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考察二丨新加坡城市规划、住房等模式,中国能否借鉴
上回说到新加坡的组屋制度(点击查看),新加坡用80%的土地建设廉价的组屋,吸引了大量人才进入这里定居。这就意味着新加坡政府是不依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业的。那么新加坡靠什么作为支柱产业呢?
1、国际贸易,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交汇处,马六甲海峡咽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船舶制造基地、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国际贸易总额为GDP的四倍。
2、国际金融中心和航空中心,新加坡是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连接亚洲,欧洲,中东,澳洲重要的中转航运枢纽。
3、石油、炼油、化学与化学品中心,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拥有全球石油定价权,并由此衍生出了发达的石油,炼油,化学品产业。
4、旅游业,新加坡本身是一个资源环境一般的国家,但是地理位置很不错,所以经过政府与各经济组织强力合作,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快。
基于以上的支柱产业,新加坡即不存在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也不存在中国的土地财政,房地产绑架经济。2018年新加坡人均GDP达到55000美元,高居全球第二位,同时新加坡奉行“国家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较小。(下图:新加坡填海建设的裕廊工业园)
有关于第四代住宅
国内现在房地产领域以“垂直森林”为外在表现的第四代住宅的概念很火。但新加坡本身并没有第四代住宅的概念。建筑外部增加植被是为了控制太阳热辐射,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而且新加坡昼夜温差小,降雨丰沛,植被养护成本相对非热带地区低很多。
反而是国内的第四代住宅脱离自然规律,硬贴“垂直森林”概念,有可能的结果或是高昂的物业管理费,或是仅限于概念性销售而已。(下图:Oasia hotel和Pickering hotel)
关于新加坡的豪车
新加坡车牌的价格曾经最高到30万人民币一张,近几年才回落到20万,总不能买一辆还没有车牌值钱的车吧,所以豪车比较多。
由于发达的公交系统和高价格的车牌,新加坡的拥车率只有10%左右。因此国内一线城市常见的道路拥堵情况,新加坡并不多见。
关于三室朝南
在中国买房有一个专业词汇——三室朝南,因为这意味着良好的采光,晾晒。所以在国内购房、租房朝向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新加坡这个亚洲国家距离赤道却只有137㎞,跟非洲肯亚处于同一纬度。中午几乎是太阳直射,因此一年之中有南、北各有半年朝阳光明媚,所以来这里买房朝南、朝北都一样。(下图:南洋特色的连廊骑楼,即遮阳又避雨)
关于生活成本
前面已经讲到2019年当地人收入大约55000新币/年,国民和永久居民购组屋便宜。但由于新加坡的食物,淡水绝大部分都是从马来西亚进口过来,因此超市除了海鲜以外都会比较贵。吃饭下馆子的话大约50-100人民币/顿,矿泉水10元/瓶,啤酒最少25元/罐/瓶,地铁5-15元/次,计程车按国内3㎞计算约20元,租房大约8000人民币/月(一室一厅),其余商品比国内一线城市大约贵15%-20%。
关于大国平衡战略
新加坡是小国大外交的典范,将战国时秦国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运用的炉火纯青。新加坡早期一方面基本生存物资需要从马来西亚、印尼进口。另一方面需要围绕马六甲海峡同马来西亚、印尼竞争。这时新加坡巧妙利用地理位置的战略性,将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大国势力引入新加坡以制衡印尼、马来西亚。取得了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外交主动性上的巨大成功,并后来居上迅速崛起为新兴发达国家行业。
关于双语教育
新加坡建国初期国内同时存在以四种语言为基础的多种教育体系。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这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执政方面很不利。
新加坡是一个夹在马来和泰米尔两大语言环境之中,以华裔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李光耀选择同一殖民背景下对第三种族较为友善的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这为后来经济的腾飞和多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政府规定必须以母语为第二语言,初中开设第二语言课程。但此政策阻力重重,尤其是华人家庭很多已经是第二代,在殖民制度下已经不会说华文,汉字又是象形文字,与英语差别太大,因此该政策的推行进两步退一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将第二语言成绩列入大学录取总分,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双语教育的推行适逢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背景,为新加坡这个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国家,在美国恒强,中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占尽先机。语言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下图: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分为: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加坡走的是第三种类型。这就不得不说到1974年成立的淡马锡。
淡马锡公司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该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价占到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可以说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也因如此,新加坡的经济模式被称作是"国家资本主义"。
前面说到的都是新加坡企业,说说几个大家熟悉的淡马锡投资的公司吧。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渣打银行、屈臣氏、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美团点评、滴滴、摩拜单车、携程、蚂蚁金服等。简直是投资领域神一般的存在!!!
关于新时代的中新关系
随着中国政府对于海上国家利益的重视,中国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蓝水海军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开始变得敏感而复杂。 1、中国和新加坡竞争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经营权,这项投资给新加坡带来巨额亏损,新加坡最终不得不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转手让给中国。 2、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国控制的岛礁逐渐变成了现代化的港口,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于中国南海大型海港从事货物的分装工作,新加坡的港口贸易地位正在被削弱。 3、中国加强了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使得依靠马六甲海峡生存的新加坡具有非常大的危机感。
这使得新加坡又开始主动迎合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成为遏制中国在南海及太平洋地区崛起的马前卒。
新加坡是小国寡民治理的全球典范,取决于国父李光耀卓绝的政治韬略。早年邓公会见李光耀,问到新加坡为什么可以发展的这么好?李光耀回答道:我们祖先都是下南洋讨生活的苦力,而状元都在你们国家,你们未来一定可以发展的更好。这句话深深的刺激到了邓公(出自《李光耀回忆录》)。
随后邓公提出了著名的“黑猫白猫论”,以个人在党内无可替代的眼界,意识,权威。扫除改革开放阻力,解放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个人认为新加坡模式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但中央政府则参照意义不大。因为新加坡是点成功,而非线成功,更非面成功。试想出现5个新加坡,然后实行联邦制后会怎么样呢?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治理难度远胜于新加坡。但新加坡无论外交政策,经济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太多闪光点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