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永久性地提升消费税补助券?子女大学学费或全免?新加坡低收入家庭可盼哪些援助

新加坡政府将推出一套全面的措施,协助舒缓消费税上调对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休者的影响,包括永久性地加强消费税补助券计划,以更好地帮助低收入家庭。

永久性地提升消费税补助券?子女大学学费或全免?新加坡低收入家庭可盼哪些援助

政府将推出一套全面的措施,协助舒缓消费税上调对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休者的影响。(陈渊庄摄)

财政部长黄循财于2月9日在面簿发贴文与视频,再次回应民众对生活费上涨的担忧。

他指出,新加坡目前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捩点,在应对冠病疫情的同时,也努力地为未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政府因此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在人民与社会基础设施上。消费税上调将为国家创造收益来支持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更完善地照顾年长者。

“我知道许多人关注生活费上涨,因此政府将有一套全面的措施来舒缓消费税上调对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休人士的影响。

以一对育有两名孩子,每月收入5000元的夫妻为例,他们在‘定心与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下将获得约6500元的补贴,这相当于每年须多付的消费税的十倍。除了这些过渡性援助措施,我们也会永久性地提升消费税补助券计划,以更好地帮助低收入家庭。”

黄循财将于2月18日在国会发表2022年财政预算案声明时分享更多细节。

清寒家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生

新学年起学费全免

新加坡国立大学将从8月的新学年起增强经济援助计划,预计可惠及约3300名新加坡籍学生。另外家庭人均月入不超过690元的学生,每年另可获得4000元的生活费津贴,并可在四年内享有1万元的强化机会补助金。

永久性地提升消费税补助券?子女大学学费或全免?新加坡低收入家庭可盼哪些援助

在国大增强版援助计划下,符合条件的学生每年可获得多2300元至7000元的补助,依家庭月入而定,这是以每年8200元学费的一般学位课程来计算。学费更贵的医科学生相应可获得更多的补助。(档案照片)

人均家庭月入不超过1000元的新加坡籍学生无需自付学费。部分学生也可另外获得生活费等补助,减轻寄宿以及参加海外交流计划的开销。

人均家庭月入不超过1000元的新加坡籍学生除了现有的政府助学金,下来也会获得大学的补助,抵消剩余得还的学费。

人均月入不超过690元的学生每年另可获得4000元的生活费津贴,并可在四年内享有1万元的强化机会补助金(Opportunity Enhancement Grant)。这笔补助金可帮学生承担校园住宿与海外交流计划的费用。

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学生每年可获得多2300元至7000元的补助,依家庭月入而定,这是以每年8200元学费的一般学位课程来计算。学费更贵的医科学生相应可获得更多的补助。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捐赠基金支持计划

每年将额外拨款1500万元

国大每年将拨出额外1500万元,并建立捐赠基金来支持这项计划。受惠学生仍然可以申请大学现有的其他援助。

国大校长陈永财教授说,教育是推动社会流动的关键。虽然低收入家庭学生已有各项经济援助,但资助未必能帮他们承担所有的大学教育开销。一些学生可能因经济困难,选择不参与寄宿和海外学习计划。大学增强经济援助后,可为这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额外资助,让他们有机会享有更全面且丰富的学习体验。

目前,约1万6000名国大本科生曾获得经济援助,占总人数约55%。戴靖蒽(25岁,公务员)2021年刚从国大的人文暨社会科学院毕业,求学时获得政府和大学提供的助学金。她的母亲靠当餐饮服务员的收入养育她与两个弟妹。

有了助学金后,戴靖蒽可以少打兼职工,把更多时间投入在学习上。她前年也到雪梨大学参加海外交流。

她受访时说:“我起初还犹豫是否应该出国,庆幸能利用助学金额承担部分开销。因疫情的关系,我只到雪梨交流一个月,但还是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随着国大提升援助计划,我希望其他和我一样背景的学弟妹都有机会到国外开拓视野,不必因经济问题有后顾之忧。”

Quantedge基金会董事苏海米指出,该机构认同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途径,期待为国大的新计划提供种子基金,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除了政府提供的助学金,新加坡各所公立大学一向有不同的援助计划,进一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以新加坡管理大学为例,它几年前推出的SMU Access援助计划,针对家庭人均月入不超过690元的新加坡籍学生,帮这些领取奖助学金的学生承担剩余学费。学生不必自付学费。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也提供教育机会基金,帮助学生支付学费和特定学年的寄宿费。

文: 胡洁梅

永久性地提升消费税补助券?子女大学学费或全免?新加坡低收入家庭可盼哪些援助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79岁卖菜翁独自住树林30多年,印尼妻女读报得知后震惊落泪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实里达机场附近有座从未对外开放的神秘老建筑,今年你终于可进去参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