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疫情冲击新加坡各行业,选课择业应看兴趣还是前景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冲击,不仅是保住员工工作,保障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也是新加坡政府努力解决的问题。

除了毕业生们正在转变方向与态度,新加坡的劳资政三方也正合作,力求压低这场全球疫情对人们的影响。

新加坡本地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的提前招生活动陆续开跑,不过疫情冲击各行业,未来几年疫情可能持续反复,一些领域的工作前景受到影响,例如航空和旅游业短时间内也许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如果理想中的行业前景充满不确定因素,那么选择课程的时候,应该着眼于行业前景还是跟随兴趣?

在招生活动的网络研讨会上,南洋理工学院校长兼总裁刘珍妮透露,有家长就针对这一点提问。刘校长建议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才能选择课程,因为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学得更好。她认为,各行各业不时都会遇到问题和挑战,最重要的是业者需要不断革新,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加速转型。

刘校长举例说明,受到疫情影响的酒店和旅游业者,就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提升和转型,相对的,理工学院的课程也要跟着不断更新,跟上业界的改变。例如,学生可以从酒店和旅游管理的课程中,学习如何举办虚拟和混合模式的会议与展览活动。

疫情冲击下前景受看好的行业

许多新的机会往往是在危机当中创造出来的。新加坡事业规划辅导师认为,受到过去一年多疫情的影响,有六个行业前景看好。

第一就是医疗行业,因为传染病的关系和对疫苗的需求,业界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将会长期存在。

第二是“宅”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从商场转移到家中,那么如何在住宅里产生经济活动,这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第三是自动化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第四是供应链行业,未来海陆空物流的需求增多,对这方面人才就有需求。

第五是数码营销,社交媒体会越来越成为生活和需求上的常态。

最后是粮食供应,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粮食,未来国际粮食的运输、甚至在地化粮食的需求,都会成为未来可能的一个职业发展趋势。

疫情冲击新加坡各行业,选课择业应看兴趣还是前景

对于未来的工作环境,人们必须认识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未来将不会再是常态。我们必须调整心态,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技能、职业兴趣,不断学习、进修。

在学校里,除了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也可以学习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学会协同和灵活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让我们更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毕业生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大规模流行病,并对全球经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新加坡的就业境况预期不容乐观,由此产生的最直观的连锁反应就是人才市场上毕业生就业难的境况。

那么作为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学生,除了有政府推出的援助项目,自身应该如何应对就业困境: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实,这些数据对于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响。所以,应对社会就业市场不景气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才是能让自己越来越好的“保障”

在校期间要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长远的眼观,这样才会有理由让用人单位选择你。并且还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疫情冲击新加坡各行业,选课择业应看兴趣还是前景

自我反省

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兴趣,制定就业方向,就业目标,做到扬长避短。

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

通过与自己条件、地位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以铜为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其次,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果来认识自己;要通过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通过对自己参加社会活动结果的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的认识自己。

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心理素质。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然后学着去解决问题。

同时在课外时间有些社会实践也会为我们加分的,在同等情况下相比没有社会实践的同学就有了竞争力,会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全面发展,不仅着眼于学习,在课外时间也不断提高着自己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单位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要适合你的,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

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心理、自凹心理、浮躁心理、依赖心理、恐慌心理等。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个让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的,或者说也不是任何一个企业是你一上来就认可你的,这确实是需要一个沟通和了解的过程。但是只要你能够坚持下来, 就能够获得成功。

疫情冲击新加坡各行业,选课择业应看兴趣还是前景
上一篇新闻

黄循财发表新加坡抗疫进展:整体已有所改善,与东南亚国家一起携手克服难关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学前教育中心加强防疫措施:隔离接触过疑似感染者的教职人员和学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