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无家可归露宿街头者。(联合晚报)

作者 侯佩瑜

在公共场所看到需要被帮助的露宿者和拾荒者等弱势群体,你会怎么做? 我们经常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网民PO出这类照片。

本地义工和社工告诉《海峡时报》, 国人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上载有关弱势群体的照片或信息时,应三思而后行。因为这么做,有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社会服务中心的经理希蒂(译音)就以过往处理过的个案举例说, 这些社交媒体帖子可能会影响露宿者与家人和雇主的关系。有时信息还是错误的,而且把相当私人的信息公开,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别人或许会以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 日前,国会上也谈到这个问题。

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指出, 当你上传一段视频或一张照片时,除了可能会侵犯弱势群体的隐私和保密性外,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关注。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简称:MSF)发言人表示, 当局明白公众在社交媒体发贴文,目的是为了提高关注或为个人寻求帮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转介这些弱势群体到MSF。MSF承诺会与其合作伙伴协调为他们提供支持,并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援助。

天主教福利协会收容所的项目经理蒙特罗指出, 重要的是,在提供帮助之前,要和露宿者建立友谊,了解他们的情况。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联合早报)

听了社工、义工以及MSF等各方的意见,其实问题就在于“未经当事人同意”。

如果公众在拍照前,不妨先花点时间向当事人了解需要帮助的事宜。如果对方不介意把自己的情况在网上公开来得到帮助,才放上网。公众在上载照片前,也可以为当事人的脸打上马赛克,保护好他们的隐私。

以这样的方式来寻求帮助,有何不可?

虽说政府机构有资源、有网络、有组织,由他们来为弱势群体提供长期的帮助最合适不过,但也不能低估民众的力量。

譬如,有需要人士急需一张床褥、一些生活用品等。如果将这些诉求转介到相关政府机构,那些机构就必须申请动用公款/捐款。要等一切批下来,也许需要好几天。但如果把这些诉求放到网上,当天一定就能解决。

就像本地的自愿组织“让希望活下去”,创办人潘迎芬一旦需要集资集物,都会发上万能的社交媒体上一呼百应。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相信红蚂蚁不必列出成功的众筹案例,蚁粉们肯定都很清楚网民万众一心,可以产生多大的力量。

所以说,自媒体时代人人成公民记者,与其一味的“鼓励”大家不要把这些个案发上网,不如有系统地教育国人尊重他人的隐私,先征求同意了才拍照?同时鼓励国人主动去关心弱势群体、真心诚恳地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借此来培养国人的同理心,岂不是一举两得?

各政府机构和社工是不是也可以将这些网络贴文作为额外的渠道,去发现那些“漏网之鱼”的个案?毕竟什么都管的政府,也有手伸不到的地方。

红蚂蚁想起在纸媒工作时,不时有公众拨打热线,告知我们有关露宿者和收破烂者的故事,希望帮助他们但不知要找哪个机构。他们相信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加快这些人被帮助的机会。

我们自然会到现场了解情况。的确有些当事人会嫌弃该读者多管闲事婉拒采访,但也有不少人真的需要帮助,却不知从何求助,后来通过媒体得到相关援助。

有网民同意当事人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但不应该阻止这类真人真事发布在网上。这么做可以让比较富有、较幸运的国人知道,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社会上还有不被注意到的弱势群体,他们隐藏在夹缝中,需要大家去关注。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也有不少网友指出,如果公众不在网上分享这类弱势群体的故事,或许大家就只看某机构、某团体帮助了谁、送了些什么,这些光鲜的一面。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当然,若把弱势群体的照片或信息上载到社交媒体上,是为了个人目的,如骗别人按赞,增加人气等,这种行为的确需要遏制。

当事人也不应利用舆论的压力、网民的同情心去骗取自己不需要的资助。

将弱势群体的照片和故事PO上网 是在帮他,还是害了他

上一篇新闻

音乐盒博物馆、国泰电影博物馆 新加坡这些隐藏版景点你去过吗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人年纪越大脾气越火爆? 这几人不但辱骂执法人员还动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