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未来的防疫之路走向如何?防控和经济一把抓
日增千例确诊病患的新加坡,未来的防疫之路走向如何?
新加坡政府本来的计划和愿景是好的,放宽防疫措施,恢复经济,与新冠共存。但是放宽防疫措施后,本地的新增确诊病例最近却以四位数飙涨,让民众忧心忡忡。
专家说
传染病专家认为,公众是时候承担更大的个人责任,以及重新思考冠病与人类的关系。
随着更多人接种疫苗,并非每名冠病检测呈阳性的人都需要入院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居家隔离,用温度计或血氧仪等简单工具监测他们的体温和氧气水平,再开决定是否有必要住院。
目前新加坡每日新增的冠病病例中,有95%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无需住院治疗,因此本地医疗系统仍有足够能力处理严重病例。大约40%患者在家中康复,15%至20%在医院,其余则在在社区护理设施。
封锁?NO!
冠病已经爆发了一年,我们明确的意识到,它是不能被消灭的。
随着每个国家和每个个人认识到这一点,封锁措施已经不再是上策,更重要的是,公众必须承担更大个人责任。
这意味着人们无需等待政府指示,自行决定是否走出家门同其他人见面,以及在感到不舒服时进行检测。
可现实是,这一点其实很多人还无法接受。
这是因为,目前政府仍然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责,安全管理措施一改再改,让公众感到困惑。
“他们被告知冠病非常危险,即便他们身体状况良好并已接种疫苗,他们也不能一家三口出去喝咖啡。但若真的受感染并发烧,他们却要留在家里而不要导致急诊部负荷过重。对一般人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
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医学系教授戴尔弗斯尔如是说。
只要病例没有以倍数增加,现有的政策就足以协助新加坡过渡到冠病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的阶段。
民众勿恐慌
当更多人接种疫苗后,专家也认同,冠病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危险和致命疾病。政府要做的,是需要明确地向公众传达冠病是一种轻度疾病的信息。
戴尔弗斯尔教授表示,信息的转变意味着即使社区病例真的达到数千起,人们也不应恐慌。
““如果有1000名身体健康的30岁和40岁患者接种了疫苗,那无需担心。这些人极不可能需要医疗协助,所以你不应该因为几千人被感染而感到恐慌。””
专家认为,如今需要关注的数字是那些在加护病房的病人、需要氧气的病人,以及未接种疫苗者、年长者和免疫力下降者。
没有人通过追踪和隔离措施来处理地方性流行病,如骨痛热症,关键在于管理这些病例,以尽量减少重症患者的负担。
政府将加大投入
尽观政府做好了与冠病共存的准备,但是现阶段因为对经济的影响极大,所以政府正在投入更多资源,为本地万一出现每日新增超过5000个冠病病患的情况做准备。
如果出现每天新增超过5000个病例的情况,其中10%,或500个年纪较大、出现重症或有其他疾病的病患可能需要住院至少一个星期,政府要确保新加坡有能力应付这样的情况。
实施短期的限制措施是个艰难的决定,不过,由于新加坡的医疗系统和医护人员面对庞大的压力,这些措施是必要的。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政府目前的两大优先考量:首先是稳定医疗护理的程序,包括:居家康复的程序;其次是扩大医疗护理容量,以应付更多的每日病例。
有了短期的限制措施,当局现在能够全力稳住医疗护理的程序,同时扩大医疗容量。
目前,新加坡整体的防疫策略没有改变,还是致力于逐步重新开放经济和社会。不过前提是不会导致,医疗系统承担太大的压力。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以及经济再度陷入衰退,政府也会毫不犹豫地动用所有财政资源,包括国家储备来协助企业和工人。
简单来说,就是防控和经济一把抓!希望新加坡能顺利过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