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南大研究: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人 出现恐慌性购买行为的可能性为43%

本地研究显示,因疫情而出现的恐慌情绪、担心日常用品供应短缺以及社会压力都是构成国人出现恐慌性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

这项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学发表。研究团队于去年6月至7月进行研究,当时正是恐慌性购买(panic buying)现象最显著的时期。一共有508名国人参与调查,他们的年龄中位数约42.4。在参与调查的国人当中,家庭月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45%,其余参与者的家庭月入则低于8000元。

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大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助理教授袁锦辉指出,疫情重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恐慌性购买行为。因此,该研究旨在从心理和社会层面,探讨造成恐慌性购买行为的原因。

袁锦辉说,恐慌性购买行为的发生同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调查对象一般上会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显示,受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人有43%的可能性会出现恐慌性购买行为。当中,对疫情产生恐惧心理的人有14.7%的可能性会出现恐惧性购买行为。

面临社会压力而出现此行为的可能性则是8.9%。研究员认为,一些消费者或许受周围的人影响,为了融入他们的社交圈子而选择恐慌性购买。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人囤积物品的现象,也会促使他们视其现象为一种集体行为,甚至采取相同做法。

此外,因担心食物和日常用品供应短缺的人,有7.5%的可能性会转向恐慌性购物。研究指出,这些消费者会认为购买超过自己所需的物品数量可以带来一种安全感,并以此作为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

其他造成恐慌性购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还包括,认为疫情对个人健康和家庭将造成负面影响和压力(5.3%)、担心自己感染冠病的几率(4.1%)以及对疫情的情况缺乏控制能力(2.4%)。研究指出,当国人面对这些情况时,他们会想通过恐慌性消费的行为来应付疫情带来的压力,找回对当前情况的控制能力。

研究团队也发现个人收入对恐慌性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团队解释,更高的家庭收入意味着更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他们也更倾向于囤货的行为。年龄与性别则没有对恐慌性购买行为构成显著影响。

上一篇新闻

◤新国CCB◢ 新加坡30天后 单日确诊或达2000

下一篇新闻

卫生部会发出更多“健康风险警告”和“健康风险警戒”围堵潜在病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