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新加坡抗疫策略的“三错”

回顾这两年走过的路,我先说新加坡抗疫策略的“三错”。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2020年,新加坡市中心一些路段被封锁。图源:新加坡眼)

一、未及早强制戴口罩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战疫勇士——新加坡之道》中坦承,“曾在关键点判断失误”。第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及早强制人们戴口罩。

疫情初发时,人们不清楚新冠病毒具有无症状感染的特性;世卫组织给各国的指导意见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没生病不需要戴口罩,把口罩留给前线人员”。

当时,新加坡国内一罩难求,而且,内阁依照世卫组织的指导意见,建议民众若身体没有不适,无须佩戴口罩。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到了2020年4月3日,新加坡政府不再建议“生病才戴口罩”。4月5日-12日,给所有居民派发可重复使用口罩,每人一个,并强制要求从4月14日起,公众外出必须戴口罩。

一个半月之后,6月5日,世卫组织才更新口罩使用指南,明示各国政府应鼓励公众在公共运输、商店等封闭拥挤环境佩戴口罩。

2022年初,回顾两年抗疫历程,李显龙首次公开承认“曾在关键点判断失误”,他说:“第一原则应是相信戴比不戴口罩更有效,至少可以防止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透过唾液传播给他人。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早改变立场,鼓励人们戴可重复使用的口罩。”

二、封锁边境不够果断

第二个错误是封锁边境不够果断。

疫情初期,新加坡内阁认为不太可能封关。樟宜机场是航空枢纽,确保跨境通行正常关乎生计。

内阁也以为,能在不收紧边境管制的情况下,控制好境外输入病例。2020年3月,境外输入病例开始在新加坡本地出现时,政府也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熔断航线入新,或及时实施隔离政策。当时新加坡实行境外旅客隔离不够严格。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新加坡第一波主要疫情就是境外输入引发大型感染群,蔓延到社区和客工宿舍,导致本地传播和客工宿舍传播。

例如新加坡冠病第192例(32岁美国籍男子)3月9日从美国飞到新加坡,10日去酒吧,11日出现症状,13日确诊。他引发了Hero’s Bar感染群(8人)、杜佛路多佛国际学校感染群(8人)和新加坡板球俱乐部感染群(5人),其中多数为英国人。

在原始病毒阶段,靠封锁确实可以憋死病毒。如果新加坡及早、从严封锁边境,即可免去2020年4月那一波疫情,或至少降低它的影响。

三、低估德尔塔传播力

第三个错误是低估了德尔塔的传播力。

2021年9月,卫生部长王乙康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坦言政府低估德尔塔毒株的传播力。

《新加坡眼》曾经报道,2021年5月,德尔塔来袭时,尽管新加坡已经实施各种措施,而且戴口罩已强制了一年,但还是倒下了一片,正是因为德尔塔传播力很强。

TVRFeExqWTFMak0wTGpNdw==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2020年的原始病毒,1人传播2至3人;而2021年的德尔塔,1人传播4至6人。按1传6的速度推算,2020年的原始病毒传到第六代时,可以感染1024人,而2021年的德尔塔,可以感染7776人,是前者的7.6倍!

新加坡政府此时认识到,以新加坡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在原始病毒波,可以通过清零来完成抗疫,但是,到了德尔塔波,清零不是不行,但传播太快,为了清零而必须付出的社会代价过高。

新加坡最大的问题是,在经济上,没有国内市场,无法形成“内循环”;在社会上,很高比例的居民有国外关系,无法长期与外界断绝来往‘;在国际上,新加坡是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航空枢纽、海事枢纽,而且还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无法长期封锁边境,于是,政府放弃清零。

先后担任交通部长、卫生部长的王乙康认为,封锁边境无法有效阻断德尔塔传播:“春风吹又生,边境一开,新一波又来了。你一开,它又升,然后你又再封,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新加坡抗疫策略的“三对”

现在谈谈新加坡抗疫策略的“三对”。这是我自己的总结,并非当局的总结。

新加坡570万人口,账面上至今111万人确诊,实际上可能要翻两三倍,为何新加坡社会维持不崩溃?

