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戎巴葛车祸研讯】五死者起火前都活着,女伤者胡秀惠经历40次大小手术几度性命垂危
年震惊全国的丹戎巴葛致命车祸,昨天(6月9日)展开验尸庭研讯。
2021年2月13日(大年初二)清晨5时40分左右,一辆白色宝马轿车疑超速失控撞入丹戎巴葛路第37号店屋后起火狂烧,车上五人当场命丧火海。
发生于去年年初二的丹戎巴葛致命车祸今日展开验尸庭研讯。(档案照)
五名死者是龙俊伟(29岁)、叶振铭(29岁)、陈永豪(28岁)、黄竑杰(29岁)和张企翔(26岁)。
宝马出事时的视频早前曾在社交媒体曝光,画面可见当宝马撞入店屋后,龙俊伟的未婚妻,前空姐歌手胡秀惠尝试救人,身体被大火严重烧伤80%,在中央医院的烧伤中心留医长达四个月,于去年6月出院。
由于案件备受关注,除了家属之外,也有许多媒体及公众到场聆听,因此昨天的研讯在较大的庭室内进行。
五名死者活活被烧死
验尸庭昨早(6月9日)针对五名死者的死因展开研讯。根据验尸报告,五名死者在起火前都仍活着。
伤势最重的是张企翔,脊椎骨重伤,相信因此导致他呼吸困难,也无法动弹,起火前已奄奄一息,死因是严重烧伤以及脊椎重伤。
根据验尸报告,五名死者在起火前都仍活着。(档案照)
掌控方向盘的龙俊伟,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达86毫克,相信影响了他的驾驶能力。他的死因为严重烧伤。
黄竑杰则是盆骨严重受伤,同样也是严重烧伤导致死亡。
陈永豪和叶振铭同样是严重烧伤致死。
酒后试车 龙俊伟失控前时速达148公里
验尸庭上揭露,事发前,五名死者和胡秀惠以及另两名友人,曾到一家韩国餐馆喝酒,之后四次试驾新车,车主龙俊伟出事前开车时速达148公里。
验尸庭昨早(6月9日)针对五名死者的死因展开研讯。
调查官揭露,龙俊伟想向友人展示新买的宝马,于是众人到路旁围观。
叶振铭打头阵试车,开宝马跑了第一轮,他从韩国餐馆门口开往吉宝路的方向,到英莪街(Enggor Street)U转,到丹戎巴葛37号店屋前再U转回到韩国餐馆。当时,车上只有一名女性友人和韩国餐馆少东。
接着,车上的女性友人试驾,也绕着同样的路段跑一圈,车上乘客是韩国餐馆少东和叶振铭。
第三名试驾的是韩国餐馆少东,当时只有女性友人在车上。
到了第四轮,龙俊伟亲自开车展示,车上载着另四名死者,正要U转回到韩国餐馆时,车子便失控打滑,撞进店屋。
打滑撞路沿 时速也达99公里
根据时速分析报告,跑车出事前,时速高达148公里,在打滑撞上路沿前,时速也高达99公里。
庭上揭露了四轮的试车车速,第一轮时速介于75至88公里;第二轮时速介于52至59公里;第三轮介于109至181公里;至于最后一轮时速则介于87至148公里。
胡秀惠刚动手术没出席
为救未婚夫龙俊伟(29岁)冲入火海,胡秀惠被大火严重烧伤80%,在中央医院的烧伤中心留医长达四个月,去年6月才出院。据《新明日报》了解,胡秀惠刚动了手术,需要在家中修养,因此昨早(6月9日)没有出庭听审。
其中一名死者龙俊伟的父亲9日10时许抵达法庭,黄竑杰的姐姐则在近11时抵达,叶振铭的弟弟也在另一名男亲友的陪同下出庭。宝马的保险公司则委派律师出庭听审。
研讯开始前,庭内已座无虚席。
车祸中严重烧伤 胡秀惠透露曾几度性命垂危
胡秀惠8日早完成疗程,当天下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在这期间,她经历过的大小手术和医疗程序不下40次。
她说:“在治疗过程中,我曾被细菌感染,也曾感染肺炎,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幸好院方用了抗生素,我才能够存活下来。”
当时冲入火海尝试救未婚夫的胡秀惠,因刚动了手术需要修养而没有出庭听审。(档案照)
胡秀惠透露,由于全身面积超过80%烧伤,若在清醒的状态下动手术和处理伤口,身体实在难以负荷,因此每次进行手术时,她都必须接受全身麻醉。
本报早前报道,受访专家指出,一般烧伤程度以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来分类为一级、二级或三级烧伤,若是80%烧伤就属于二级和三级烧伤,存活率较低。
胡秀惠说,每次的治疗都很不容易,而母亲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她也告诉记者,本月底她得再次回到医院动手术。
这起车祸的验尸庭研讯今天开始,验尸官预料将传召调查员及专家证人,针对五名死者的死因展开研讯。
针对车祸发生的经过,胡秀惠不愿多谈,但她当时相当肯定自己不会出席验尸庭研讯。
胡秀惠告诉记者,她仍与龙俊伟的家人保持联系,他们待她如同家人。她曾在社交媒体表示,自己现在称龙俊伟的父亲为“爸爸”,会不时上门探访他们,偶尔还会留宿。
肺活量已大不如前 专心疗伤无意重返歌台
案发后,不少热心公众通过社交媒体给予她慰问和鼓励。她说:“我要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会很坚强,请不要为我担心。”
曾是歌台歌手的胡秀惠表示,她因长期插管和多次接受全身麻醉,肺活量已经大不如前。目前她仍在专心疗伤,暂时没有重拿麦克风的打算。
胡秀惠跟好友合资经营一家名为royal skin haus的美容中心。她说:“我要把美丽带给每一个人,它是我目前享受不到的奢侈。希望我现在做的事能激励他人变得更坚强,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
文:杨量而、罗妙婷、王凯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