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高密度国家之一的狮城,精心规划的城市花园却并不拥挤
世界人口高密度国家之一的狮城,精心规划的城市花园却并不拥挤!
2022年元旦,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协定生效,是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是其最初创建国。1984年1月1日,新独立的文莱加入东盟,成为第6个成员国。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老挝和缅甸加入。1999年,柬埔寨成为第10个成员国,建立“大东盟”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东盟的目标是努力把东南亚变成一个和平、自由与中立的地区。新加坡认为东盟是本地区安全、稳定和繁荣的基本前提,因此,新加坡政府把发展和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石和支柱,强调与东盟成员国的团结与合作,保持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密切合作。
40多年来,新加坡一贯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对话和协调一致的原则,共同维护东盟国家的利益,积极推动东盟成为一个“能避免和处理内部冲突,以及在地区性问题上以共同的外交声音说话”的机构。同时,新加坡历来重视同邻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友好关系,这是新加坡外交政策最优先的课题之一。每当在外交上采取重大行动时,新加坡都向东盟伙伴通报,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1、第一个与我国签订贸易协定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土地面积为714.3平方公里,由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全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三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马来西亚和越南。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高密度国家之一,风光绮丽,岛上花园遍布,绿树成荫,几乎无处不见花、无处不披绿,素以“花园城市“的美称。无论是在新加坡的工厂区还是在居民区,高楼大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地都铺有草坪,就连过街天桥上也不例外。全国耕地无几,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称为“城市国家”。精心的城市规划,让狮城的空间并不拥挤!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尚未开发的1/3的国土上不再搞建筑工程,转而依靠填海和拆旧建新来解决土地奇缺问题,新加坡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在扩大,目前已填出100多平方公里的新土地,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给子孙后代。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十年前,华人占74.2%。大多数新加坡华裔的祖先来自中国南方,主要是福建、广东和海南。这些移民到新加坡的人,带去了别具特色的“中餐”。新加坡人非常喜欢吃辣,他们在吃饭时,都要配一碟泡辣椒。
中国风味是“新加坡特色的中餐”。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移民的涌入,在新加坡也可以吃到中国各地的食物,如四川火锅、北方饺子、上海菜等。不过这些中国本土的食物在新加坡并不普遍,也不是大众化的食物,需要到特定的餐馆里才可以吃得到。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南端,面积约98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1/6。这里地势和缓,最高点海拔166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2、新加坡与我国建交最晚
曾有人视新加坡为“中国摆在东南亚的特洛伊木马”,因为新加坡当地华人存在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缘。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输出革命”的背景下,为避免招致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的东南亚邻国的猜疑,直到1989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新加坡才于1990年10月3日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东南亚国家里最晚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新加坡历史上也长期对共产主义、民主主义等可能挑战其威权统治模式的“左”“右”各派政治力量进行打压。整体而言,新加坡的对外政策长期着力于淡化其华人色彩,保持与中国的政治距离。
新加坡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合作关系相对密切。自1995年起,中新两国外交部建立了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多轮磋商。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在成都设有领事馆。目前,两国之间在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成果显著。
根据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副部级以上(含副部级)官员访问新加坡9人次。2015年3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之后,中央有4名常委发去唁电,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亲赴新加坡参加葬礼,足见中新关系之密切。
为庆祝中新建交25周年,2015年11月6~7日2天,习近平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与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一致决定:中新关系升格,定位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在李显龙夫妇陪同下,习近平夫妇出席为胡姬花新品种命名仪式。
中新双方宣布启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是继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之后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融合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涉及区域广阔,业务广泛。它不仅是中新两国的一条经济交通之路,更是一条民心交融之路,其建设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3、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发展
近年来新中两国的贸易发展有目共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3年1~6月新加坡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42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其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216.1亿美元,增长3.2%;自中国进口208.5亿美元,增长9.2%。中国已成为新加坡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后迅速实现工业化,乡村销声匿迹,耕地丧失殆尽,粮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赖进口,水资源日益短缺,治理空气污染和保持城市清洁的压力越来越大。
新加坡是多党制国家,目前已注册的政党共25个。主要有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
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独立至今的唯一执政党。1954年11月由李光耀等人发起成立。在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之下,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成绩斐然。人民行动党获得新加坡民众的大力支持,从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执政党地位。
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但将自己看作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盟友。
新加坡已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主要外交思路是:立足东盟,致力于维护东盟的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加坡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码头、服务最优质的机场、亚洲最广泛的宽带互联网体系和通信网络。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国际互联网互联程度最高的国家,互联网互联节点(STLX)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
新加坡无外债!作为全球主要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之一,新加坡还吸引了大量来自海外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新加坡政府管理的大量外汇储备资产为抵御外部经济冲击构筑了强力屏障。
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酒店餐饮业,这些领域吸引的外资占新加坡外资存量的80 %左右。在制造业领域,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均在新加坡有投资项目。
新加坡的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旅游业是新加坡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等地。
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也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服务业是新加坡的支柱性产业,在新加坡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服务业产值约占新加坡GDP的2/3。
新加坡的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已发现的植物物种有2000种以上。橡胶、椰子是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但现在种植的数量已经不多。
胡姬花(兰花)是当地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种植普遍,品种繁多,是新加坡的重要出口产品之一,被大量销往西欧、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等地。
自1891年石油贸易开始以来,石油工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年来,炼油业已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催化剂,它为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今天,新加坡已成为亚洲无可争议的石油业枢纽,也是世界三大出口炼油中心之一。
新加坡积极探寻发展机会,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重点放在启动生物柴油生产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方面。独特的地理优势、卓越的存储基础设施和一流的金融机构,对于加强新加坡在炼油、贸易及物流方面的领先地位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持续提高能源业的竞争力,政府正在开发创新的物流方案,加强炼油、贸易和物流行业的协同配合,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全球洁净能源技术市场未来十年对高辛烷值燃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大,洁净能源也日益成为新加坡的重要产业。新加坡在半导体、工业设备及化工产业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生产及技术基础,创造了开发太阳能、燃料电池及生物燃料市场的良机。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以新加坡为中心的海运网络由200多条航线组成,连接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个港口。新加坡港有4个货柜处理码头,货柜船泊位有54个,年货柜处理能力达3500万标准箱,为全球仅次于中国上海的货柜港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