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保护探讨:新加坡克拉码头

导语: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根,那么历史文化街区就如同这座城市的族谱,一处处都写满了人们的集体记忆。让历史文化街区融入现代城市格局,其意义不仅在于历史文脉的传承,还是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追求。文化为媒,商业以历史文化街区为桥,一手向历史致敬,一手开启未来之门。

历史文化街区的兴盛来源于旅游业与商业的跨界融合。将繁荣向上并具有体验感的旅游业和带有生命力的商业跨界融合,历史文化街区才能受本地市民拥趸、受业界赞赏。本文以“新加坡克拉码头”为例分析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活态保护。

新加坡克拉码头介绍

克拉码头位居新加坡中心区位,坐落在新加坡河畔,总占地50多亩。曾是用来卸货的一个小码头,经过开发后,这个码头已经今非昔比了,这里成为了新加坡市区最新的一个娱乐场所,由五座拥有超过60间仓库和店屋的彩色建筑所组成,这五座建筑都保有其19世纪的原貌,显现出当年码头、仓库历经沧桑的内涵。作为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街区,克拉码头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由凯德置地耗资8500万新币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如今,已实现了当初将其打造成为“新加坡首要餐饮娱乐生活景点”的愿景。

图1 新加坡克拉码头行政图

克拉码头空间规划

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克拉码头的再造开发在原貌修复保护旧建筑的同时,充分根据现代城市的需求对建筑空间外部色彩、灯光、景观,进行了现代创意设计,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协调融合。既能对旧有建筑实现完整保护;亦能通过现代技术景观的创意设计,让旧建筑焕发出新风采,与现代景观充分融合、映衬、协调,营造出适合现代城市风貌的独特氛围空间。老仓库建筑砖瓦材料以玻璃、塑料为主配合以大面积的钢框架,如此突兀的材质强烈对比,正是克拉码头乐于呈现的一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图2 克拉码头建筑风格

丨混用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与建筑本身是互相依存的。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而没了色彩,建筑就少了装饰。建筑本身是离不开色彩的,因而色彩就成为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在普遍的商业建筑应用中,建筑物的墙体都强调运用过渡色,以淡雅色彩为主。而克拉码头则反其道而行之,用色极尽大胆,暖红色的墙体,配以草绿色的门窗;粉色和天蓝色交织的墙面,充满童趣、活悦的感觉。

不同的区域顺应着不同的颜色而区分开来,这些美丽却不张扬的颜色不仅将克拉码头装点得美轮美奂,而且它们也犹如夜晚从餐厅或酒吧内飘出的活力动感的音符一样,将这里的休闲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郁。而商业的识别性,也在这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鲜艳色彩中得到了最大的展现。

图3:多彩的建筑风格

丨光与电炫彩互动

克拉码头改造的最大创意,在于对现代光电科技的设计应用之中。五彩缤纷、变幻多姿的彩光照明技术,真正让克拉码头的夜晚“越夜越美丽”。五栋建筑构成的建筑群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克拉码头的天棚是它的一大特色,绵延不绝的排布几乎覆蓋了整个码头区域,为气候多变的新加坡遮风挡雨。白天的顶棚,通透无奇;而一到夜晚,它也开始绽放出迷人的魔力,随着节奏,变幻出不同的色彩,极具风情。人类与生俱来便拥有“向光性”,克拉码头的商业地标效应在这灯光的映衬下,即刻间得到展示。加之原本就透视的玻璃幕墙内映衬出的点点星光,休闲氛围在克拉码头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人们的视线聚焦点。

图4:克拉码头绚烂的夜景

旅游节能环保设计

丨扇风系统

克拉码头最成功的便是对于自然风的导入,运行“文丘里效应”,即当空气从一个比较广大的空间流向比较狭窄的埠时,产生的吸风作用使空气流动自然加速。面朝河流的克拉码头便是通过对于此原理的合理运用,加之每个顶棚都装有的风扇装置,使得风在行进中到达克拉码头就自然加速,促进街道上空气的流通,既达到生理上的凉爽感觉,也有效地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丨“水立方”天棚

