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希望推动社会采取实际行动 行动党妇女团母亲节活动聚焦看护者

担任行动党妇女团主席的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说:“我们希望不论是个人或企业,都把自己看成一个推动者,无论是促进工作场所的公平、在办公场所制定灵活工作安排、分担家务责任,还是倾听别人的心声,大家都能尽一分力,给看护者更强有力的支持。”

丈夫10多年前因癌症离世后,张美贞独自撑起养家重担。为了让有唐氏综合征的小儿子接受更好的特殊教育,她带着孩子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生活,一路走来不易,庆幸有热心人的帮助。

已是我国永久居民的张美贞(52岁)目前在家经营家居用品生意,并将特需群体的手工艺转化成产品,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张美贞说:“希望大家能给看护者多一点宽容,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心。”

人民行动党妇女团今年的母亲节活动主题聚焦在看护者,张美贞与另一名母亲昨天受邀在职总中心的母亲节活动上,诉说身为看护者的心声。

张美贞有两个儿子,分别为20岁与18岁。由于学历不高,加上孩子的教育开销大,她初到本地时倍感压力。她特别感谢前雇主的体谅,在情况许可时让她带着幼子到公司上班。

看护者开创家居用品公司希望发展成社企帮助他人

她也庆幸遇到发掘儿子绘画天分的教师,以及社会企业“新加坡时装跑道”(Singapore Fashion Runway)的创办人。这家社企以她儿子的作品推出产品。

张美贞说:“因为有他们的帮助,让我更有动力和勇气,我也因此希望能帮助其他人。”

她开创的家居用品公司就以幼子的名字命名,称为“斯峻与朋友”(SiJun and friends)。她希望公司日后可发展成社企。

另一名母亲雅丝敏(31岁)育有四名介于三个月大至九岁的子女,还得照顾她的祖母。为了照顾亲人,她只好放弃工作,靠丈夫一个人赚钱养家。她感谢父亲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雅丝敏期待孩子再大一些,她就能有时间做点烘焙小生意,帮补家用也兼顾兴趣。

也是行动党妇女团主席的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昨天在活动上指出,今年的母亲节别具意义。我国今年首次出台女性发展白皮书,未来10年将通过25个行动计划提升女性发展,打造更包容的社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加大对看护者的支援。

杨莉明说,行动党妇女团把今年的活动焦点放在看护者,就是希望推动整个社会采取实际行动。

“看护者无论性别,都有他们各自的需要、梦想和抱负。我们希望不论是个人或企业,都把自己看成一个推动者,无论是促进工作场所的公平、在办公场所制定灵活工作安排、分担家务责任,还是倾听别人的心声,大家都能尽一分力,给看护者更强有力的支持。”

母亲节活动委员会主席、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祖安清心也说,大家应主动向有需要的家人、邻居和朋友伸出援手,减轻他们的看护负担,让他们有喘息的空间。

行动党妇女团与行动党社区基金会今年为慈善团体筹集5万元。

受惠团体包括新加坡读写障碍协会、家护基金乐龄活动中心、蒙福关爱—牛车水家庭服务中心、REACH家庭服务中心(碧山)以及Homeless Hearts of Singapore。

活动现场也举办市集,支持基督教女青年会、新加坡妇女组织理事会和Sewing Mums等妇女组织及社企的公益事业。

个案 杨莉明:母亲的牺牲成就我的梦想

“母亲那一代没办法完成自己的梦想,但她们希望我们有机会完成,所以愿意牺牲自己,帮我们看孩子,让我们去追求梦想。”

配合母亲节,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54岁)和母亲廖菊秋(80岁)日前接受《前线追踪》电视节目访问。杨莉明谈及母亲在她求学时期和组织家庭等不同人生阶段对她的启发和影响。

在杨莉明眼中,曾担任女警的母亲对她和两个弟弟管教很严,但她从小就懂得体恤母亲的辛苦,也将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不敢乱来。 

廖菊秋说:“我认为孩子必须自己学习和成长,我会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例如他们做完功课,我会过目一下,没有完成就不可以睡觉,还要罚站。”

懂事的杨莉明没被母亲惩罚,但她透露,曾在中三时高级数学不及格,还因打篮球经常往外跑,让母亲担心。“我考试从来没有不及格,所以不敢和妈妈说,怕她不让我打篮球,但她还是发现了,并主动帮我安排补习老师。”

回忆母亲为她做过最感动的一件事,育有三名子女的杨莉明说,自己有一次因怀孕呕吐弄脏了厕所,但母亲毫不介意,还帮她清理呕吐物,让她不禁感动落泪。

“因为初为人母,面对人生非常重大的转捩点……但妈妈给我打了很大的强心针,很多时候她都对我说‘不用怕,没事的’。我身体不适时,也会多问几句并安慰我。”

谈到如何庆祝母亲节,杨莉明说,家人一般会到她家里聚会,而最难忘的是祖母还在世时,全家聚在一起搓捏客家算盘子的情景。

她感性地说:“小时候觉得搓算盘子很好玩,长大了感觉就不一样,因为它成为一种回忆,能吃出过去生活的味道。即使外面能买到算盘子,但就是不一样,因为我们希望感受到的不只是味道,还包括一种回忆。”

