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新加坡社论:原地养老配套 措施要到位

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人是65岁以上的年长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档案照)

6月13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护联中心的社区护理工作计划研讨会上指出,继续扩充疗养院床位未必是可持续的做法,除了这么做,我们还必须果断地把乐龄护理从急症医院、社区医院和疗养院转移到社区,让更多年长者在家中或社区原地养老。

这是一个新的年长者护理模式,也是新近推出的“健康SG”所要达致的目标,让更多老年人,包括日常活动需要协助的老年人,能够居家养老,在社区里获得所需的护理,以及独立和愉快地生活。

很多人知道新加坡人口正急速老龄化,但却未必能真正体会这个趋势对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医疗系统和养老设施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对养老院设施的需求暴增就是一例。从2010年至2020年间,疗养院床位已从约9600个增加七成至1万6200个,仍供不应求。未来10年预计将翻倍至超过3万1000个。

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人是65岁以上的年长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据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者若占人口的14%以上,就算是老龄化社会,一旦超过20%,则和日本一样,属超级老龄化社会。

毫无疑问,新加坡正在经历一场“银色海啸”,如果大多数老年人都选择或不得不住进养老院的话,供应将难以赶上需求。

因此,原地养老的概念是正确的。不过,在落实层面充满了挑战。老年人口的问题是复杂的,最常见的是体弱多病,不少人会患上需要长期护理的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中风、心脏病、各种癌症、失智症(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等,到了晚期,往往行动不便或无法自理,临终护理更是棘手。

因此,要做到让更多人能够原地养老,首先必须做到老年人能保持活跃,身心健康,其次则需要有完善的或一站式的社区护理配套设施。这些正是“健康SG”策略的工作重点和涵盖范围。

其中,脱胎自乐龄活动中心和乐龄护理中心的“乐龄综合服务中心”,将肩负起社区护理的重担。这类新型的乐龄服务中心目前有119个,2025年将增至220个,每个中心最终负责照顾1000至4000名乐龄人士。它们的服务涵盖“ABC”三元素,即:为健康老人提供活跃乐龄(active aging)活动、为孤独老人提供友伴(befriending)服务,以及为病弱老人提供有关护理(care)的资讯与转介服务。 本月初,王乙康部长在新加坡卫生部常年工作计划研讨会上就已指出,预防护理的“健康SG”以及慈怀护理,将是卫生部下来的两大工作重点。因此,我们也可以预期当局将会加强慈怀护理服务这个环节。

社区护理模式另一个关键是人力,在医护人力短缺的新加坡,这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借助科技缓解这方面的压力,是必由之路,但良好的护理毕竟离不开人和人的接触,很多服务也无法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仍须仰赖足够训练有素的人力。解决之道,最终离不开提高薪酬的竞争力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新加坡卫生部在2020年至2023年间展开社区护理增薪计划,投入约2亿9000万新元为社区护理人员加薪。今后,这方面的投入肯定还须继续,这意味着政府的社会开支负担会日益加重。即便如此,可以预见,护理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仍须仰赖外来员工的补充助力。

把护理中心转到社区,是一个重大的转型,过程中肯定会遇上各种事前预料不到的状况。因此,新加坡卫生部仍须和各相关机构与利益相关方紧密协作、沟通,以便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难题,或在运作上作出必要的改进与调整。

文章来源于网络

新加坡社论:原地养老配套 措施要到位
上一篇新闻

新一轮疫情反扑,新加坡会封城吗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起步公司与肯德基合作试行计划 将可持续包装与食物垃圾回收再循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