码头天棚材料选择了可再循环利用的ETFE膜,这也是“水立方”的膜结构使用材料,这造型独特的膜制遮阳设施,像一把把巨大透明的遮阳伞,把建筑、步行街、行道树全部遮盖,起到了遮阳、挡雨的作用。如此巨大的透明“帐篷”引入自然光线,让街道保持自然风貌,又使码头的休闲商业活动不受气候的影响。

丨降温“喷水池”

克拉码头喷水池内的水全部来自于地下,温度保持在16摄氏度,当河面的风吹拂而来,码头的温度会瞬间下降。创造这舒爽宜人的28摄氏度恒温。克拉码头摒弃了将产生巨大能耗的露天空调降温,采用了被动式环境控制法,在尽可能降低运行能耗的条件下,创造出适宜的室内外物理环境。

图5:降温喷泉

商业开发及运营模式

曾经的克拉码头,秉承著传统业态配置特点,着重于零售购物,辅以餐饮、娱乐,缺乏商业特色。2006年开始的二次改造不仅仅是对于建筑外观的改造,更是对于业态的一次大调整,将原本所占比重最大的零售购物这颗大树几乎全部“砍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餐饮和娱乐项目。

丨娱乐部分

克拉码头除了成功引入伦敦Ministry of Sound这一世界级娱乐场所,还引进了其它几个国际时尚娱乐品牌,同时还利用周边绿化区引入G-max蹦极跳等极限娱乐项目。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开业伊始,便轻松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国内外顾客纷至沓来。

丨餐饮部分

克拉码头的餐饮其实更像是一个世界餐饮的集聚地,有瑞士料理、波斯料理、日本料理、中华料理、古巴料理、印尼料理,不定时地还会举办德国啤酒节等风格各异的活动来吸引人们驻足。

“餐饮45%、娱乐20%、酒吧20%、零售4%、加之少量办公”构成了如今的克拉码头。可以说它极富创意的改造成就了如今这一堪称经典的商业作品,使其跃然成为新加坡最顶尖的餐饮娱乐休闲广场。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借鉴

1. 保护开发的理念要创新

对历史街区、古城镇保护开发的理念要创新,要充分理解历史传统街区建筑等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价值作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城市向现代化发展。开发历史文化街区,首先要保护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协调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矛盾,提升街区环境,完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使历史街区重新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并保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2. 历史文化街区要重视持续运营

历史街区开发模式不能只重建设形象,不重视持续运营。现在国内大多历史街区和古城古镇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开发,开发中重视形式大于经营、或者疏于后期管理,导致古城镇很难有持续发展。

而克拉码头的改造开发是持续的,从196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的根据城市发展、内部经营状况进行持续的开发调整。不仅五年一次对老建筑外观进行修缮、刷漆;还会对内部经营业态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保证了克拉码头持续几十年不变的吸引力。

3.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国际品牌

要能够整合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品质,才能实现国际营销、吸引国际消费。克拉码头的设计团队、内部业态核心旗舰店都是国际知名品牌机构。一方面国际团队保证了项目的特色、标志和品质;另一方面是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市场客群。同时通过市场客群的宣传效应,实现了项目的国际营销和知名度。

图6:克拉码头丰富的商业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街区开发模式。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承担,政府成立专门的街区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日常维护。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对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地块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的商业开发,提升街区居住品质,将土地出让所得收入用于改善街区环境,完善相关配套。

要把握历史街区开发的三大关键环节和阶段,一是建筑空间复建创新,打造独具文化内涵和形象特色的建筑,如克拉码头老仓库建筑与滨河“莲叶伞”、街顶“水立方”等形成了克拉码头独有的形象标志;二是开发经营业态的复活经营,构建具有独特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业态组合。“餐饮45%、娱乐20%、酒吧20%、零售4%,加之少量办公”成为今天克拉码头最适合的经营业态组合。三是通过历史街区项目开发带动周边城区整体发展。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在这里体验花园城市的宁静、了解“狮城”繁荣发展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这个贴纸真的可以有!!如果你看到记得主动让座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