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3日 星期五

新加坡部长:东盟与中国须深化贸易网络培养兼容性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说,地理环境及人口结构虽然提供了区域经济体融合的契机,却不足以“决定命运”,东盟和中国要确保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还须拓宽深化贸易协议网络,连接供应链和价值链,并培养对彼此的兼容性。

陈振声前晚(7月12日)在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发表题为“深化东盟—中国经济合作:是命运使然,还是战略选择?”的讲话。他强调,世界已变得更加复杂,昨日互补的关系不一定意味着未来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贸易增长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再是理所当然。

新加坡部长:东盟与中国须深化贸易网络培养兼容性

陈振声前晚在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演讲时指出,地理环境及人口结构虽然提供了区域经济体融合的契机,却不足以确保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通商中国提供)

东盟—中国贸易和投资过去10年增加逾一倍,但这一发展趋势是否将持续,面临冠病、科技变革、商业模式和全球供应链演变,以及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

陈振声阐述,由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商品与资本、人员与文化数千年来在该区域与中国之间的流动从未间断。但互联互通及其便捷化,以及互联互通新模式的出现,使地理界限变得模糊,促成各国与新的、更广的及更遥远的地区建立联系。

此外,冠病造成人与人在地理上分离,但却加深数据联通。因此,规则和条例的互联互通就更加重要,它构成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抓住机遇有三方法

陈振声接着评估人口结构将推动经济合作的假设,指出尽管中国和东盟人口结构自然形成互补,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会自然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的说法已越来越受争议。这是因为,今天的企业在考虑落脚与投资地点时,将越来越重视自动化、熟练劳动力的供应、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调动资本和人才的能力,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也日益从区域走向国际。因此,在劳动力供给或劳动成本以外,中国和东盟须探索及发展新的互补关系。

他分析,中国正通过“双循环”战略实现多元化并增强经济韧性,同时力求提升其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稳定;东盟也致力于实现增长源、市场、供应链的多元化。

东盟和中国要如何抓住机遇呢?陈振声提出三个可行方法。首先是把眼光放远,在瞬息万变并充满未知的局势中,寻找能够进行长期投资的伙伴、培养以互惠互利为前提的伙伴。

其次是建构开放而且具包容性的经济架构,建立多元的伙伴关系。

第三,陈振声指出,东盟和中国也须培养兼容性,除了硬件方面,还包括各项条例和规则,以及数据和软件的使用。他主张,在自由贸易协议框架下的数码经济协议有利于企业数码化,并且带动区域数码经济的发展。

陈振声说,要维系双边及多边合作关系,须经各方不懈努力,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开拓新的互补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他并总结,“历史不是偶然,未来不是必然;秉持互惠互信,前景生机盎然。”

记者:王纬温 蓝云舟 杨浚鑫

新加坡部长:东盟与中国须深化贸易网络培养兼容性
上一篇新闻

为何越来越多新加坡女性纵酒 也更易对酒精产生依赖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贸易数据共享平台正式推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