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到了新加坡有段时间的新移民和外国人,大概都会听说“大伯公”这个神祗。

就算没听说过大伯公,十有八九应该也听过去年初沸沸扬扬的“洛阳大伯公宫万民庆元宵”事件。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当时,正值春季期间,新加坡已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洛阳大伯公宫循例准备在2月7日举行元宵节前夕的“万民善信庆元宵”晚会,但许多网友在网上发起联名倡议,要求停止这类大型活动。后来,活动继续举办,但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要误会,洛阳大伯公宫不在河南,而是在新加坡东北部一个叫Loyang的地方,寺庙取名则音译为“洛阳”。

洛阳大伯公宫香火鼎盛,它一个广为人们所称道的义举是,曾向慈善机构捐出20辆救护车,总价超过100万新币。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图源:《狮城道教》)

这是后话。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大伯公。

大伯公这个神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相当普遍,是福德正神的俗称,形象与《西游记》中对土地公公的描写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祂兼具财神的神格,故此身形微胖,带有福相,持有物品主要是元宝、银锭、拐杖或如意,头戴丞相帽或员外帽。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大伯公可能是最早的民间信仰神祗。祂既是家庭的保护神,也是社区保护神。

在新马一带,只要是信奉道教或民间信仰的家庭,几乎都供奉大伯公神像或神位;各处坟山和大型坟墓更得要有大伯公坐镇。神庙、公司、单位里供奉大伯公的也很多。通常向大伯公祈求的不外出入平安、祈福、求财三项。

新加坡崇祀大伯公的庙宇很多,且不论大伯公作为配祀神明的,仅仅是主祀大伯公的庙宇就不下二十多所,比较有名的包括客属八邑福德祠(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梧槽大伯公庙、福德堂(龟屿大伯公庙)、洛阳大伯公宫、芽笼联合宫等。

根据学者的研究,在莱佛士到来之前,新加坡已有华人居住,并从事甘蜜的种植。种植业依赖土地,对于属于地祇的福德正神的崇拜是自然的。

1981年,人们在顺天宫旧址神殿后,发现一块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重建顺天宫碑记》石碑,明确地指出顺天宫建于嘉庆、道光之际。这一年应该是1820年或1821年。假如根据先有神位崇拜,再建庙奉祀的过程,这即是说,不晚于莱佛士1819年开埠,新加坡岛上的华人已经供奉福德正神。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客属八邑福德祠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于咸丰十一年(1860年)重修。也有学者考证它创于1819年。之所以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是因为当年庙宇靠海而建,今因大量填土而不见当年海景。顾名思义,客属八邑福德祠由客家籍贯人士所建,由应和公司(后改为应和会馆)、丰永大公司(后改为丰永大会馆)与客家籍贯族人资助,并由两会馆共同管理。

上述洛阳大伯公宫历史则没那么悠久。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一些渔人在罗央大道(Loyang Avenue)附近的海滩找到几尊道教、佛教及兴都教的神像,于是便建起一间简陋的木屋加以祀奉,后来毁于1996年的一场大火。经过几年的筹款与建设,2000年新庙落成,取名为洛阳大伯公宫。2007年再次搬迁,迁入现址。洛阳大伯公宫主祀大伯公,配祀的神灵很有特色,除了常见的周仓将军、观音佛祖、齐天大圣、武判官、文判官、包公大人等之外,还有印度象神迦尼萨(Lord Ganesha)和结合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民间信仰的拿督公。

大地是人类生活的场域,以广博久远承载天地万物。中国原本以农立国,重视土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时期,人们由于各种需要,而崇奉土地神明,形成多元、复杂的土地神明系统。

福德正神并不是唯一的土地神。祂是土地神的一种;我们观察到,人们在家里拜伯公,供奉的是福德正神;人们祈求伯公保佑,没有说土地神保佑。在神龛下面或是门外还另外设有土地公神位。这就说明了福德正神作为家庭的保护神,和土地公是有分别的。

在新加坡还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土地神明奉拜:神桌下的土地公、门外的土地公、守墓土地公(厚土、福神)等等。建筑商在建屋、破土时也祭拜土地公。

福德正神属于地祇,是土地神明的一种。人们习惯尊称福德正神为“大伯公”或“伯公”,以致不少人以为伯公即是福德正神,福德正神即是伯公,其实不然。

实际上,“伯公”是对尊神的泛称,不是对福德正神的专称。同样尊称为“伯公”的,还有感天大帝。

感天大帝也尊称为“伯公”

现在来说说感天大帝。

感天大帝神像,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从中国广东汕地区和福建临近潮汕的诏安地区的实际情况推测,感天大帝可知的神源有三:伯益、许逊、介之推。

【伯益】《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伯益助禹治水的事。由于治水有功,伯益处受帝舜赐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徐国王室的祖先。

【许逊】东晋道士,也是名医,是道教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人称旌阳祖师、感天大帝,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介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

