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城市美名所累,当局对骗钱不设防?
秉持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宗旨,政府几年前开始慷慨撒钱,通过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发放为数不少的各种培训补助金,让国人可以提升技能,继续让人民成为新加坡的重要资源。
可惜如此善心美意,却开启了心术不正者作奸犯恶的契机,出尽法宝将这笔数目庞大的经费袋入自己私人口袋中。去年4月至11月之间,一个犯罪团伙就以九间公司名义,总共骗取了精深局发放的4000万元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培训补助金,而被控上法庭。
政府的钱很好骗?
此案揭露后,引起民众哗然。4000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是可以在本地买20间私人公寓单位,可以在本地买260辆一般房车,可以担当50个人一辈子的伙食费,就连那超级难中的大彩头奖,也要中17次才有4000万。
简而言之,就是很多人几辈子都可能赚不到的数目。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引起“公愤”,国人“愤”的不是骗子的无良,而是有关当局竟然可以傻乎乎地让这么大笔国人每年辛苦缴的汗水税,如此轻易地持续被骗了半年。
是国库太饱、预算太多,以致当局对申请有求必应?(财长不久前不是才喊穷,嚷嚷着要增加税收)
是因为有“固打”,要让上面的长官知道下面的人有在做工,同时让长官们看到国人一呼百应,争相提升自己的盛世画面,以致当局对经费是采取能发就尽量发的态度(反正是阿公的钱)?
还是因为经济学人信息部于去年发表的最新安全城市指数2017,新加坡再度蝉联全球第二安全城市,而让当局认为疏于防范?这一记当头棒喝,无疑敲响了警钟,让当局重新检视了事态严重性,同时作出未来预防措施。
国人缺钱到要骗政府钱?
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国防部第二部长王乙康较早前也同意,涉案金如此庞大,精深局应该更早发现罪行。他在国会宣布成立跨机构流程审查工作小组,由精深局董事会监督,以精深局管理层、主计署、商业调查局与教育部为小组成员,检讨并加强现有审查机制。要劳动到这么多部门一起行动,显示了部长亡羊补牢的决心,当然国人也希望此举未为晚也。
有关骗取技能创前程补助金套现,其实去年初已经被查出共有4400多起,牵涉金额达220万,但这些案例都属于个别欺诈,而不是有组织的团伙犯罪。4400多起个人骗取政府钱财的案子,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令人担忧的数字。国人有这么缺钱吗?需要到铤而走险骗取政府好意发放的补助金?还是国人的品格素质,在样样要争第一的岛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精英教育熏陶下,却是每况愈下?相信这都是政府应该思考的。
对于上述的个人欺诈,当局的解决方案,就是从此之后将补助金直接发放给培训机构,不再汇入个人户头。你可以说我马后炮,但将任何补助金直接汇给申请者的个人户头,本来就明显是一个不完善且可能出现漏洞的做法。还记得几个月前那个被指拥有300万新元资产的和尚果峻的案子?菩提阁管委会前任第一副主席李文条称,他交了24万澳元给果峻进修博士,对方没念书却把钱用来购置悉尼黄金地带的一个住宅单位和停车位。如果当时管委会愿意“麻烦一点”代替果峻将资助金汇给学府,欺诈就没机会发生。
加重刑罚是最佳方法?
回到培训补助事件,王乙康指出,超过九成欺诈者已偿还或正在分期偿还所骗金额,没回应的则被列入黑名单,在还清款项之前不可再申请培训补,而当局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也可能完全不采取)。
对于当局几乎不含惩罚、这么温和的处置方式,对早已习惯什么事都受罚的国人来说,也是相当意外的。所以西海岸集选区议员郑德源就在国会提问,是否应该加强技能发展基金及其他设计公款的法令,以儆效尤。
刑罚重,当然会起到一定的遏制犯罪作用,所以新加坡50年来即便是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仍然一直坚持施行他人认为不人道的死刑和鞭刑,这是不是让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二安全城市的原因之一,无法确定。作为法治国家,我们不能否认刑罚确实减少了犯罪,但与其总是以加重刑罚来解决问题(当然有时重刑是必要的,比如目前鲁莽/疏忽/醉酒驾驶撞死人的罪行就太轻了),还是应该从根本上,想办法提升国人的品性素质,而不是一味地只求提升技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