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文/摄 黄茜

新加坡不算大,新加坡交响乐团却幸运地拥有两个音乐之家: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和维多利亚音乐厅。两座坐落在城市中心地带的美丽建筑像两个巨大的音乐盒,一个宏观大气,一个典雅精致。听众打开门,走进这两个充满音乐的空间,就可以享受到美妙的古典音乐。

在美丽的新加坡河畔,在高高矗立的莱佛士雕像后,有一座纯白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维多利亚音乐厅,安静地坐落在那里。与它遥遥相对的远处,还有一个更加熠熠生辉的“大榴梿”——滨海艺术中心,它们都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家”,是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四十多年来,那里不间断地上演着一场场音乐会,那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等本地艺术团体和来访的外国艺术团体,为热爱音乐的听众提供的一顿顿精神食粮。他们用两个精致的音乐盒装载着这个城市流动的音乐盛宴。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古色古香的音乐盒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位于新加坡行政文化区中心,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多功能建筑。这座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时期殖民地标,拥有独特的帕拉迪奥式钟楼、意式窗户与粗面圆柱,在其近150年的历史中,除了曾作为艺术文娱中心外,还担任过市政厅、医院以及战犯法庭等多重角色。

目前,维多利亚音乐厅是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常驻地。这座灰白相间的建筑,像门前那座莱佛士雕像一样,有着迷人而悠远的历史。这座建筑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862年,由建筑师约翰·贝纳特设计,作为这片新殖民地的市政大厅开始了它的使命。这座建筑实际是由两栋建筑组成的,在两栋建筑之间,有一个宽敞的大厅。白天,大厅里充斥着市政厅的工作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舞台,一些业余表演团体一个个闪亮登场。1901年,为纪念逝世的英女王,这里改建成了维多利亚纪念堂,于1905年竣工。经过整修后的市政厅成为了剧院,两座建筑之间的空地修建了一座华丽的钟楼。这项改造工程于1909年完工,此后维多利亚剧院正式开放。

在“二战”前夕,维多利亚剧院与纪念厅曾举办了许多场音乐会、音乐剧与戏剧的演出。在“二战”中,它幸运地躲过了日军的空袭轰炸。日治时期,由于在城市中的战略位置,这里曾作为医院来救助伤员。1979年,在新加坡交响乐团进驻后,这座大楼更名为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古老建筑要想一直熠熠生辉,就必须与时俱进地翻新和整修。2010年,本着“保留历史的印迹,并创造最好的表演艺术场所”的宗旨,维多利亚音乐厅在保留原有外观和传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四年的翻新工程。翻新后的音乐厅果然保留了原始外观和传统元素,同时改进了音乐厅的音响效果和设施,这个“音乐盒”用更迷人的外形唱出了更动人的歌。

经过翻新后的维多利亚音乐厅和维多利亚剧院,像两位穿着白与灰衣服的淑女,携手站在黑色的莱佛士雕像后;左右两手持着装饰著维多利亚样式的铁花栅栏,优雅而高贵。剧院在左,音乐厅在右,中间是玻璃天井。透过玻璃,钟楼和蔚蓝的天空清楚可见。踏入音乐厅,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整个音乐厅以白、棕、绿为主色调,还原的厚重的木门,变成一道美观又实用的隔音墙。一根根白色雕栏立柱,一张张白色坐垫与原木色架构的座椅,一块块方形结构拼成的天花板,以不同层次的截面回响声音,一切尽显简洁高雅。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此外,翻新的建筑仍保留很多古意:钟楼顶还保留着1906年的钟。数百个木椅椅背以拼贴方式变成剧院外的巨大装置艺术。作为记忆象征,旧座椅的金属零件摇身成为剧院内壁反响木板的重要元素,让新旧剧院有了符号性的关联。

如今,新加坡交响乐团为这个美丽的音乐盒赋予了动听的声音。乐团按照音乐会的曲目特色选择演出地点。如果是巴洛克和浪漫时代的乐曲,就更多选在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出——这个表演场所适合精致的室内音乐;其他大型交响乐曲作品,则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

