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新加坡最吓人的组屋,到底有什么玄妙
来坡这么多年,
我对组屋区的印象,
一直停留在:
走廊上堆满杂物、
图片来自:海峡时报
衣物+儿童车、
图片来自HWZ Forum
举头有神明、
Image adapted from (L-R): Writers Brew & Libby Fu
低头花草香、
喧嚣嘈杂的咖啡店、
图片来自ASIAONE
还有我最喜欢的游乐场:
但如果组屋建在墓地旁,开窗可见,你敢住?
根据 The Edge Property 的调查数据显示,位于荷兰道大牌 5、6和32号组屋,以及英联邦大道大牌7 和 7A号组屋,由于毗邻应和会馆的客家人墓园,五房式组屋相较于距离墓地较远的组屋便宜高达5.5%,而四房式则便宜2.3%左右。
下图为英联邦大道7A组屋的顶楼风景:
再从荷兰道大牌 32号 的视角眺望一下:
下南洋的客家人
这片坐落在组屋区旁的墓园名为“双龙山嘉应五属义祠公墓”,是新加坡保留的最后一处客家人墓地,由客家宗族应和会馆(Ying Fo Fui Kun)所建。
应和会馆创立于1822年,位于市中心直落亚逸街98号,由来自广东省嘉应县五个地区(梅县, 兴宁, 五华, 平远, 蕉岭等)的客家移民成立。
1887年,应和会馆为客家同乡及其亲属们买下这块原本占地40公顷的地皮建祖庙和公墓。
祖庙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设计,屋顶铺有砖瓦,并在正厅设有空井以调节温度。庙前的半月池塘充分展现了风水元素,主殿后的祭坛上摆着“五星石”,客家人相信它汇聚著神秘的力量。
客家人
新加坡大约有75%华族人口,其中41%是福建华人、21%为潮州华人、广府华人15.4%、客家华人7.9%、海南华人6.7%、福州1.9%、兴化0.9%,剩余为其他籍贯。而东南亚约有近300万客家华人,其中印尼占一半数量,新加坡有大约20万。
早期客家人聚集在如今的桥北路和桥南路一带,女性从事建筑工地工作,类似“红头巾”广东女工,但客家人佩戴黑色头巾。也有不少客家人经营药材生意、眼镜行和当铺。
今天为了拍几张照片跑遍附近组屋区,组屋楼下几个孟加拉劳工边坐在地上吃着手抓饭,边疑惑地看着我来回经过。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一书中提到客家人:
“他们的讲话与周围人不一样,一直保留有中原古音。”
中原古音虽有待考证,但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客家人原本生活在中原一带,分别在秦始皇时期、西晋末期“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南渡”以及明末清初时期迁移南方。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高陂镇唐溪村,也是名副其实的客家人。此外,孙中山先生、叶剑英、廖仲恺、朱德、连泰国的他信(Thaksin Shinawatra)都是客家人。
参考资料:
黄贤强编,2007,《新加坡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庄仁杰,2008,〈新马客家人与辛亥革命〉。页 27-45,收录于黄贤强编《新加坡客家文化与社群》。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文化研究室。
王力坚,2012,《新加坡客家会馆与文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文化研究室、八方文化创作室。
作者:东北小熊,12岁时来坡留学,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目前在跨国企业任职。
公众号:心灵熊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