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2日 星期四

新加坡联合早报调查:大多认为补习仍有必要!逾七成新加坡家长反对禁止考试学科补习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新加坡家长展开的调查显示,在让孩子补习的91名家长中,有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补习仍是必要的,因此反对在本地禁止与考试科目相关的学科类补习。

中国去年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本地家长却未必希望新加坡能实行类似的政策,禁止与考试科目相关的学科类补习,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

多数受访者反映,他们担心孩子若没有补习,成绩很可能退步。不少家长也指出,学校现有的师生比例是一名教师对至少30名学生,教师可能无法照顾每个孩子的个别需求,让孩子补习可以确保他们能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

受访的李姓家长说,他不赞同禁止所有学科类相关的补习,因为这将使补习成为“有钱人的游戏”,也可能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较富裕的家庭可能会想办法请私人补习教师,这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考试原本算是最公平的选拔方式,如果禁止补习,会更不公平。”

他也认为,补习中心仍有存在的意义,因为补习还是会对成绩不好,且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有益。在他看来,除非政府制定相关条例,否则竞争激烈的大环境还是会存在。

相反的,在从未让孩子补习,以及曾让孩子补习但目前已不这么做的25名家长中,有64%的家长支持禁止与考试科目相关的学科类补习。

受访家长没有让孩子补习的首三个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快乐学习和成长,而不是把成绩看得太重;补习成本过高;以及因为孩子已长大所以没有补习的需要。他们指出,如果禁止补习,就能减少学生对补习的依赖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这将有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培养课业以外的兴趣。

目前没有让两个念小学的孩子补习的林凤晴(41岁,科学仪器销售经理)因为不赞同补习教师超前教育的做法,而希望孩子在学习方面可以顺其自然。但林凤晴受访时仍难掩对孩子的焦虑,她坦言一直在检视这样的做法是否对孩子有利,考虑了两年才决定不要让孩子补习。

“我觉得至少孩子的进度没有落后,就不用提前几个月学习。补习是让孩子提早知道学校教师要教什么,可是他们也会遇到没有预料过的题目,提早学习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本能。”

林凤晴指出,补习在本地已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但补习中心的教学方法一般较格式化,这将限制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若能不补习,孩子不仅能快乐学习,也可学习如何规划与分配空出来的时间。

对于多数家长反对禁止学科类补习,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陈英泰博士不感到意外。

陈英泰指出,教育部近年推行多项措施减少考试压力及淡化对分数的重视,但补习仍盛行,显示社会风气和家长心态一时之间还未能转变。

“要在本地全面禁止学科类补习不容易。毕竟获政府支持的自助团体也为弱势家庭孩子开办补习班,显示政府正视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很难只允许自助团体开补习班,而其他营利业者就不可以。我们也很难定义谁更需要补习,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更不上进度所以得补习;有家长则认为孩子须补习才能维持好成绩。”

陈英泰说,一些国家如韩国多年前尝试全面禁止补习,但不成功。韩国上世纪1980年代全面禁止补习后引起反弹,导致补习行业走人地下,而且收费更贵,政府唯有逐步放宽措施。韩国法院2000年裁定禁止补习不符合宪法后,韩国政府改为采取监督措施并逐步提升公共学校体制的水平,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补习。

TVRVeUxqRXpOaTR5TURJdU5EST0=

疫情之下,不少补习与增益课程由实体转为线上教学,对于同时接受多种补习的孩子而言,虽省下了不少耗在路上的时间,但对于年纪较小、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教育工作者苏章恺(39岁)曾合伙创办语言学习中心耕读园。他受访时指出,部分家长更倾向于实体课程,因此有的在语言中心转上线上教学期间停止让孩子补习。但与此同时,线上课程学费有所下降,也吸引了一些此前曾因住所较远未能给孩子报名的家长。

教育工作者苏章恺认为,补习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但不是万灵丹,孩子也应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网上教学存在一些局限,更适合高年级或自控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一名在本地补习中心任教的教师受访时也指出,线上教学的效率因家庭环境而有所差异,有的家长会在网课期间协助督促孩子,孩子会更加专注,学习效率更高;但有的家庭环境较为嘈杂,或者家长过于宠溺孩子,不利于孩子学习。

她说:“幼稚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并不适合线上教学的模式。遇到学生躺在床上听讲或者消失在荧幕前的情况,我们需要联系家长协助。”

在疫情期间,私人补习教师卢国胜(50岁)观察到,有更多学生可能因为不适应线上学习的模式,而成绩有所退步,这也间接导致学生更依赖补习。

他说:“补习不能取代学校教育,补习扮演的应该是辅助的角色,我的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协助他们掌握所欠缺的知识,及如何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苏章恺也对部分孩子过于依赖补习表示担忧。他说:“补习不是万灵丹,有适当的帮助是好的,但孩子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现在补习和增益课程保罗万象,会教你面试、写履历,但是孩子走入社会后,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依赖补习解决。”