杨莉明母亲分享算盘子食谱

希望推动社会采取实际行动 行动党妇女团母亲节活动聚焦看护者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左起)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为母亲廖菊秋和父亲杨启发烹煮传统客家算盘子。(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根据杨莉明提供的网上食谱,她母亲制作的算盘子大约会用到1公斤去皮的芋头、400克木薯粉、半小匙盐、200毫升滚水。

做法:

一、把芋头去皮后、切成薄片再蒸熟,趁热用叉压成泥,筛入木薯粉和盐并拌均。

二、慢慢加入热开水(留少许备用),用筷子拌均,再用手揉成团,如果觉得粉团太干,才加入其余的热水揉成不粘手的粉团。粉团的软硬度应该要软中带弹性。

三、把粉团分成八块,用保鲜纸盖起来,取出一部分揉成条状,再切成小块状。把粉团搓成汤圆的形状,再用食指按出凹洞。

四、把一锅水烧开,放入算盘子,煮至浮起来,马上捞起,倒入少许食油拌均,摊开待凉,避免算盘子粘黏在一起。

五、烧热油锅,加入调味料和其他配料如蒜头、小红葱、猪肉碎、鱿鱼丝、虾米和香菇等拌抄,最后倒入算盘子一起翻炒至稍微收汁即可。

个案 江苏省昆山因疫情封控 女儿无法回乡探望高龄父母

希望推动社会采取实际行动 行动党妇女团母亲节活动聚焦看护者

亚历山大医院高级护士经理杨秋平已约三年没有回乡探亲,平时她每隔几天就会通过视像与母亲联系。(亚历山大医院提供)

来自中国的杨秋平已有三年多没回乡探望父母,近日家乡昆山因冠病疫情而实施封控措施,她对身体较弱的高龄母亲较为担心。

亚历山大医院高级护士经理杨秋平(47岁)在19岁那年接受我国卫生部的奖学金,到新加坡修读护理文凭课程。过去两年多,她在冠病病房工作,目前负责支援门诊和加护病房。

邻近上海的江苏昆山由于出现多起本土冠病确诊病例,上月开始实行分区封控防疫措施,杨秋平父母的日常饮食必须由志愿者递送上门,甚至住在同一城市的妹妹也不能去探望他们。

杨秋平说:“73岁的母亲患有风湿和一些老年疾病,我通常会邮寄药膏等包裹给他们,如今也寄不过去。”

疫情前,杨秋平每年至少一次会在学校假期带孩子回乡探亲。对她而言,生日、母亲节和父亲节等特别日子对凝聚和传承家庭价值观至关重要,而她长期生活在海外,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视频为父母送上祝福,因此感到十分内疚。

“以往的母亲节等特别日子,妹妹都会帮忙买花和蛋糕给母亲,并且带母亲出外用餐。但今年妹妹也无法探望母亲,我们更加担心,却也束手无策。”

小儿子去年完成小六会考,杨秋平原本计划带三个孩子一起回昆山,也恰好能为父亲庆祝70大寿,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

杨秋平透露,父亲很早以前就期待可以热闹庆祝70岁生日。“我们也计划回昆山待上一段时间,带父母到国内多个地方游山玩水。如今只能说非常可惜,也很遗憾。”

希望推动社会采取实际行动 行动党妇女团母亲节活动聚焦看护者

时隔三年, 24岁的裕廊社区医院注册护士陈矜颖(后排左)终于能在上个月返回马来西亚砂拉越探亲。 (受访者提供)

个案 午夜下班暖心时刻 ——接到马国妈妈来电

护士陈矜颖工作忙碌,有时值晚班要到将近午夜时分才能休息,而常常一到下班时刻,就会接到母亲从马来西亚打来的电话。

在冠病疫情期间,裕廊社区医院注册护士陈矜颖(24岁)有两年多都无法回乡探亲。母亲总是按她工作的时间表,在她深夜下班后打电话给她。虽然母女俩有时只是聊聊她们在玩的游戏,“但我知道这是妈妈表达关怀和家人报平安的方式。”

陈矜颖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17岁到新加坡修读护理文凭课程,2018年毕业后在裕廊社区医院照顾需要康复护理的年长者。在疫情期间,她也帮忙照料黄廷方综合医院的冠病确诊客工和年长者。

疫情前,陈矜颖每年都会回乡三四次。每逢母亲节,她便回去砂拉越探亲,为父母下厨。疫情来袭,过去两年的母亲节,她只能上网订购保养品和鲜花,邮寄给在槟城打工的母亲。

上个月我国宣布重开新马边境后,陈矜颖立刻订了机票返乡,母亲也选在同个时候从槟城回到砂拉越。

终于能跟家人团聚,最让陈矜颖感动的是,母亲坚持顶着大太阳出门采野菜,为她烹煮思念已久的家乡菜。“当时真的感到非常幸福、很感动。”

由于刚在上个月回乡,今年母亲节,陈矜颖还是从新加坡为母亲献上祝福,不过随着新马边境往来逐渐恢复正常,她相信母女二人很快就会再相聚。

上一篇新闻

今年已有20人死于工伤事故 人力部吁雇主作停工安全检讨

下一篇新闻

王乙康:健康SG策略着重医疗保健 改变观念和护理法 10年内生活可改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