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30日 星期一

专注投资人才 助IBM重塑定位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创办人托马斯·沃森(Thomas J.Watson)曾经说过:“你可以撤走我的机器,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有再生的机会。”

由此可见,这家于上世纪20年代创立、全球最老牌的科技公司之一,对于属下的员工有多重视。不少人力资源专家也指出,IBM的创始文化是基于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好地培养人才(招聘、培训、发展、支持),正是这种专注,推动IBM一次又一次地重塑定位。

目前担任亚太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的邢可欣在IBM工作24年,不仅亲眼见证公司多年来是如何不遗余力地投资和栽培人才,她自己更是参与了其中多项在本地和其他地区推行的人才策略。

另一方面,P-TECH(Pathways in Technology)是IBM在2011年与纽约市教育局和纽约城市大学共同创建的开创性教育模式,旨在为年轻人提供21世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证书。几年前,IBM把这项计划引进新加坡,与本地3所工艺教育学院和5所理工学院合作。此举再次证明,即使在面对充满变数的世界,IBM秉持“对人才持续投入”的价值观不曾改变。

亚太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邢可欣:‘转型是我们的基因’

邢可欣(45岁)大学毕业后便加入IBM的人力资源部,那是1997年的事。一开始时,她只负责本地公司的相关业务,接着是管理东盟区域,最后扩大至整个亚太区。

除了负责处理公司人事,她的职务还包括为公司寻找有潜力的员工,加以培训,进行“人才储备”。这些年来,她参与制定和推行多项公司的人才发展方案,协助IBM在全球基地遴选最合适的人选担任总经理和分行经理。

谈到IBM有多注重人才,邢可欣可说是有着最亲身的体验。加入公司几年后,邢可欣的经理看出她的潜力,准备把她升上来担任中层主管。由于缺乏信心,她当下的第一反应是推辞,不过经理却对她信心满满,并告诉她接过新职务后,会有许多人从旁指导和协助,要她别担心,放手去做。

她笑说:“后来公司要外派我去美国一年半,当时我先生刚升职,儿子也刚上中学,他们都没办法跟着我过去。有了之前的经验,我知道这是公司给我的一个机会,于是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一个人过去。好笑的是,我的一名邻居不知道我出国了,期间还特地打电话问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她看到我家门外经常出现披萨空盒……就这样,先生和儿子过了一年半‘无政府状态’的生活。”

从美国回来后,邢可欣接管的职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参与一些技术和行销方面的项目。正因为所负责的职务一直不断变化,她表示,至今仍觉得自己在不断学习,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她说:“说起人事管理,我们过去都是采用很传统的反馈体系,比如上司对下属,或下属对上司提出意见。此做法的最大问题是不够全面,也无法掌握员工的‘走向’,比如一名员工或许在很早之前就已觉得自己没被公司认可,而萌生去意,但我们人力资源部可能要等到他提呈反馈,才采取行动挽留,这样的成功率一般不高,若此情况不断发生,是会影响公司的,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越早介入越好。”

用人工智能数据管理

10多年前,IBM率先利用人工智能(AI)数据来识别员工的技能和市场需求,把所有的评估变成“可量化”,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性,让员工获得公平对待。

邢可欣说:“为了减少离职率,我们推行了‘积极人才保留计划’,通过开发全球人才模型,一方面利用数据整合离职员工的特性,另一方面推动30多万名员工的发展、辅导和职业指导,协助主管们进行更敏捷和有绩效的管理。”

专注投资人才 助IBM重塑定位

IBM在10多年前,就从硬件转向软件,进军云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档案照)

通过AI数据,主管也可更快地发现下属是否有异常举动,比如突然经常拿假,那么主管或许可以多关注该名下属,及早与他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邢可欣透露,上述系统曾为她的团队成功挽留了四名员工。此外,采用人工智能数据系统管理的好处,还包括可有效率地进行安全工作场所监控、绩效和目标管理等。

谈到冠病疫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邢可欣认为随着同事们都从办公室转成居家办公,如何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是一大挑战。

她说:“幸好我们公司的反馈文化已建立多年,同事们有问题的话,一般都会直接提出来,而这个时候,身为上司就必须拿出同理心,以公正的态度去聆听下属的心声,尽量给予帮助,有需要的话可以请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加入,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个别辅导。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度过难关,迈向后冠病时代。”

辅导资深员工积极面对转型

人工智能科技一日千里, 不少人的工作逐渐被取代。根据IBM早前展开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最大12个经济体的逾1亿名员工,在未来三年内或需因为人工智能和机械化,而必须重新接受培训,学习新技能.

