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作为只有569万人口的岛国,新加坡在疫情之初,就迅速关闭了边境,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政府管控。由此,新加坡很快就控制住了新冠病毒传播,2020年9月份之后,一直控制的很好。并一直坚持“清零政策”。

但“清零政策”,也使得新加坡长期关闭边境,更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 Delta突变株的出现,让新加坡彻底绝望。

2021年6月10日,新加坡开始放宽一些限制;由此,“与病毒共存”成为新的共识和行动方针。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 新加坡疫情怎么样了?

2021年10月18日,新加坡卫生部确认该国当日有2,553例新增COVID-19病例,同时报告了6例COVID-19死亡病例。

这也是新加坡连续第29天报告COVID-19导致死亡事件,本月迄今为止即有138人因感染COVID-19死亡。

从“坚持清零”、到“与病毒共存”,新加坡似乎正走向荆棘之路;且持续的病例增长,让所有新加坡人都感到焦虑和无助。

但当我们进一步分析新加坡的病例数据时,则会对新加坡的疫情有另外一种感觉。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10月18日报告的6例COVID-19病死者的年龄在78岁-93岁之间;其中4人未接种疫苗、1人已经接种了一次疫苗,另一人已完全接种疫苗。这6人都有基础疾病。

我们把时间拉长。在过去的4周里,在新加坡71,834名感染者中,98.6%没有症状或者轻症,1.1%需要吸氧(重症),0.1%需要重症监护室治疗(危重症),0.2%病死。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感染者的病情。图源:新加坡卫生部)

在全球COVID-19病死率高达2%的时候,新加坡仅0.2%的病死率,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COVID-19病死率的认识。

实际上,这些COVID-19病死患者中,74.5%未接种或者部分接种疫苗,25.5%的人完全接种了疫苗。

不仅病死率控制在0.2%的低位,根据疫情波动7日均值,新加坡在10月10日单日新增病例数达到顶峰,此后病例数持续降低。

新加坡走向“与病毒共存”的新正常生活之路确实不易,但已见曙光!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新加坡新增病例数的变化。图源:数据世界)

看到新加坡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中疫情的改变,我们更想知道: 新加坡是如何做的?

政府坚定的态度肯定是最关键的因素。

每次遭遇困难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都会发声:坚持“与病毒共存”之路,由此进入“新正常生活”。

不仅如此,新加坡也给出了比较清晰的时间表:3-6个月的转折期。

目前已过4个月,新加坡一路走来,确实需要披荆斩棘;但目前超出预期的结果,却让我们迫切知道:新加坡用了什么措施?

疫苗!疫苗!!疫苗!!!

新加坡是亚洲第一个批准了辉瑞-BioNTech的BNT162b2 mRNA疫苗的国家,2020年12月14日批准,12月30日开始接种。

在确定了“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后,新加坡加快了疫苗接种速度,目前80%的人已经接种了疫苗,79%的人群完全接种疫苗。

这个比例,远超过全球实验中心的以色列,亦高于绝大多数欧美国家。

极高的疫苗接种率,救了新加坡人自己。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与欧美国家相似的是,新加坡接种的疫苗也是以mRNA疫苗为主,其中BNT162b2占了绝大多数,达72.6%。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新加坡使用的疫苗比例。图源:维基百科)

而BNT162b2 mRNA疫苗也没有辜负新加坡人的期望。

2021年7月31日,新加坡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在medRxiv上传了一篇重磅文章,报道了接种mRNA疫苗对于预防Delta突变株的真实世界突破性感染队列研究结果。结果显示:

1),由于中和抗体的防护,BNT162b2完全接种疫苗者中,无症状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28.2%;远高于未接种疫苗的9.2%。

2),完全疫苗接种者发展到肺炎占21.7%;远低于未接种疫苗的53.1%。

3),完全疫苗接种者需要吸氧者占2.8%;远低于未接种疫苗的20.8%(降低7.4倍)。

针对Delta,是否接种疫苗直接比较结果公布

当我们与当时疫情进行比较时,忍不住再次感叹BNT162b2等疫苗的巨大作用。

80%接种率时,所有感染者

(2021年10月)

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

(2021年4-6月)

无症状或轻症

98.6% 46.9% 重症(包括危重) 1.1%

20.8%

思考与借鉴

在COVID-19大流行近22个月后,更多的国家在努力回归“新正常生活”,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确信:我们不得不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

新加坡的经历值得所有国家思考,甚至比以色列更值得借鉴。

2021年10月15日中国领导人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电话会谈,中国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信息吸引了众多海外目光:中方愿“稳妥有序恢复人员往来”。 有序开放,准确地说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选择:

时间上有序。冬季马上来临,以及冬奥会和两会,待一切就绪的春暖花开时,也许就是合适的时间。

空间上有序。很多口岸城市已经历过了疫情的检验;也许可以先开放部分城市,来检验承受力。

而开放之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承压耐受力测试则极为关键。

1,针对Delta突变株,国人接种的疫苗血清学抗体会表现如何?

需要有抽样调查结果。

2,针对疫情中最脆弱的老年人,更需要尽快加强接种;尤其是接种能够诱导出更高中和抗体的疫苗。

巴西对于100万因COVID-19住院的人进行的大规模分析显示,对于80岁以下人群,科兴灭活病毒疫苗可提供高达60%的保护力,阿斯利康疫苗可以提供76%的保护力;但是对于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老年人来说,科兴疫苗预防重症的保护力仅为30%、预防病死保护力为45%;而阿斯利康疫苗则分别为67%和85%。而Barrel-Netto等的研究更是显示,对于9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科兴疫苗仅能提供33%的预防病死保护力。

由于这些研究,巴西已经于8月份开始向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mRNA疫苗或者腺病毒载体疫苗作为加强接种针。

3,可考虑异源混合接种。

对于异源混合接种的优势,Nature杂志于2021年7月26日从机制上做了探索,认为这种混合接种,可以诱导出更强大的体液免疫(mRNA疫苗优势)和细胞免疫(腺病毒载体疫苗优势);远超任何一种同源疫苗给药策略所能达到的效果。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图源:Nature)

4,探索更优化的疫苗接种间隔 中国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也意味着第二针接种时间可以间隔更久。

2021年10月18日,Cell发表了一篇来自英国的重要研究,第一次全面报道了两剂疫苗接种间隔对于疫苗诱导免疫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接种一剂BNT162b2疫苗后,接种者即产生了显著的抗体反应和针对S抗原的B细胞及T细胞应答;但十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加强接种(第二剂)如果在第一剂6-14周后,其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和分泌IL-2的CD4细胞频率高于在3-4周后接种第二剂。

这项研究指出,延迟第二剂接种可能可以增强免疫应答,因此对国际疫苗接种准则具有启示性。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写在最后, 乐见新加坡的疫情得到改善,民众继续安居乐业;新加坡的经历也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同样有依从性极高的民众,超高的疫苗接种率,中国有充分理由会在未来的恢复新正常生活中表现卓越。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static.straitstimes.com.sg/s3fs-public/press_release_-_update_on_local_covid-19_situation_18_oct.pdf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1221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796-w

由“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上一篇新闻

体验新加坡的冬天!首个冰雪展来袭,看冰雕、喝冰饮、打雪仗

下一篇新闻

涨价预警 !新加坡巴士和地铁车资12月26日起全部上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