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变得“又快又毒” 潜伏期平均四天、致死率比其他毒株高七倍
新加坡目前的本土冠病病例主要是德尔塔毒株引起的。(海峡时报)
作者 红蚂蚁团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里说的是德尔塔(Delta)变种毒株。
过去20个月,从抗疫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让我国抗疫团队对德尔塔冠病毒株的习性有了深入的了解。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视频截图)
新加坡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今天在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上,为大家介绍了德尔塔毒株的习性与特征:
新加坡目前的本土冠病病例主要是由德尔塔毒株所引起;
德尔塔的传染力变强了。过去八个月我国出现的超级感染群(如:裕廊渔港)都源自德尔塔毒株;
德尔塔的潜伏期变短了,平均4天后(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病。相比之下,野生型(wild-type)冠病毒株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其他毒株的潜伏期则平均为6-8天;
潜伏期变短意味着人们在出现症状之前,能更快感染病毒,也将更快把病毒传给他人;
一旦感染德尔塔,患者体内初期会有非常高的病毒载量。如果是接种疫苗者染疫,大约会在受感染的第9天不会再传染给他人。如果是未接种疫苗者感染德尔塔,则要等到第16天才不具感染力;
德尔塔比其他变种毒株更致命。因感染德尔塔需住院留医的重症人数,是其他毒株的约两倍。而且感染后,更多人需要氧气辅助治疗,或入住加护病房,甚至死亡;
单在今年首八个月,每10万起病例当中,德尔塔的致死率是27.61人,比去年(2020年)一整年其他毒株的致死率,高出近七倍;
未接种疫苗者感染德尔塔后,入住加护病房的几率,比接种疫苗者高出10倍,致死率也高出16倍。
黄廷方医院加护病房的冠病患者。(海峡时报)
这些数据是不是越看越心惊?
其实一旦了解德尔塔的习性后,就能读懂它的行动模式。
蚁粉现在应该比较清楚德尔塔毒株为什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感染了吧?
卫生部也在德尔塔毒株的认知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一些防疫规定进行了修改。
首先、强化强制隔离
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就立即自动隔离确诊患者的所有家庭成员。然后将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对象分为两圈。
第一圈:非常密切的接触者,一律将接获“健康风险警告”(HRW),必须立即进行冠病检测、自动隔离。
第二圈:不那么密切的接触者,将接获“健康风险警戒”(HRA),只须进行快速检测,在接下来的14天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情况。
新加坡迈入与冠病共存的阶段。(海峡时报)
第二、缩短隔离期
德尔塔的潜伏期变短了,平均4天后就会发病,即意味着患者可以缩短隔离期,从早前的发病后14天缩短至10天。这么一来,就能减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扰,还能“揪出”更多病例。
第三、缩短住院时间,提早出院
医疗团队发现,感染德尔塔的人,检测循环阈值(Threshold Cycle,简称CT值)只要超过25就不会再传染给他人。
目前的做法是,让患者在住院第10天一旦冠病PCR检测结果呈阴性或者CT值超过30,就能获准出院。
今后只要病患在住院第7天,PCR检测结果呈阴性或者CT值高过25,就能出院了。这将能大大舒缓本地医院的医疗资源压力。
(黎晓昕制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