在调查中,有家长反映“补习老师能给孩子更密切的关注,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和反馈, 也有更深层的解释”,但同时,“补习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提供孩子思考问题的捷径,依赖补习就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动力。”

卢国胜说,学生的成绩最终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建议家长不应让孩子上太多补习班、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因为这不会对他们有实质帮助,还会造成反效果。

担任工程师的李姓家长育有一对分别上幼儿园二年级和小学二年级的子女,他坚信补习对孩子的学业相当重要,因此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习英文。为了让大儿子可以顺利加入高才教育计划,他也为儿子报名专门为高才班课程而开办的补习班。

一开始,这名父亲只选择住家附近的补习中心,儿子升上小一后,便报读更大型的补习机构,以加强儿子的英语能力。“儿子去了补习班后,对英文更有自信。补习教师从幼儿园二年级就开始教他写作文,学校目前教的英文语法几乎都是他接触过的内容。”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取好成绩,都愿意投入更多时间与金钱来帮助提升他们的成绩,这名家长也不例外。由于他认为高才班像是一条捷径,能让儿子将来报读更好的学校,他去年也同时安排儿子参加一家高才班补习班的甄选测试。补习中心今年初录取了先前被列入候补名单的儿子,即使每半年的补习费用超过4000元,他也坚持为孩子报名。

他无奈地说,一些补习中心擅长宣传学生的补习效果,在家长群中制造焦虑感,他们宣称能让学生通过高才班的第一轮测试,第二轮测试的通过率也能达到70%。

“这些补习中心一直贩卖焦虑,让家长更紧张。但我还是希望孩子能考进去,毕竟如果他去了程度较差的补习中心,我担心他和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此外,因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无须参加考试和计分测验,这使这名父亲更难掌握孩子的学习程度,进一步加大他的压力。“我很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展,万一他们小三考试的成绩突然吓到我,感觉就像是在拆盲盒,所以我肯定愿意现在花钱送孩子补习,至少可以让他跟上进度。”

由于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另一名家长杨晓苹(41岁,自雇人士)让两个儿子从小学开始补习。这些年来,她看到补习对孩子在课业方面的帮助,并认为今年升上中一的大儿子在小六会考考获低于10分的佳绩,有70%归功于补习。

“不过,这两年来,我会担心负担不起昂贵的补习费用,如果孩子不需要补习,也能省下一笔开销。孩子现在每周平均花10个小时在补习上,每个周末都很忙,如果不补习将能让孩子享有更快乐的童年,家长也能多陪伴他们。

选择不补习家长 希望孩子快乐成长

在参与早报调查的读者中,“希望孩子快乐成长”是他们未让孩子补习的最主要原因,有超过四成的家长选择了该选项。

谢光凭(44岁,自雇者)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年升上中一的大女儿谢佳忻(13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她刚以小六会考8分的成绩考入了圣尼各拉女校。

谢光凭说,女儿成绩一直都不错,偶尔成绩不好时,她会自己反思,然后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下一次考得更好。所以家长也不会骂她或给她施加更多的压力,反而会开导她、鼓励她。

“可能是因为没有补习的缘故,她在课堂上会更加专心听课,对自己的功课也很尽责。”

谢佳忻的英文和数学比较好,通常在班里拿第一,而华文和科学会稍微弱一点。谢光凭认为,女儿这两科在理解方面都没有问题,只是答题需要的一定格式和技巧,“这可能是补习中心会教的,但她没有补习就要靠自己摸索、积累”。

谢光凭说:“听那些送孩子去补习的朋友说,一天会补三个小时,我觉得这对小孩子来说时间太长了,送他们坐在那里,不懂可以吸收多少。”

由于没有补习的压力,谢佳忻放学后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兴趣爱好。

谢光凭透露,女儿热爱运动,小三起开始进行短跑训练,在儿童组的比赛中也获过一些奖项。

在父亲眼中,谢佳忻非常自主且自律,学业上很少让父母操心。谈及未来女儿可能面对的学业压力,谢光凭说:“如果之后学业上遇到困难,她自己要求要补习的话,我们也会考虑。”

和谢佳忻一样,她的两个弟弟目前也从未补习。谢光凭说:“两个儿子年纪还比较小,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都没有去补习。男孩子会顽皮一些,之后再看吧。”

新加坡联合早报调查:大多认为补习仍有必要!逾七成新加坡家长反对禁止考试学科补习
上一篇新闻

你的孩子合适出国留学吗??为什么学生都选择新加坡留学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全球廉洁国家排名第四│唯一连续10年跻身10大的亚洲国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