱德凯撒提出了以下两点:

一、以家长的身份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比他身边朋友和媒体更权威、更管用。

二、与孩子讨论性方面的话题,不见得就会增加他们对性的兴趣,但肯定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一些性方面的疑问。

越禁忌越让孩童感到好奇

东方社会一直视性教育课题为禁忌,朋友间听到这类话题都会羞得面红耳赤,更别说在家庭里去和亲人,尤其是父母主动开口讨论这事。在西方教育里,孩童很早就接触到性教育,我们在潜意识里总觉得这样的西方孩童太早熟、容易早恋、会影响学习……

然而,越是将性教育视为禁忌,孩子们就会越发好奇。当父母不避讳谈论性这个课题,孩子们的疑惑得以解答,反而会因为对性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能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应该如何做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

红蚂蚁觉得一些儿童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建议相当可取。那就是,身为父母,与其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没有进步,功课做完了吗?更重要的是尝试去认识自己的孩子,谁才是他们的好朋友。别老想着只通过安装互联网过滤器来限制孩童的上网时间,或者保留他们的社交媒体密码。这只会引起孩子反感和叛逆。

不妨尝试和孩子交朋友,问问他们对这件事和那件事的看法,就像他们与朋友之间也会讨论各种课题。当父母与孩子建立起让孩子感到安全舒适的关系时,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找上父母,一旦有疑问或者对某些事物感到好奇时,也会来问父母。

红蚂蚁不是心理学家,却认同开诚布公的亲子沟通方式。想用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或改善孩子行为的家长,其实才是最不负责任的家长。

如果把孩子当宝,那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不就是最值得家长们倾注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件大事?这条路根本没有捷径可循。

上一篇新闻

印度媒体想离间新中关系?

下一篇新闻

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引争议  课外辅导书紧急下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