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爷,预算案不能总忽略中产阶级啊

财政预算案的大幕揭开,俗气点用“有人欢喜有人愁”来形容,总是八九不离十,每年都不会错。没错,国家大事无论怎么安排都无法全方位讨好大家,顺得哥情失嫂意在所难免,不过对中产阶级来说,今年也再度感觉失望就是了。

中产作为新加坡社会中坚,向来在财政预算中总是没有或者极少获得好处。看看昨天红蚂蚁和其他媒体整理的今年预算案内容,就知道中产继续被“另眼相看”。“红包”,中产拿最少;消费税,中产阶级上有老下有小,要供房供车,有些人还抽烟喝酒,当然也就贡献最大;消费税补助券未必人人分享得到;至于那些公司税外劳税和各种公司补贴计划,受益的是老板和企业;老人家和孩子照样会有些好处,不过女佣税提高,不也是让有需要帮佣的小家庭自认倒霉吗?

举个例子啊,对中产阶级最实惠的莫过于提高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同样是免税港的香港在这方面似乎就比新加坡慷慨得多。

当然,公道点说,中产在全世界都是税务贡献的要角,但实际的日子不一定那么亮丽,按照我们财政预算的路数,扶贫援弱,帮助企业,都是因应社会长期以来的呼声,无可厚非,但政府不该柿子挑软的吃呀,中产阶级忙死了,很多事情要兼顾,政府不能因为大家没空“靠北”(哭诉)就有意无意略过不提吧!

中产成弱势   要怪自己不出声

某种程度上,中产在社会有弱势的一面,那也怪他们自己一般不出声不“靠北”--相对于孤寡贫弱,毕竟衣食无忧--但很多事情真的是靠出声才能改变的。不久前,忽然有做妈妈的女议员关心奶粉价格,于是很快地像变魔术那样,奶粉价格便宜下来了,可是奶粉贵是很多父母长期诟病的呀,显然大家平常去找议员的时候不提这种事。这说明如果社会不发出声音,甘愿自己承受,那处境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奶粉是未来主人翁的命脉,民间尚且安静过了这么多年,听凭价格节节上升,足见我同胞何其温驯。人家说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基石,真没错。

中产阶级是新加坡人口最大的一个环节,但上下差距也不小,在预算案受到冷处理的情况不应定型,希望未来的预算能多考虑为他们纾解压力。本人就曾经写过一篇稿子:《中产多烦恼,社会一定很快老》,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新加坡钱淹脚目   96亿盈余是台湾财政支出预算的10%  

今年预算案指出,我国去年预算盈余竟然多达96亿元,那是整个台湾财政支出预算(将近两万亿台币,约950亿新元)的10%。

也接近冰岛2016年全年财政支出79亿美元,或者很多非洲国家的全年支出。

虽然财长说--虽然不必他说大家也知道--这不是结构性的盈余,但事实上,根据我国一贯谨慎的理财原则以及过去数年的实际数字来看,2016财年的盈余34.5亿元,2015财年赤字67亿元,2014财年只有微小的1亿元赤字,近乎平衡,2013财年盈余39亿元,2012财年盈余24亿元,我国财政健全程度可算世界数一数二。

台湾人在1980到1990年代常说“台湾钱淹脚目(脚踝)”,但现在台湾财政越来越紧缩,新加坡今年预算开支891亿元,台湾950亿元,以人口和幅员比例来看,新加坡钱何止淹脚目,简直淹巴士淹地铁了。也因此,我们有条件做一份更漂亮的預算案。

20180220-cangfuyumin.jpg春到河畔每年都会竖立一尊财神爷,将“财富”与“福气”带给新加坡人。(海峡时报)​

不要败家   但要藏富于民 

我们应以台湾为鉴,不可相信滥开支票或不懂理财的政客,但也不应过于保守变成守财奴,以致民众日子过得不宽裕甚至拮据。很多国家虽然不富裕,但民众手头宽裕,这是所谓藏富于民,新加坡国家富裕,政府在理财的时候,应该考虑让人民手中有更多财富,这除了改善生活,也有助于活络经济。

本文当然不是鼓吹败家,但藏富于民本来就是国家理财的方向之一,也是我们一直没有采取的路线。如何在富国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富民,而不是靠着引进富豪等门面功夫冲高人均所得,让本国人分享国家富裕的光荣,是比做财政数学方程式或者制定经济政策更艰辛的挑战,却也一定更能让財富的泉水向民心均匀灌溉。

上一篇新闻

这一届政府老谋深算 GST “2021年至2025年间” 涨2个百分点

下一篇新闻

有些东西看上去虽喜庆 却不是新年装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