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新加坡最近本土病例呈大幅上升趋势,独立时政评论员蔡裕林对此著文分析:

新加坡采取的与疫共存,不是躺平,而是必须依据医疗科学。因为如果失去科学依据或者医疗科学提供的专家研判不准确,更不必说不可靠,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这样的决定既有科学依据,也有政治正确和政策正确的考量。目前是疫情的转折点,能否转变思维看问题至关重要。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从近期疫情确诊病例增加,需要氧气和加护病房的数目一直保持稳定,这就是新加坡的预期也提供了观察疫情变化的重要参照。

近期确诊病例上升,看似超出预期,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据新加坡的统计数字说明,疫苗对德尔塔病毒只有40%的有效。也就是说,100个人打了疫苗后,只有40个可免疫,其他60个人仍有可能确诊。

这就意味着,接种疫苗越多占比越大,被感染的人数也就会越多。数据也说明即使这些人确诊,占97%以上的病例只是轻症或无症状。这就是迈向新常态所需的疫情演变趋势。

这一趋势如能维系,即意味着冠病将真正成为地方性流感。

编者按: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之大,人类历史何曾有过。经过疫情痛击后的新加坡,将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和姿势迎接未来、化危转机?

下文完成于2020年3月,目前已被收录在蔡裕林今年5月8日出版的《新加坡抗疫纪事》一书中。

冠病19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摧残,可怕之情触目惊心,更让人担心与摸不透的是,这病毒还不知会带来多久多大的伤害。如此情景,人类历史何曾有过。

尽管世人不分国界、种族、文化,无不在病毒的肆虐下惨遭蹂躏,科学家和医疗专家更是争分夺秒试图找出克制病毒的方法和疫苗。但可悲的是,作为国家领导的不少政治人物,既没有负起抗毒防疫的职责,更没有承担领导或配合国际力量,共同应对冠病的来袭。反之,尽管面对可怕的病毒,却仍有政治人物还在各自算计著如何撂倒政治对手。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图源:Unsplash)

这样的局面意味着,疫情肆虐期间的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得分辨真假,立足科学理性,找到应对病毒与疫情的路径和方法。不论是成功与失策,都必须在不断探索与总结经验中迈向未来。

作为个人,在疫情的围攻中,是得是失,有没有经一事长一智, 显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面对可怕的病毒与挥之不去的疫情,经过这 一时期的冲击,总会有所感悟与取舍。这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想走的路。这条路取决于你站得多高,望得多远,看得多宽,想得多深。

作为国家,能够成功或顺利跨过这一劫,说明做了该做的事,老天还算眷顾你。倘若搞得人命伤亡惨重,疫情挥之不去,那也得面对坎坷与不可测的未来。世间事,耍赖与无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且说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基本上可概括为基调中肯,践行欠准,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如此战绩,一方面提供了新加坡藉以坚守治国理念和应对疫情的路径与方法以面对未来;另一方面也敲响了代际领导更新的警钟。因为从李光耀时代向后李光耀时代过渡之际,这次大考的成绩并不出色。新一代想要秉持先辈的理念和精神开创后李光耀时代,努力不等于能力。这不论是延续小国大外交,还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加坡。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图源:新加坡旅游局)

新加坡既然走出了这样一个格局,面对未来就不得不更加用心和努力以化解迎面而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冠病疫情。如今的疫情还处在阻断措施实施后向好方向发展的阶段。尽管本土社区疫情和客工宿舍病例受到控制,但涌现新一波疫情的内外环境并没有完全改变。

接下来,新加坡要如何应对另一波的疫情,依然是一个非常尖锐与棘手的课题。原因在于全球疫情并没有在完好受控之下,就开启了恢复经济和社会活动。这意味着,引发下一波严重疫情的风险不容小觑。

新加坡作为环球都会与交通枢纽,人流物流的频密程度已是世界排前。因此,开放虽是必然,但要如何开放却必须是有条件和选择性的。这一点,新加坡政府从5月初起就已逐步设定指标与选项。就新 加坡领导团队应对具体棘手问题的能力,应可从容以对。关键在于如 何确保输入型病例的防控与避免社区,特别是客工再次被感染。

面对未来。新加坡即使战胜了冠病19,也得随时做好准备应对下 一次不同的“瘟疫”来袭。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大流性病的一再涌现,谁也无法确保新的病毒何时再现。这就意味着,通过应对冠病19的践行,新加坡不仅须得学会更多,而且还须洞悉在突发疫情面前,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重启经济。冠病19对新加坡经济造成的破坏,是自立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这是因为在长达半年多的疫情肆虐下,尽管初期我们坚守维续经济活动,却依然面对疫情全球化带来的惨重损失。航空业、旅游业首当其冲;紧接着封城锁国的一再出现,产业和供应链随之中断与扭曲,再来就是供应与需求的脱节与急速下降,导致新加坡在第一 季的GDP增长受挫(不同领域表现不一)。进入第二季度后,更因实 行阻断措施,只能保持占百分之二十的必要服务领域和行业,4月21日后更下调到百分之十五,这无疑是让新加坡的经济难上加难。

如此情状,新加坡该如何走出经济衰退,重整经济结构与发展步伐,显然已成新的燃眉之急。但已被打乱的国际市场和大国博弈倾向日益尖锐的格局,却预示著未来不仅经济结构的重新布局面对不同的考量与挑战,更必然深受政治博弈的外溢效应而须具备新的视野与定位。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新加坡要如何走向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取决于如何设定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战略与策略。庆幸建国前辈为新加坡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丰厚的贮备,得以让这届政府作为化解危机的战略资源。加上疫情期间,紧握经济和市场涌现的新机遇,既为拯救经济助力,也为未来经济复苏创造条件。数码经济、网络营销、居家办公、在线学习, 无疑成为这一波疫情最有价值的附加产物。

面对未来,新加坡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体制和资源优势,但经过疫情痛击后的新加坡,从国家领导到普罗大众,将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和姿势迎接未来,能否化危转机,只能拭目以待。

一句话,新加坡要打造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就需要怎样的人民。

“必须认清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保持边境开放;为了蓬勃发展,我们必须与世界接轨;为了繁荣,我们必须成为全球经济的枢纽。因此,交通部的使命是建立将新加坡人联系在一起,将世界带到新加坡,以及将新加坡带到世界的物理连接。”

2020年8月14日,时任交通部长王乙康在谈到新加坡的命运时如此表示。

《新加坡抗疫纪事》讲述了新加坡在2020年面对疫情的反应以及政府、民间团体如何应对挑战、全民上下抗疫的过程。本书于5月8日起陆续在各大书局上架

已上架的书局包括:友联书局、友谊书斋、纪伊国屋书局乌节、卓尔书店和大众书局(包括百胜楼、大巴窑、裕廊坊、马林百列、长堤坊、纳福坊、淡滨尼和NEX的分店)。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进程,虽非失败却代价巨大”
上一篇新闻

同样条件,身边的朋友都拿到了新加坡PR,为什么我的总是被拒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多功能机器人将在大巴窑中心执行巡逻任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