简单说,我认为重要的有三点:

一、疫苗覆蓋保医疗系统不崩溃

二、人性化措施保民众心理不崩溃

三、“小政府 大社会”保正常生产生活不崩溃

一、保证医护资源充足

我认为,当局第一个做对的事,是保证医护资源充足,不受挤兑。

我举三个方面为例。

本次疫情中,新加坡最重要的医护资源,莫过于疫苗,尤其mRNA疫苗;mRNA疫苗覆蓋新加坡接种人口的96.5%。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如果没有优质疫苗的广大覆蓋,新加坡到今天不可能开放。

早在一些科技大国如中英美还在研发疫苗,八字没一撇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咬牙向他们预购。

为何要预购?如果等到疫苗临床试验证明有效,你才去抢,是抢不到的,到时就得排长龙苦苦等待了。曾经有人质问马来西亚卫生部长,为何新加坡2020年底启动疫苗接种,马来西亚要落在后头?卫长答复:你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花了多少钱预购仍在开发中的疫苗吗?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预购疫苗有无风险?当然有,至少两种风险,一、预购的疫苗彻底失败,预购款打水漂;二、预购的疫苗效力不佳,性价比不好。

据我所知,新加坡预购的疫苗至少有辉瑞/复必泰、莫德纳、科兴,还有一直没用上的阿斯利康。

第二个重要的医护资源就是传染病ICU重症病房。在2003年SARS之后,新加坡决定改善传染病防疫实施。2019年9月,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开幕,有300多个负压隔离病床。在冠病疫情爆发之后,除了国家传染病中心,其他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也投入使用。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在德尔塔波的峰值期间,新加坡ICU病房占用人数最高是2021年11月上中旬,不超过80人,占用率最高为21.4%。在写作本文时,新加坡ICU有20人,占用率5.7%。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第三个重要的医护资源是诊所和私营医院。正是有这些私营诊所和私营医院,公共医院和国家传染病中心才不至于被每天新增的上万人压垮。

同时必须注意到,新加坡医疗系统尽可能维持正常运作。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一直被一些网民嘲笑的“黑色星期二”。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由于一些诊所周末休息,许多轻症/无症状疑似病患只能周一接受检测,数据纳入周二统计。之所以存在“黑色星期二”这种结构性现象,正是考虑不能让医护人员无止尽地周末加班,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否则总有绷断的时候。

在疫前高峰时期,医护人员取消休假,疲于奔命,因此,新加坡只能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最重要的工作当中。

什么是最重要的工作?我认为有两项,一个是前线医护,一个是疫苗接种。

新加坡一次也没有进行过全员检测。道理很简单。第一,既然已经全面爆发疫情,全员检测就没有意义和作用了;第二,即便要全员检测,也不具备条件。目前中国军方加上武警,出动兵力近万人次,再加上16省区的人马,总计号称10万大军奔赴上海。新加坡哪来“大军驰援”?马来西亚?印尼?还是菲律宾?第三,新加坡即便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做全员检测,也没有足够的隔离中心应隔尽隔,而上海周边省市可以开设多个隔离点接收上海阳性人员。新加坡没有这些助力,所以,抗疫要结合实际,量力而为。

既然不能做全员检测,是不是就不做了?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做当然要做,但不是“总动员+进入战时状态”的那种做法,而是每家每户发免费的ART抗原检测棒,同时在市面上也可以买得到,自我检测。

如果说“总动员+进入战时状态”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新加坡式的“全员自测”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底下从来不存在放诸四海皆准的唯一正确方法。

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二、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

我认为,当局第二个做对的事,是重视民众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实施人性化措施。要正确认识病毒,不要让对病毒的错误认识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团结与和谐。

我举几个例子。

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一些国家和地区表现出“排华现象”,一些外国网上也有许多网民纷纷发起活动要抵制中国人,也有新加坡华人在英国被人误会为中国人而殴打。早在2020年2月1日,李显龙针对这些事件发表意见说,这是“愚昧且不合逻辑的”“这是错误的心态,也是很不好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

李显龙强调,冠病疫情不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问题,而是一个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病毒不分国籍或种族,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这是所有国家都必须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他也说:“其实中国正在尽全力控制疫情的扩散。包括取消所有出境旅游团,包机接回湖北旅客,中国做的是负责任的事情。”

第二个例子,新加坡政府多次强调,“早晚每个人都会接触病毒”,因此,如果被感染了,不必感到羞愧,不要有负罪感;李显龙也多次说,“要敬畏病毒,但不要被它吓倒,要尽可能维持正常生活生产”。同时,不少内阁部长和国会议员包括家属先后确诊,也都一一居家隔离、居家康复,与庶民无异。这些都让民众逐渐正确面对奥密克戎株疫情。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新加坡的社区护理中心(相当于方舱医院),设有家庭间,供年幼儿童的家长同时入住,无论是否阳性。这主要是为了照顾儿童和家长的心理健康。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第三个例子,新加坡政府很早就向民众描绘“最坏情景”。2020年2月8日,李显龙首次就冠病疫情发表总理声明,他说,如果将来病毒扩散,追踪密切接触者的作用微乎其微,届时如果继续让所有疑似病例住院隔离,医院肯定无力支撑。