邢可欣坦言,近年来,人力资源部的一大挑战是为受影响的员工进行辅导,如协助他们克服对新科技的恐惧,保持灵活和开放的心态,适应工作转型等。

她说:“对于资深员工,我们一般会开导他们要‘放下身段’,重新学习,并提醒他们‘在IBM,转型是我们的基因’,不是吗?2004年IBM将全盘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Lenovo)后,我们就从硬件转向软件,转而进军云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了。在这风云多变的世界,公司在变,员工当然也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

对这些变化。”

在新加坡运作近70年,IBM和新加坡可说是共同成长。IBM看好我国发展高端技术的潜能,10年前就在本地设立亚太云端计算(cloud computing)数据中心。

邢可欣指出,IBM的选择是对新加坡占有优势的一大证明,那就是一个可信赖的商业环境、拥有优秀的人才,以及可以很好地连接区域与国际市场。IBM新加坡将继续发展与强化这些特点,进一步巩固它作为亚太区枢纽的地位。

专注投资人才 助IBM重塑定位

许可欣(19岁)是新加坡P-TECH的首届学生之一。(图/报业控股)

培养人才从学校做起

P-TECH首届学生:开拓了眼界

南洋理工学院网络安全与取证技术专业文凭(Diploma in Cyber Security & Forensics)学生许可欣(19岁)是新加坡P-TECH的首届学生,参与计划已有两年。期间,她不但有机会学习人工智能、云端科技和手机应用编写等技术,还有机会参观本地跨国企业,如IBM和花旗集团,开拓了眼界。不过,她坦言更大的收获是掌握了多项软技能,如领导力、批判思考、压力处理和时间管理等。

她说:“我在工艺教育学院念书时是学生领袖,因为要兼顾课程辅助活动和学业,觉得压力很大。当初老师推荐我参加P-TECH时,我原本想推辞,因为这是一项六年的计划,每周上课两三个小时,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坚持,但老师一直劝说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最后我决定试一试……我没有后悔,这项计划很有趣,内容丰富实用,特别是导师传授的软技能都很重要,这些是我未必能从学校课程中学到的。”

许可欣透露,由于她很喜欢编码,原本一心想往开发手机应用发展。不过在参与P-TECH后,她有一次受邀到花旗集团参观,在那里,她听到了该集团代表的分享,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其实更倾向于网络安全,且其发展前景也较为宽广,于是便在升理工学院时决定选修网络安全与取证技术专业文凭课程。

她说:“从这项计划,我也认识了许多导师、学长和学姐,他们在我升学时给予不少帮助,那种有人一起分享、一起朝各自目标努力的感觉很棒。”

专注投资人才 助IBM重塑定位

3名参与“P-TECH”的工教院学生在前年举行的“IBM THINK新加坡”论坛分享经验。(档案照)

P-TECH这项公共教育计划为期六年,期间,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导师不但会亲自传授学生最新的知识,提供实习机会,也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身心发展。据报道,全球参与P-TECH的学府数量去年已达到240所,分布28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15万名学生和600个行业合作伙伴。

IBM两年前把这项培训计划引进新加坡,与本地3所工艺教育学院和5所理工学院合作,邀请这些学府派学生参与。在本地,每届课程招收约60人,本地的行业合作伙伴包括花旗集团、新航工程和建屋发展局等。

导师白文才:学生也懂得运用‘软技能’

专注投资人才 助IBM重塑定位

尽管工作已经十分忙碌, 但是白文才从未想过放弃担任P-TECH导师。(图/报业控股)

我认为这项计划十分有意义, 我很享受整个参与和回馈的过程。通过计划, 我也能和年轻人保持联系,知道他们的想法。—— IBM云平台销售执行建筑师、P-TECH导师白文才

受邀担任P-TECH导师、同时也是IBM云平台销售执行建筑师白文才受访时指出,公司推出P-TECH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帮助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毕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让他们能够继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走下去,同时确保公司所在的市场能招揽到足够的人才,担任网络安全、云科技、数码设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领工作(new-collar job)”。

白文才负责教导的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他指出,近20年来所谓的“电脑业”,已从电脑硬件和软件,扩大到信息科技和资讯服务,所需的不再只是电脑知识,还包括懂得如何与顾客沟通、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解决方案,而这些“软技能”都是可让学生立刻拿回学校运用的。

受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多,白文才只能在线上开课,不过课程内容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他透露,考虑到学生在上网课的集中力有限,他们把课程分成更多小节来进行,方便学生。

尽管本身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但是白文才从未想过放弃担任P-TECH导师。他说:“我认为这项计划十分有意义,我很享受整个参与和回馈的过程。通过计划,我也能和年轻人保持联系,知道他们的想法。”

【“开拓经济 潜能无限”系列 五之五(完结篇),本系列由贸工部呈献】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2021年大宗房地产交易增长亚太居首

下一篇新闻

黄循财:包括中等收入阶层 竭力助国人应付生活费上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