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后生活指日可待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社论指出,2月16日召开的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宣布了在五大方面简化防疫措施。虽然联合领导小组的部长均强调,简化措施并非放松管制,但呈现出来的整体氛围,不无在为疫后生活的恢复做准备的态势。
本地的每日新增病例仍然处于高位,而且还未达峰值,然而关键数据如住院冠病病患、须输氧的人数、加护病房床位的使用率和病死人数,都表明奥密克戎病毒株很可能让冠病从大流行病转为地方性流行病。
当下的每日新增病例已经升高到五位数,而且还在保持上升趋势,所以不宜马上开始放松防疫措施。由于绝大多数的感染者都是轻症甚至无症状,没有对公共医疗体系构成不可承受的压力,让当局更有信心为迈向疫后生活着手准备。至今的疫情数据符合此前的模型推算,若没有出现突发因素,病例峰值大约会在几周内出现,之后疫情便应该趋缓,各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也可逐步恢复正常。
因为输入型病例仅占每日新增的少数,收紧国门的意义已经不大;相反,让国门更为开放,不仅有助于维护新加坡国际枢纽的地位,也有利于刺激各行各业的活力,为疫后经济的复苏和反弹奠定基础。为此,当局分阶段放宽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的入境人数限制,也准备扩大衔接点;入境后防疫要求的主要考量,也会逐步从国家和地区的风险级别,转为入境者是否已经接种。对于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这都是业者和员工翘首以待的好消息。
在社会层面,无论是工作场所的安全距离要求、社交人数限制、各类群聚性的文娱和体育活动,都是朝着更为放松的方向发展。
简化防疫措施,同时也代表了防疫精神的转变,从政府巨细靡遗的管制,过渡到个人根据新的简易防疫原则,发挥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这一方面能减低执行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防疫的灵活度,让所有社会成员得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自己判断该怎么做,缓解过去繁文缛节的措施所产生的无助和焦虑感。
所以,每一个人的配合程度,就成为下一阶段防疫成败的重要关键。尽管大趋势是朝着开放发展,但过程仍须步步为营。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一些潜在风险仍然存在。比如,对于唱歌和夜间娱乐等相对高风险的活动,既有措施就继续保持。
此外,在未来几周每日新增病例不断攀高之际,一些公共服务也可能受到影响,如巴士车长染病人数增加,已经导致趟次的等候时间拉长。因此,个人行为上的自律,能够减少在这一关键阶段生活上的各种不便。
可以说,我们的抗疫马拉松赛事,已经来到了可以望见终点的征程。这固然让人稍感欣慰,可是也意味着大家尤其不能放松警惕。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胜利在望之际,往往也是最容易麻痹轻敌之时。回顾这两年多的各种疫情起伏和防疫艰辛,我们更必须战战兢兢,为指日可待的疫后生活做足万全准备,避免一时的大意,导致防疫大计功亏一篑。
李显龙总理2月16日也指出,希望几周内新增病例达到峰值,之后我们便可逐步开放,迎接正常生活。
他同时提醒国人要做好思想准备,万一出现另一种新的、更危险的病毒株,我们或得踩刹车甚至收紧措施。这当然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情况,可我们也不能一厢情愿地毫无防备。重要的是,保持新加坡社会彼此信任,上下一心的状况,同时一如我们至今为止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小心且耐心地沉着应对,就没有理由不对未来审慎乐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