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八成未满13岁 本地每年约140人因“开不了口”求医

单在心理卫生学院,过去三年,每年有约50名孩童和青少年诊断患有罕见的选择性缄默症,他们多数是学校发现后转介。心理卫生学院院长冯舜圣副教授表示,每年约50个新病例虽然不多,但仍值得关注。

跟家人滔滔不绝,见到生人却“惜字如金”,2018年至2020年,公共医院每年治疗约140名选择性缄默症病患,他们当中八成未满13岁。

根据卫生部上个月提供给马西岭—油池集选区国会议员苏慧敏的国会书面答复,这些病人当中,以7岁至12岁居多(48%),7岁以下排第二(31%),然后是13岁至16岁(16%)和超过17岁(5%)。

单在心理卫生学院,过去三年,每年有约50名孩童和青少年诊断患有罕见的选择性缄默症,他们多数是学校发现后转介。

心理卫生学院院长冯舜圣副教授告诉《联合早报》,每年约50个新病例虽然不多,但这个心理疾病仍值得关注。

冯舜圣是心理卫生学院成长阶段精神科高级专科顾问医生,也是“社区心理健康反应、初期治疗与评估项目”(Response, Early intervention and Assessment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简称REACH)总监。

他自2007年起,领导医疗团队在中小学和初级学院推行项目,为无数学生提供精神治疗和援助。

冯舜圣过去20年来钻研缄默症,近期与精神科医生基尔塔娜、两名心理学家王紫筠和关慧敏联合撰写新书“Finding Your Voice”(意为寻找你的声音),提高公众对缄默症的意识,也提供协助患者的贴士和技巧。

孩子不讲话,不代表就是世界末日。想要他讲话,家长可利用奖励方式,以及各种鼓励说话的活动。

——心理卫生学院院长冯舜圣副教授

冯舜圣说,REACH团队与学校搭档,协助校方处理缄默症病例。“一些患者确实需要药物协助,但多数靠心理行为治疗改善情况。”

冯舜圣也说,小部分病患需服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的抗抑郁症药物,消除焦虑感等心理不适。

他指出,在家“说话自如”,出外“哑口无声”是缄默症的特点,但也有患者在外继续跟父母讲话,看到陌生人即刻闭口。

“孩子不讲话,不代表就是世界末日。想要他讲话,家长可利用奖励方式,以及各种鼓励说话的活动。”

他说,如今有许多富创意的治疗法,包括音乐、画画,可协助孩子沟通。新书就论述各种克服缄默的策略,用梯级作为晋级方式,循序渐进地采用简单的鼓励方法以取得突破。

被归纳为焦虑症之一 专家:未必全患有焦虑症

数十年来,缄默症逐渐被归纳为焦虑症之一,但根据冯舜圣多年的经验,患者未必全患有焦虑症,有些纯粹觉得根本没必要讲话。

冯舜圣所接触的患者中,一些父母也是患者,但没数据证明遗传是主因。他指出,许多人认为缄默症与创伤有关,但未必如此。例如,一个患缄默症但智力正常的小女生,从主流学校转到特别学校之后,就开始讲话,因为环境步伐较慢,让她比较自在。

也常有人将自闭症和缄默症混淆,但冯舜圣解释:“患有缄默症,不代表就是自闭。自闭症是复杂的脑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的不只是沟通能力。也有一些是智力障碍,并非缄默症。”

“缄默症本身会影响学习,因为不练习讲话,语文应用多少会受影响。”

至少三分之二孩童病患会完全康复

针对患者的康复机会,冯舜圣说,至少三分之二的孩童病患会完全康复,剩余的多数有学习障碍等因素。

他指出,病患要战胜缄默,很多时候还是得靠自己。他的许多小病患都是上了中学后,凭自己努力或朋友的鼓励,才克服语言障碍。

“病患家长通常要求医生开证明文件,让学校豁免孩子的口试,但一些病患长大后,觉得不再需要豁免。”

欲购买缄默症新书,可上网epigrambookshop.sg/products/finding-your-voice查询详情。

选择性缄默症患者

7岁以下:31%

7岁至12岁:48%

13岁至16岁:16%

超过17岁:5%

上一篇新闻

8月16日,新加坡疫情:新增53起,其中本土48起,输入5起;连续第14天维持在双位数

下一篇新闻

社交限制放宽首周末 东海岸人潮涌 大家庭围坐聚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