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食阁“禁华文”风波,南大让步了

本地晚间报纸封面斗大的“禁华文”三字标题引发了过去一周华社的热议,全因摊贩向媒体投诉南洋理工大学要求食阁全数更换非英语招牌和餐牌。事件经过媒体连日报道不断发酵,最后以摊贩“抗争”胜利终结,校长更是亲自出面道歉并承诺彻查事件。

从小小餐牌到校长道歉,事件一路如何峰回路转,风波缘何愈演愈烈?

南大三度改口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南大三度改口。

南大北区大楼广场的食阁摊贩上月向《联合晚报》爆料称,收到胜乐集团管理层通知,必须在8月底续约之前,将双语招牌上所有华文字删除,只留下英文字,让多数摊贩“敢怒不敢言”。

同时,在同个地点营运的百美超级市场之前也被告知不能在店内展示印有华文的促销宣传,更不允许播放华文歌曲。

晚报在19日向南大询问,并在两天后得到回应。南大方面没有直接否认传闻,仅表示作为国际化校园,拥有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师生和人员,而英文是新加坡的行政语言,因此要求食阁运营者使用英文提供产品和服务信息,让每个人都能理解。

“除了紧急告示牌以外,所有告示都以英文显示。这并不是新的要求。食阁营运者知道这项要求,并已经在去年获得通知。”

新闻当天下午见报后,经过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发酵,成为舆论焦点。南大当晚(21日)第二度回复时,则澄清“这是一场误会”。

隔天早上,南大第三度回应时又再改口,表示会保证招牌可以使用华文。

南大校长安博迪28日发表声明强调:“只要同样的信息也用英文展示,摊位和商家可在招牌上使用本地其他三种官方语言——华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

这起原本简单的校园事件之所以闹大成社会话题,相信是校方始料不及的。安博迪在声明中承认,针对事件在最初在回复媒体时交代不明,同时引起华社的不满和不安,而深表歉意。

他还承诺将展开六到八个星期的详细调查,并公布最终结果。一旦发现有员工违反南大政策及价值观,将被追究责任。嗯,我们期待着。  

国际化与单一语言

校方从一开始的“澄清”到引起社会反弹后不断改口,或许是由于在事件甫一发生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给出的“国际化校园”答复并不能让人信服。

多位网民和投书媒体的公众都指出,“国际化”并不是走向“单语语言”的借口。正是因为国际化,才要设置两种或以上语言,并保留新加坡的多语言多文化特色,服务更多的人群。反过来说,食阁招牌和菜单只有英文,也无法体现校园有多么国际化。

另一方面,南大是在南洋大学的校址上建立起来的,不仅有华裔馆,还有仍使用华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中文系,是继承本地华文传统的重要场所和机构,在这种背景下还“禁华文”,难免招致华社的反弹与不满。

那些“英文”翻译

就算是只有英文菜牌,那些高度本地化的“英文”表达(其实是方言或马来文),常常也会让留学生和国际交换生们“霧煞煞”。给些最常见例子:

Bee Hoon(米粉) Nasi Lemak(椰浆饭) Ice Kachang(红豆冰) ……

所以说,有“英文”菜牌也还真的不够用,如果真的要换牌,请顺便加上标准英文解释吧,好让各位不谙本地文化的师生和访客,在点餐时除了可以看图识字,还能同时学点新知识呢。

上一篇新闻

中国式辟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下一篇新闻

今年国庆歌曲被弹 但另一首国庆歌串烧却红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