他说,到了那时,如果冠病致死率维持在0.2%的低水平,那么新加坡就必须调整策略,让轻症病人居家康复,医院可以集中资源照顾最有需要的——老人、小孩和那些有并发症的病人。此言一出,一时怨声载道,尤其是在新加坡的中国人社群。

新加坡当日累计40起确诊病例,大半为境外输入,尚未出现死亡病例。为什么在这么早的阶段就“不负责任”说“将来或许得居家康复,把医疗资源留给重症和高风险病人”?因为要让民众知道,政府也是常人,并非万能大神,宁可先与民众沟通“最坏情景”,争取支持和共识,也不要假装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这种透明也显示在卫生部的每日疫情通报数据中,数据显示出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患者近八成已接种至少两剂疫苗: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这些都是很直观、很原始的数据,政府既不怕告诉你疫苗防感染力不佳,也不怕告诉你接种疫苗之后感染冠病仍可能死亡,但同时它也告诉你,不接种疫苗的话,重症和死亡风险比其他高。

再例如,卫生部多次指出,大量自测阳性病例未计入确诊,感染人数实际上肯定更多,因此,确诊数据并不能反映疫情全面。当局制定政策的依据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医疗资源是否有挤兑风险。

又例如,政府每个月出具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让客观数据说话,让民众自己主观判断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三、让社会充分发挥作用

当局第三个做对的事,是重视社会的功能,并不一手包办,而是让社会能够照旧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也就是俗称的“大社会 小政府”。

新加坡疫情没有造成各种社会混乱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2021年9月实施了自我检测、居家隔离、居家康复,避免了医疗资源被挤兑,也避免了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甚至老人幼儿被迫离散的精神压力。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自我检测、居家隔离、居家康复之所以能够在新加坡顺利实施,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们习惯了“大社会 小政府”,习惯了由政府统筹资源,由社会运作。

例如,政府给每家每户派发免费血氧仪和ART抗原检测棒,由社会提供服务,如超市、菜市场、物流运输等正常运作,除了最高峰的半封城期间,学校甚至各种兴趣班正常上课,让民众自己照顾自己,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

在社会心理上,新加坡出现德尔塔波时,已进入抗疫的第二年,一来民众开始出现抗疫疲劳,二来德尔塔防不胜防,任何一个环节哪怕做到95分,只要不是100分,终究会出现纰漏。只要懂得人性,就会知道不可能要求全社会每个人长期做到100分,如此超乎现实的要求只会给重大策略的根基制造破防的机会。待出现传播力更高、形成更多无症状感染者的奥密克戎株的时候,“防不胜防”这个逻辑结论就更加明朗了。当然,我再说一次,小国寡民防不胜防,不见得其他国家也一样无能为力。

新加坡谈不上抗疫防疫

我认为,从语感来说,新加坡不应该叫“抗疫”。“抗疫”应该是很硬核,会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各种严厉措施,很“大政府 小社会”。

但新加坡不是。

如果用“防疫”二字,感觉也不很贴切,因为这病毒防不胜防,新加坡早已破防,并不处于“防”的阶段。

如果非要选个动宾结构的陈述词组,我选“应疫”,应对冠病-19疫情,也就是英文的Covid-19 Response。但是,为了符合微信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还是称为“抗疫”。

另,我也想介绍一个概念——“冠病-19”。有些国家称为“新冠肺炎”,比如马来西亚。世卫组织称为“2019冠状病毒病”,新加坡称为“冠病-19”。肺炎只是其中一种症状,但这个病不一定出现肺炎,尤其目前的奥密克戎株。当然,愿意继续称为“新冠肺炎”,毫无问题。

本文探讨的是新加坡至今两年抗疫策略的对与错,因近日一系列松绑措施之公布,有感而作,管窥之见,贻笑大方。

希望今后抗疫对错得失的文章不必再写,让我们翻过此页,迎接新生活。

抗疫策略三大错,新加坡累计百万病例如何做到不崩溃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女部长居然这么懂《红楼梦》

下一篇新闻

街上设置脸部识别电眼,新加坡政府说会更安全但或会侵犯隐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