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终于要上市?然而市值万亿的巨头们在新加坡开出上万新币月薪仍缺人
前日(5月8日),据《科创报日报》报道,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时间为2022年5月6日。外界推测,此举可能是因为公司考虑将包括抖音在内的内地业务作为抖音集团在香港上市。
字节跳动旗下的多个公司也被更名为抖音。而在天眼查里,字节跳动有限公司也被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
去年的11月,字节跳动已经开始重组,抖音国际版TikTok的新加坡籍执行长(CEO)周受资卸下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财务长(CFO)一职。
在上个月的25号,字节跳动任命了新的财务长(CFO),由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准担任。接连的举动让外界认为抖音将赴港上市。
字节跳动的估值在《胡润2021全球独角兽榜单》为2.3万亿元。这个科技巨头也在2020年将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了新加坡。
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经济枢纽,很多中美公司都会在新加坡开设海外分部。近年来,中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纷纷出海。除了字节跳动,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名企也先后投资或落户新加坡。
为了在新加坡尽快立足,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在新加坡开启了“抢人大战”,有的竟然给出了高于新加坡本土企业两倍的薪资。
据Glassdoor官网显示,大多数本地科技企业愿意给毕业生开出的薪资是3,800~4250新币/月。(图中显示,年薪为46,000新币到51,000新币左右)
(图源:Glassdoor 官网)
而为了聘请拥有科技相关学士学位的本地毕业生,字节跳动旗下的子公司“TikTok”也开出高达5000新币到10000新币的月薪。阿里巴巴集团更是开出8000新币到13000新币的高薪来吸引科技领域的硕士毕业生人才。
(图源:Indeed 官网)
(图源:Indeed 官网)
那么,这些中国企业为何如此“阔绰”?
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华为等公司早已占据整个世界的半壁江山,与Facebook、谷歌等老牌巨头不逞多让。在如此雄厚的实力下,这些公司能开出如此高薪,不足为奇。
而这些中国科技巨头在新加坡高薪“抢人”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1.急于立足新加坡,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2.技术岗位缺口大,人才供不应求。
3.企业文化差异让本地人难以适应,人才流失率高
1.急于立足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经济中心起到了连接东西方经济的作用。科技企业在这里设立区域总部,有助于打开海外市场,加速海外发展步伐。而新加坡稳定的商业环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东南亚6亿人口市场、双语科技人才也是巨头们所看中的。
近年来落户新加坡的科技公司数不胜数,作为刚出海的企业,他们急需大量本地人才来帮助分析当地市场,以让公司更好适应东南亚市场。因此,开出高薪能更快地速吸引人才,帮助企业尽快步入正轨。
2.人才供不应求
这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优秀人才的贡献。但这些科技企业需要的核心科技人才,除了要有对口的硬实力,还要具备双语能力,并且能适应中企的企业文化。
在新加坡,每年就读于计算机科系的本地学生仅约7,600人,且并非全是大学生。可见,在中国科技企业入驻新加坡前,新加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产出已难以跟上市场的需求。近几年,大量中国科技企业涌入新加坡,每年资讯通信科技岗位的空缺高达1万9000个。
除了硬实力要达标,中企对华语水平的要求也极高。许多本地人进入了中国企业就职后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
新加坡的双语环境让当地华人具备语言优势。然而,虽然接受了10年以上的华语教育,许多在中国企业工作的新加坡人都表示,他们的华文并没有达到母语水平,在中国企业里还是不够用。
前段时间,CNBC采访了10位曾在或依然在中国科技公司中工作的新加坡籍员工。其中一位腾讯前员工就表示,HR在就职前的面试中告诉他,工作中不光会用华文,也会使用英文,这才让他放心入了职。但在正式入职后,他才发现不仅得在公司里常说华文,就连重要的工作文件也需要用华文书写。华文水平本就一般的他别无他法,只好选择辞职。
除了人才市场本身就供不应求,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激增的招聘职位也导致供需差距越拉越大。
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曾经就在受访时透露,招聘网站My Careers Future上的电子商务和资信通讯相关的工作岗位从2020年11月的约5,500个,增至2021年11月的1万多个,激增85%。
这两点结合,需求远远大于供应,薪资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3.企业文化差异巨大,本地人才流失率高
除了人才供不应求带来的缺口,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也让新加坡本地人才难以适应,导致了高流失率。
在CNBC的报道中,多数采访者表示,虽然中国科技公司盛行的 “996”工作模式并没有被采用,但员工们仍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但周六无需上班,所以最多称之为“995”。
对于新加坡员工来说,偶尔的加班是可以接受的,而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休息时间被剥夺。
图源:网络
一名受访者就表示,如果想在中国科技公司工作,就要做好长时间工作的准备。据她回忆,远在中国的领导们会在晚上给她发信息,关心工作进展,连周末和公共假期也不例外。农历新年和黄金周假期前还会加班加点,去提前弥补放假期间的空白。工作时间以外也得随时待机,无法真正休息。
换句话就是,他们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
长时间工作衍生的午睡文化,也让很多新加坡员工感到新奇。
就职于华为的新加坡籍员工告诉CNBC,来自中国的同事经常趁著午休时间,在办公室打盹,这一举动令他惊讶不已,但在中国的办公文化中,这其实是很常见的。
这种午睡文化背后意味着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员工不得不争分夺秒,利用休息时间去补充睡眠。这也意味着就职于中国科技企业做不到work life balance,精神和身体都要承受很大压力。
(图源:iStock/FatCamera)
长时间的工作让很多人都倍感辛苦。但真正令许多员工选择离职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合同聘用制度。
在新加坡,只要顺利通过三至六个月的试用期,员工就能转正,无须签订其他具有时限的雇用合约。
而在中国科技企业里,公司会先让员工以短期合同的方式工作1至3年,才考虑是否让他们转正。一些受访员工表示,由于不处于长期岗位,所以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失业风险。
(图源:iStock/PeopleImages)
综上所述,科技巨头们不惜花重金抢人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急于招聘人才,以快速融入当地市场,职位数量激增结合人才市场供应短缺导致的巨大缺口,还有企业文化制度的差异导致的本地人才流失,让薪资税水涨船高。
虽然仍有许多人表示无法适应这些中国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但在如此高薪的诱惑下,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