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从“清零”到“共存” 这条路该怎么走?

新加坡医学专科学院最新一期学术刊物“Annals”刊文“与冠病共存:探索前路”,阐述与分析从全球大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病的可能过渡办法。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该文作者包括新加坡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司长李坚明副教授、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副院长古阿烈副教授、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副教授等。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该文的中心思想是,许多国家至今的防疫策略着重于严厉的限制措施,但是,从长远看,这类措施不太可能具有持续性、

该文于是讨论通过疫苗接种和其他措施,让社会逐步从“全球大流行病”的阶段过渡到“地方性流行病”的阶段,包括提高疫苗接种率,逐步取消非医学干预手段,尽可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新加坡眼》翻译该文主要内容(注:以下非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非医学干预手段的重要性

在全球大流行病爆发不久时,尚未出现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手段,非医学干预手段十分重要,包括边境控制、病例追踪和检测、密接者隔离、戴口罩、保持人际距离、减少社交活动等。

自2020年底以来,疫苗面世,或能为全球大流行的结束提供个可靠的手段。

如何结束全球大流行

不同国家和地区做出了不同的尝试。

有些国家尽管不使用“群体免疫法”的名义,实际上最初使用的是自然集体免疫,如瑞典。这个办法造成大面积感染,对医疗系统形成挤兑,进而形成大面积重症和死亡,年长者病死率高达15%,甚至在孩童当中也出现死亡病例,而且大约30%康复者在康复之后的四周至12周期间出现“长期冠病”的后遗症症状。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新西兰、澳洲则采用“清零”策略,通过广泛的非医学干预手段,包括封锁边境、封城、关闭学校、实施严格的人际距离措施等等。

但是,这些手段很难长久持续,有很高的资源要求,会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成本,并不是许多国家能承受得起的,尤其是那些无法形成经济内循环的国家。长期执行非医学干预手段也会对精神健康、公平教育等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病毒传播力极强,即便接种了疫苗也可以发生逃逸,即便康复了也可能再度感染,而且全球各地协调不一,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将之根除,不太实际。

象新加坡这样的国家,高度依赖外贸和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流动,输入风险极大,无法采用“清零”策略。反之,更为可能的策略是提高民众的免疫力,减低自然感染的风险和危害,把生产生活恢复到原状,或尽可能接近原状。

通过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要跨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除了在医学上控制病毒传播,也要在社会学上做出努力。地方性流行病如骨痛溢血热、流行性感冒会不时爆发,会导致重症甚至死亡,但是不会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也不会影响社会和经济活动。

以色列的经验是一个参考。以色列超过80%人口接种了辉瑞/复必泰疫苗,加上具有自然免疫力的康复人群,在6月1日取消了大部分非医学干预手段。之后,由于德尔塔株在未接种人群中传播,出现确诊病例的急剧上升,不得不恢复一部分非医学干预手段,如戴口罩。目前,是否会出现同比例的重症和死亡,仍在观察中。

美国的流行性感冒病死率也是一个参考。美国每年感染流感的有4500万人,造成81万人住院和6.1万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流感的估计为29万至65万人。然而,人们已习惯与流感并存。

在疫苗面世之前,冠病病死率明显比流感高,是美国2017年流感病死率的40倍。疫苗面世之后,冠病病死率可以有效下降很多。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从上表可见,以色列完成疫苗接种的65岁以上人口当中,冠病病死率和重症率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的流感病死率和重症率差不多。

辉瑞/复必泰疫苗和莫德纳疫苗是至今效力最高的疫苗,对有症状感染的保护力高于90%。

但是,辉瑞/复必泰对抗德尔塔株,防感染的保护力降至79%。尽管如此,疫苗对防重症仍十分有效。例如,强生报告防重症效力高于80%,科兴向世卫组织报告防重症效力为100%。真实世界中辉瑞/莫德纳对德尔塔的重症保护力高于90%。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疫苗接种率多高才能形成免疫力?

假定传染值(R0)为2.8至3.8,冠病群体免疫本来估算在65%至75%之间。但是,德尔塔株可能对疫苗效力形成高达40%削弱,因此,为了形成德尔塔株疫情下的群体免疫,疫苗接种率必须达到78%至83%。但是,疫苗并不是百分百有效,突破感染经常出现,因此,在德尔塔株疫情下,目前的疫苗实际上无法达致群体免疫作用。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而且,疫苗目前尚未对12岁以下儿童开放使用,因此,有可能形成孩童感染群。

一些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和年长者也易受感染。因此,易感染群的接种率应该比普通社会人群还高,才能对他们形成足够保护。

非医学干预手段什么时候可以放宽?

非医学干预手段仍十分重要,只有在达到很高的疫苗接种率才可适度放宽。

如果疫苗接种率未达标就放宽非医学干预手段,很可能形成确诊病症暴增、重症和死亡。

在疫苗接种率达标之后,可以逐步放宽非医学干预手段。

首先,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员已形成一定的免疫力和重症保护力,可能比非医学干预手段所提供的免疫力和重症保护力还高,因此,可以对这类人员逐步放宽。

这也会对未接种人员形成一种鼓励。

非医学干预手段的放宽宜缓不宜急。一些国家决定一步到位放宽所有措施,比如英国,因此出现了确诊病例急剧上升,但年长者重病率仍维持在低位,这个现象需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各个社会需要结合自身的真实世界情况考虑解封的速度。

过渡阶段的限制措施

从“全球大流行阶段”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阶段”,非医学干预手段分三个大方面:边境控制措施、个体限制措施、社会限制措施。

在过渡阶段,仍须执行一定的边境控制措施,避免出现大量的境外输入病例。

个体追踪、个体检测、隔离隔离及其他个体限制措施仍为重要,但是,群体限制措施可以逐渐放宽。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在过渡时期,对已接种人员可以降低检测需要;到了地方性流行病阶段,只有高风险人群才检测,其他人出症状才检测。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地方性流行病阶段的限制措施

完全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阶段”之后,一些非医学干预手段仍须保留,例如戴口罩。

疫苗的保护力是过渡到“地方性流行病”的主要依据。然而,目前尚未确定疫苗保护力能维持多长时间,也不确定是否需要加强针。

如果出现更强逃逸能力的变种病毒,或如果疫苗保护力随时间下降,加强针必不可免。

面对德尔塔株,目前的临床证据仍显示疫苗有足够的重症保护力,尽管免疫保护力下降。

出现高能免疫逃逸的变种怎么办?

在进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之后,如果出现高能的免疫逃逸的变种病毒,就只好再度回归“全球大流行”阶段的各种措施,包括非医学干预手段的大范围使用。

目前的证据显示,冠病防疫转为地方性流行病措施是可行的,届时,大部分限制措施可以解封,回到疫情状态。冠病仍会在社会上流行,但不应对医疗和卫生形成太大压力。疫苗接种仍为重要,才能为社会提供足够屏障,减少爆发可能,减低对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害。

深度分析:疫苗挡不住病毒传播,新加坡式“共存之路”该如何走
上一篇新闻

武吉巴督52街仁慈疗养院 28人确诊冠病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是否通往优雅社会?这个组织是“幕后推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