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2日 星期四

李急麟镜头下新加坡的旧日模样

新加坡保留了6000多栋店屋,造就了历史城区的景观。这学期布置的其中一个作业是店屋,选取了若干地点,让学生研究这些区域内店屋的建筑特色。在中期作业汇报中,学生提出现场考察时最大的困惑是店屋的原真性,哪些是原有的?哪些是修补的?尽管市区重建局在店屋的保护性再利用中强调维持建筑外观,然而,翻修过的店屋大多被涂抹上艳丽的色彩,装扮成时髦的躯壳。

李急麟镜头下新加坡的旧日模样

从永春会馆看新加坡历史城区

为了让学生更接近真实的店屋,鼓励他们在pictureSG查找相关图片,特别是李急麟收藏中的老照片!在期末上缴的作业中,学生这样写道,不知在店屋街走过多少回,因为这份作业,才看见店屋的建筑特色与价值。如果学建筑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得见店屋之美?或许真的是要看看李急麟的老照片。

学友赖启健博士在2015年出版的题为“Through the Lens of Lee Kip Lin: Photographs of Singapore 1965-1995”(透过李急麟的镜头:影像新加坡1965-1995)一书中,对于李急麟的摄影作品做出了整理分析,也介绍了这位人物的生平。出生于优渥的海峡华人家庭,李急麟(Lee Kip Lin, 1925-2011)在英国接受建筑教育,1956年返回新加坡执业,做建筑师的同时,也在建筑系任教。1982年退休后,他专注于新加坡建筑史的研究与写作。身处经济飞跃的年代,他对于历史性建筑的拆除和城市风貌的巨变深感痛惜,努力以镜头记录日渐消失的场景。2009年,李急麟家族将1万9000多件收藏,包括他所拍摄的幻灯片和照片,以及珍贵的地图书稿捐献给国家图书馆。

李急麟镜头下新加坡的旧日模样

Through the Lens of Lee Kip Lin: Photographs of Singapore 1965-1995

李急麟对于新加坡的热爱凝聚在镜头中。与大多数摄影师不同,他的摄影不是单纯地捕捉建筑的美感,他从建筑史学者的角度,以建筑师的严谨态度,有系统地、精准地记录,以罕见的历史责任感,终其一生观察记录这座呼吸与共的城市。他会在不同的年代,以同样的角度,拍摄同样的建筑,试图用影像记录这座城市不可逆转的改变。

李急麟镜头下新加坡的旧日模样

李急麟(Lee Kip Lin, 1925-2011)

李急麟大部分的摄影作品是黑白的,恬静的画面滤除了热带的暑气,难以想像这位温文尔雅的绅士,汗流浃背地行走在岛国的各个角落,以清醒的头脑,为这人世留下印记。他深知摄影作品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以大量的手稿地图,详细记录拍摄的时间地点。在他的镜头之下,历史城区里历经岁月洗礼的店屋,建筑已显老旧破败,窗外插满晾衣杆,五脚基堆满杂物,远不如今日整洁亮丽,可那镜头中的烟火气,是店屋最真实的写照。

李急麟镜头下新加坡的旧日模样

北京街的店屋(左)1982(右)1992

人的一生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对话。李急麟的镜头,让人见他所见,闻其所言,感受他的快乐忧伤。如今新加坡的店屋在房地产市场已是身价不凡,这无疑是近半个世纪市区重建局推动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成果。遗憾的是,当店屋淹没在斑斓的色彩中,充斥着商业气息的店屋街已不再是寻常百姓的家,炎阳下也再难见到李急麟这样的人物了。

历史图片来源:Lai Chee Kien, Through the Lens of Lee Kip Lin: Photographs of Singapore 1965-1995, National Library Board and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15.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总理力鼎“新太子”:新加坡不团结,我们就完了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大解封后!探店东部最in新商场,中国零食、宝藏店铺,走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