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论:技术教育检讨建议正合时宜
2022年1月11日
新加坡教育部为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应用教育所做的检讨工作日前公布,领导这项工作的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指出,未来将提供更灵活的升学渠道和机会,支持毕业生为未来经济做好准备,以及加强对学生的支援。这三方面所包括的六项建议将分阶段从这个学年起逐步落实。此外,也将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包括培养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等能力。
教育部持续更新技术教育体系,提供更灵活的毕业年限,是顾及受家庭背景或健康与运动竞技等因素影响的学生所面对的挑战。(网络档案照)
有别于“学科”教育路径,理工学院和工教院更着重学生在具体工作和研究方面的操作经验。在这基础上,国人应该更重视理工学院体系所提供的“术科”教育资源可能为子女带来的教育机会。教育部持续更新技术教育体系,提供更灵活的毕业年限,是顾及受家庭背景或健康与运动竞技等因素影响的学生所面对的挑战,除了是人性化的考虑,更是要确保在国家教育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用心。
我国理工与工艺教育体系早在1989年便积极向德国与瑞士取经,研究工读双规的职能教育模式。2014年,时任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分享赴德国与瑞士考察的心得,谈到两国如何实行被视为有效保持低失业率的工读双轨制。她指出,其中一个挑战是我们对职能培训和工作的态度,“我们仍看重文凭的追求。我们必须认真看待每一份工作的价值,对专业、技能和手艺予以重视。”时任教育部长王瑞杰也指出,要确保年轻一代不会错失机会,就要彻底改变重文凭、轻技能的心态。
尽管技术与职业教育长期被社会大众视为非主流学术教育,不是子女升学的首要选择,但政府在我国教育发展道路上不仅始终没有矮化技术与职业教育,反而在九十年代下大功夫提升这一方面的投资与培训。淡马锡理工和南洋理工都在那时期建立,直到2003年又增设了共和理工学院,使总数达到了五所。
工艺教育学院也是在九十年代转型自职业学校,不但拥有更多元化的职业技能课程选项,也更重视贴近企业需求的培训与实习机会。
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网络档案图片)
工教院如此,理工学院更是在课程规划方面始终紧贴国际工商业领域的趋势与需求,历届毕业生继续在国内外延续专业大学课程的所在多有,而理工学院毕业的工商业精英也不在少数。此次改革也强调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正是考虑到技术人才也不能忽视瞬息万变的世界科技乃至政经趋势。
我国教育体系多年来都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名列前茅,在历年的国际教育竞技PISA,以及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考试,我国学子也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事实上,本地理工学院在课程水平、规模和硬件上,比起很多国家的普通大学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种种进展说明,本地教育体系的发展不仅仅用心在学术强项,也高度看重技术教育与培训,两者无一偏废。
工业与技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我国整体经济规划中,制造业始终占据四分之一的分量,说明我国深知这是国力的根本。而要长期厚植国力,本土工业技术人才一定要能源源不断地供应。
今天世界正进入又一个技术跳跃阶段,电动、智能科技以及芯片技术等,都将推动未来经济的多个领域,如何加强我国技术领域人才的竞争力,是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而基础工艺教育正是一个重要起跑点。
环顾世界经济强国,莫不以科学技术和专利称雄,这其中,高技术领域人才的贡献巨大,而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则是一切的根本。我国更新技术教育体系的力度看来不大,但在更灵活的时间内,数以万计的年轻学子填鸭赶考的压力可以减轻,无限想像力与创意思维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相信有助于孵化出新时代所需的各种专业和新技能。这应该是本次改革的意义所在。
文章来源于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