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两万多家新加坡企业关门大吉 集中于餐饮零售与制造业
今年上半年共有2万4503个实体企业结束营业,与去年同比增加了3%。(新明日报)
作者 王震宇
2022年眼看已过了一半,虽然冠病疫情还未结束、但我国在数月前放宽防疫条例后进入“与病毒共存”模式,国内消费者和回访的旅客都有增加,按理应该使本地企业生意有所好转。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万4503个实体企业结束营业,与去年同比增加了3%。
这些“熄灯”的企业都集中在三大领域,依序为:
饮食业
制造业
零售业
(资料来源: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红蚂蚁制图)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共有3万1431个新注册设立的企业,同比下滑6%。
专家:今年挑战更艰巨
今年上半年新设立的企业中,零售业同比下滑了43%。(联合早报)
以零售和饮食业为例,更多企业撑不下去,主要归咎于成本增加,及寻找人力资源带来的挑战。
可能因为如此,今年上半年新设立的企业中,零售和饮食业企业同比也呈下滑趋势,分别比去年少了43%及22%。
普华永道新加坡战略顾问与周转组共同主管合伙人维沙尔·塔普利亚尔告诉《海峡时报》,疫情暴发后,零售业产生了变化。更多消费者已转向电子商务平台,导致零售业者持续面对数码平台的竞争。
疫情暴发后,更多消费者已转向电子商务平台。(路透社)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副教授吴培源则指出,制造业领域有更多企业“收山”,一个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中国严峻的防疫封城措施,加剧了全球运营环境的难度,企业也受到更高的物价及能源价格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政府会给予援助,让企业缓冲防疫条例带来的影响,但业者目前要对抗的不仅仅是疫情带来的冲击,也要“迎战”其他多方面因素,包括供应链中断、能源短缺、油价上涨、地缘政治不稳定等等。
维沙尔说: “由于大部分的经济援助措施已结束,企业就得直接承受这些局势变化带来的冲击。因此,停止运营的企业比新设立的企业还要多,不算是意料之外。”
哪些领域依旧“生意兴隆”?
各领域的发展各不相同,有表现不佳的领域,自然就会有“东山再起”的。
(资料来源: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红蚂蚁制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更多新公司成立的三大领域,分别为:
财务与保险业
建筑业
通讯业
之前受限于防疫措施,部分建筑工程不得不停摆,现在都能获准复工,因此建筑业领域的数据也跟着上扬。
维沙尔补充说,今年料有更高数量的公共领域计划将执行,这也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需求。
今年料有更高数量的公共领域计划将执行,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需求。(联合早报)
新加坡管理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院企业导师Alvin Poh则指出,财务与保险业以及通讯业在疫情期间依旧展现最多韧性与发展。
“这些领域也是最不受疫情造成的供应链问题所影响的。”
运营成本高 企业“关多开少”或将成新常态?
诚如专家所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只是一部分,今年上半年俄乌战事暴发以来,已引发了一系列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挑战的“致命”因素。
运营成本攀高的同时,商店租金也可能增加,又不巧遇上全球通胀,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削弱了企业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
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如果过不了这些坎,与其继续淌血,及时结束营业“止血”可能是不二之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