为了探寻感天大帝的神源,南洋学会副会长林纬毅教授在2013年5月6日至11日,到广东省潮汕的汕头、潮安、潮阳、澄海和福建省的诏安作田野调查。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他发现,在中国潮汕,不同地方供奉的感天大帝原型不一,例如,潮州凤塘镇鹤陇村后陇感天大帝庙、福建诏安开山圣侯庙供奉的是介之推;汕头大窖感天大帝庙供奉的是伯益;潮安潮安县彩塘镇宏安寨感天大帝庙供奉的是许逊。

有趣的是,诏安在中国的地方行政划分虽然属福建省,因为地近潮汕饶平,讲的是潮汕方言,在信仰上也受潮汕影响,信仰感天大帝伯公。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潮汕地区传说,感天大帝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山中王”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便产生了“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话。由于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潮汕古代民众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公庙”。

感天大帝的神职包括:在人们开荒时镇压猛兽、保护社区、镇山(义山)。

作为潮州伯公的感天大帝,配合潮州人的习俗,负有地头伯公的神职,即镇义山和接受丧家报地官。

不但在中国,新加坡和印尼的感天大帝也尊称为“伯公”或“大伯公”。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新加坡葱茅园九皇宫原来是供奉宋大峰祖师和感天大帝的庙宇,成立年代不详。1940年该庙已经存在,原址在芽龙士乃。该庙的感天大帝香火是由加冷桥头感天大帝庙请来。1942年日寇占领新加坡后才由凤山宫请来九皇大帝香火,定名为葱茅园九皇宫。

当时当地的乡民家里有人过世,一定来向感天大帝报告,这是当地潮汕人士的习俗。

这个习俗也见于有“小汕头”之称的马来西亚新山和丹绒槟榔大坡三庙(丹市潮人的信仰中心)。

新加坡的感天大帝庙,历史最悠久的是通兴港大伯公庙和加冷桥头感天大帝庙,都是由潮籍先民所创建的,正因此,感天大帝在新加坡被称为潮州伯公。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伯公作为英灵崇拜

林纬毅认为,伯公是英灵崇拜,是尊神的泛称。

例如,槟城珠屿大伯公,相传供奉最早来到槟城的客家人张理(有争论),砂捞越罗芳伯公则是兰芳公司首领罗芳伯。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于兰芳公司,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将来再说。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兰芳共和国(1777年—1884年),或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现代学者对海外华人在婆罗洲创立的一个社群或政权的称呼,此社群或政权自称为兰芳公司。

1770年,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1777年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即公司共和国,但向清朝称臣时仍使用“兰芳公司”。

兰芳共和国组织类似中国的秘密会社,譬如天地会和青帮。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以坤甸或东万律为首都,并将立国之时,1777年当年定为“兰芳元年”。国家元首称“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且“国之大事皆众议而行”,以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传承。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兰芳共和国建立时,第一任总制是陈兰伯,第二任总制是罗芳伯,因此又称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亦有人因第二任总制罗芳伯而称其为“芳伯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前后历任十二位总长。共和国下辖的行政区划为三级(省、州、县),各级领导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兰芳共和国没有常备军,但有一个军事行政管理单位,以征兵制管理民兵。在安定时期,民兵如常从事农业、生产、贸易和采矿等经济活动。

1884年,兰芳公司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击败而灭亡,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兰芳共和国从立国至灭亡,共经历一百零七年。

在历史上,兰芳共和国应该是在中国以外地区唯一的华人政权。

南洋学会12月18日讲座

《新加坡眼》将直播

南洋学会将于本月18日傍晚七点举办系列讲座的第一场,由副会长林纬毅教授主讲,评议人是南洋学会副财政梁勇博士,讲题是《伯公:一尊熟悉的神祇,一个混淆的尊名》。

讲座地点是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报名电邮:[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眼》届时直播。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林纬毅博士,南洋大学一等荣誉文学士、文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南洋学会副会长、新加坡儒学会理事、新加坡道教学院学术顾问暨课程讲师;曾任厦门大学哲学系和马来西亚韩江学院客座教授,也曾兼职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开放大学、义安学院和马来西亚南方学院。

著有《韩非法儒思想传统的历史考察》《申不害及其学术的研究》等专著及儒学与华人民间信仰论文十余篇,主编《华人社会与民间信仰》《城隍信仰》《别起为宗:东南亚的儒学与孔教》。

南洋学会

南洋学会,原名“中国南洋学会”,成立于1940年3月,是东南亚华人最早研究南洋课题的学术团体,由新马一批南洋研究的中国学者姚楠、许云樵、张礼千、郁达夫、刘士木、李长傅、韩槐准、关楚璞等创办。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学会主要出版《南洋学报》《南洋学会丛书》等,为学者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学会也举办各类学术演讲和研讨会,邀请对南洋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加。

《南洋学报》已出版七十多卷,历任主编有王赓武、郑子瑜、李廷辉、黄麟根、魏维贤、崔贵强、陈松沾、李志贤、陈荣照、许振义等。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位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南洋学会书库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南洋协会将在本周六周日(12月18、19日)晚上7点进行直播。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宣布不接种冠病疫苗者,明年起将会处处受限,自付医药费

下一篇新闻

中国名企在狮城设立总部 新加坡籍员工原来经历了这些文化差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