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0名学生受惠!新加坡六所小学推出关怀计划,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六所小学将在明年推出新计划提升教职员的心理健康,使校园成为更良好的环境。
据悉,本次试点计划由信义会关怀社区服务推出,将提供一个讨论平台,鼓励教师分享困扰与担忧,他们也将学习如何互相交流,以便相互扶持,从而可以最佳状态授课。对此,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说:
很欣慰看到有更多社区计划,为来自所有背景的孩童和青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这些计划和学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相辅相成,可加强社会价值观与能力发展。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
数据统计,超过1000名学生已在计划下受惠,信义会关怀社区服务有意扩大范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新加坡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据新加坡全国青年理事会的调查显示,新加坡过半的青年认为心理健康是个挑战,压力来源包括对未来感到焦虑、担心经济问题、学业或工作表现。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出席由青年心理健康网络(Youth Mental Well-being Network)旗下的青年心理健康计划“Project: It'll Be Alright”举办的座谈会时指出:
这一世代的青年面临更多挑战,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我们不应将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而应更公开地讨论。
新加坡政府所成立的跨部门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也会采取措施,应对民众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
要解决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认识这一世代发生了什么转变,这也是卫生部所关注的。
王乙康坦言,在减少心理健康的污名化方面,政府的言论是有分量的。
我们可以表态,说政府了解这一世代面临额外的挑战,从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应将其污名化,而要公开、分享,这是预防和社区护理的一部分。
民众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新加坡人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较为片面,约四成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仍有待加强。
据新加坡保健促进局今年3月展开的调查显示,52%的民众认为心理健康只与心理疾病有关,而另有41%认为心理健康不像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为了改变新加坡民众的态度,新加坡政府推出全国心理健康运动,鼓励人们更开放地探讨心理健康课题。
早在2019年,新加坡全国人口健康调查就显示,18岁至74岁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
当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时,每两人中只有一人愿意向专业人士寻求援助,但有74.5%的人愿意转向身边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冠病疫情加剧了各方面的压力,以致人们更加需要外界的支持。
如何改善心理健康
据研究显示,疫情期间的长时间隔离会带来广泛的心理影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愤怒、恐惧,以及药物滥用等。
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心理健康呢?
01 巩固人际关系
健全完善的外界支持体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不利环境,并能及时从逆境中走出来,提升学生心理抗压和调节适应能力。
02建立咨询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尤其是心理韧性相关的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开展抗压和心理韧性能力提升营等相关的团体辅导活动,在学校营造百折不挠、挫而弥坚的文化氛围。
03 规律生活作息
疫情期间长期不外出,有些人在家的生活是一种混乱的状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吃药、酗酒等行为,想通过这些行为来缓解恐慌、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需要保持生活节奏的稳定,按时睡觉和起床,保证一日三餐,可适当阅读、运动,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提升愉悦感的事情,要保证一天的时光是充实的。
04 强化个体优势
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人们积极的、正面的心理品质,发现和强化个体优势。研究者从多方面探讨能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状态的各种心理因素。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优势和长处,挖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积极品质,接纳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帮助其增强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