滨海艺术中心

榴梿音乐盒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新加坡的另一个“古典音乐盒”是矗立在摩天高楼林立的滨海湾,有“大榴梿”之称的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滨海艺术中心于2002年10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艺术中心的外形别具一格,其双贝壳形状的表面是由七千多片铝制三角形遮光罩组成的,因其两个圆形屋顶酷似带刺的热带水果榴梿,因此又被称为“大榴梿”,俨然已成为新加坡的一张名片。纵观全球,这种奇特的建筑外形绝无仅有,但它出现在赤道国家新加坡,出现在前卫的滨海艺术中心,与周边的滨海湾金沙酒店和新加坡摩天观景轮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城市风景线。

新加坡本地顶级建筑事务所DP Architects的建筑师团队以蜻蜓的复眼为灵感,设计了滨海艺术中心独特的外观。滨海艺术中心不仅拥有迷人的建筑外观,还有内设1600个座位的音乐厅、2000个席位的剧院。滨海艺术中心里还设有吟诵工作室、剧院工作室、户外剧场、附楼工作室和视觉艺术空间等几个小型艺术表演空间,能满足观众全方位的艺术需求。

音乐厅的音响设计顾问是美国音响设计师拉塞尔·詹森。音乐厅的音响设备可随需要进行调节,所以它可以胜任各种类型的音乐演出。音乐厅里还放置著一架由4740个音管及61个音栓组成的科莱斯管风琴。每年,新加坡交响乐团及其他本地、区域和国际乐团都会定期来这里呈现精彩的表演。

邵氏基金交响舞台

散落在城市里的音乐盒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位于新加坡植物园的邵氏基金交响舞台

不仅如此,新加坡交响乐团还常常带着自己的音乐家们走出音乐厅,让古典音乐走入新加坡的社区。他们把这座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五线谱,把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撒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让音符伴随着绿色的植物、缤纷的花朵,伴随着校园的莘莘学子,伴随着购物中心的涌动人潮,伴随着飞机的起起落落,伴随着马儿奔跑的足迹等。音符不仅飘荡在优雅的音乐厅,也飘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新加坡因为有音乐,变得诗意起来。

新加坡植物园是一片拥有162年悠久历史的热带植物天堂,也是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植物园里除了有丰富的热带雨林植物,还有一个交响音乐台,也叫邵氏基金交响舞台。那里经常举办一些免费的公园音乐会,也是新加坡交响乐团常举办户外音乐会的地方。

在植物园里一片郁郁葱葱的洼地中间,有一个人造的交响乐湖,湖上伫立著一个交响音乐台。它像一个绽放的贝壳,被一池婀娜多姿的睡莲和荷花簇拥著。睡莲亭亭玉立,荷叶碧绿相连,白色的舞台和绿色的植物相映成趣。有音乐会的傍晚,人们就会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人们提着各种野餐食品,牵着小狗,沿着林荫道,走过萧邦和乔治桑深情相对的雕像,来到这片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暮色苍茫里,晚风习习中,人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看着儿童嬉戏、爱犬环绕,呼吸著飘满花香的清新空气,就著自己准备的美味可口的食物,观赏著周边的美景,手中扇著乐团赠送的小扇子,聆听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此时,美妙悦耳的古典音乐就会穿过一池充满了韵律和灵性的荷花,从那绽放的贝壳形舞台上袅袅地传出来。那可能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其中一个乐章,又可能是小提琴天才蔡珂宜演奏的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也可能是新加坡作曲家李迪文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家》,还可能是一段威尔第的歌剧咏叹调……这些美妙的音符伴着夕阳,借着清风,飘洒在草地上,让民众的闲适时光更加惬意。

- THE END -

打开新加坡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古典音乐盒
上一篇新闻

揭秘!新加坡爸爸带娃,和中国爸爸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新闻

新国媒体: 狮城4月1日也大开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