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一些公众更随地丢弃已用的一次性口罩。(stomp)

作者 侯佩瑜

随著各国逐渐踏入后冠病时代,每天戴口罩和抗原快速检测(ART)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你可知道,口罩等防疫设备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同时,却带来了新一轮海洋生态的污染源。

一次性口罩以及抗原快速检测仪等使用量激增,还有前线医护人员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都导致塑料垃圾量暴增,带来的环境问题或许比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持久。

专家估计:

全球每月会使用和丢弃1290亿个口罩和650亿个手术手套;

一个外科口罩重约3.5克,一个月产生的塑料垃圾约45万1500公吨,如果并排放置,覆盖面积大约是新加坡面积(728.6 平方公里)的三倍。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一个成人的手术口罩,宽度95毫米,长度175毫米。(海峡时报)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60个口罩并排放置时,可覆盖 1平方米的面积。(海峡时报)

环保主义者以及非政府组织因此非常担心,各国一味在产生大量与冠病相关的塑料垃圾,却没有正确和适当地教导人民如何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最终会丢进垃圾填埋场、水道和海洋,会让每年已有800万吨塑料垃圾倾倒其中的海洋不堪重负。

大多数的手术口罩都是由不能被生物降解的化学物品聚丙烯(polypropylene)制造,只要有1%处置不当,随着洋流进入海里,就已经需要花费450年才能降解,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病毒;

全球每秒就使用并丢弃4万9800个口罩,并排放置时,可覆盖 827平方米的面积,也就是约七间五房式的组屋面积(每间110平方米);

一分钟全球就使用并丢弃290万个口罩,可覆盖4964平方米的面积,相等于约4个奥利匹克游泳池的大小(每个1250平方米),或者3.5间优质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s,每间1400平方米)。

上述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其他的防疫废弃物,如手套、防护衣、尸袋、冠病自检仪、免洗消毒液瓶子等。

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Asia发布的数据,光是2020年至少有15.6亿个废弃口罩流入海洋,相当于生产了4680至6240吨海洋塑料污染。而在2021年,抗原快速检测的投入和使用,塑料污染的数据更是不可小觑。

非营利组织海洋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家乔治(George Leonard)博士说:

“毫无疑问,手套和口罩等与防疫相关的装备正在伤害海洋生物。海鸟、海龟和其他海洋动物可能会被口罩的松紧带缠住,或者误当飘在海岸线或水中的口罩和手套为食物,吞下而窒息。”

别忘了,这些海洋生物最终会出现在你我的餐桌上。塑料污染的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经济影响的骨牌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红蚂蚁粗略估计:

若本地545万人口,每人每天使用一个一次性的口罩、一天就使用并丢弃545万个口罩、生产了19公吨的塑料垃圾,覆盖9万0833平方米的面积,约825间五房式政府组屋,或72个奥林匹克游泳池、64间优质洋房。

我国网民也对目前各家各户将废弃的口罩和ART检测仪直接丢进垃圾桶的做法表示担忧。

有网民认为使用过的口罩、手套这些防疫设备原本被视为医疗废物,各大医疗机构早有一套处理医疗垃圾的准则,当局应在鼓励大家援用这套准则,来正确处理这些医疗废物。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有网友也表示,既然暂时无法减少使用这些防疫设备,那么卫生局和环境局应该赶快亡羊补牢。 网民提议,当局可以像回收电子废物那样,在一些已经有经验处理医疗废物的地方如医院、诊所、综合诊疗所设专门的医疗或生物危害废物回收箱。若为了更方便民众,也可以在建屋局、社群众俱乐部等地方设立回收箱。

让红蚂蚁惊讶的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防护用品都采取集中丢弃的处理方式。

一些居民小区内设有专用回收口罩的垃圾桶,虽然不知道居民是否会遵守把口罩投放在这些垃圾桶,但至少当局带了个头,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在四川省的成都市,全市的居民小区、公共区域都设置了规范的废弃口罩回收设施,每天最少会对废弃口罩进行两次清运,还会对废弃口罩收集容器进行消毒作业。(互联网)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互联网)

集中处理口罩等医用垃圾 中国已在实施,新加坡也应快马加鞭
上一篇新闻

亚洲移民 新加坡,有哪些移民方式?这里告诉你

下一篇新闻

“15%全球最低公司税”势在必行 新加坡招商引资的魅力将大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