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新加坡移民到底好不好

作为一个岛屿国家,新加坡缺少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国内市场。1965年刚刚独立时,人们普遍怀疑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生存能力。然而,新加坡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繁荣和社会政治稳定,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到20世纪末期,该国已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跃身为发达国家。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20)》(下称报告)指出,今天的新加坡已成为世界各地各种工业产品的聚集中心,各种电器、电子产品的加工中心和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重视教育发展,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

全球人才战略贯穿国家政策始终

建国以来,新加坡经历了三代政治领导人,并在2020年大选后向第四代领导人过渡。他们在各自任职期间,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国家人才战略。

李光耀于1965—1990年间任新加坡总理,2011年前一直担任新加坡政府资政,他的思想对新加坡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人才思想有三个核心要素: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选拔有能力的政治领导人来管理政府,吸引外国人才来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李光耀认为:“高等教育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而且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对于一个人口仅几百万的国家,仅依靠本土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李光耀就意识到吸引全球人才的重要性。他曾表示,政府吸引外国移民的政策是为了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不会妨碍任何新加坡人跃升其社会阶层。

2009年,李光耀再次强调:“新加坡需要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年轻、有朝气的移民,这将有助于维持新加坡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20世纪末,新加坡经济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不再是经济增长亮点,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业成为日益区域化和全球化经济的推动力。同时,人才开发重点也发生转变,由过去的优先重视国内人才转化为同时吸引全球人才。

吴作栋于1990年就任总理,当时他面临着全球化挑战及国内低生育率的现状。1997年,吴作栋宣布“外来人才政策”,指出新加坡需要三类外来人才:高端人才,如首席执行官、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专业人士,如工程师、会计师、IT专业人士、教师和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如公共汽车司机和技术人员等。

外国人才战略对新加坡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非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25.7%,高于前十年的18.7%;永久居民比例从2000年的8.8%上升到2010年的14.3%;外国出生人口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4.7%,明显高于2000年的28.1%。

2004年,李显龙接替吴作栋,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当时,新加坡经济经过一系列结构调整已经复苏。新加坡公众,特别是独立后出生的年轻公民,对政府有着更高期望。这些呼声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共同塑造了新加坡过去20年对全球人才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政策,包括“全球校舍项目”和“公立大学自主化”。

新加坡移民到底好不好

打造“东方波士顿”

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全球中心

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与教育有着紧密的结构性联系。教育占政府支出的近20%,仅次于国防预算,而且教育部门是过去40年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1980—2000年,新加坡大学录取率从5%增加到21%。同期,理工学院录取率从5%增加到38%。包括大学和理工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部门的总入学率从1980年的10%提高到2000年的59%。

报告指出,新加坡高等教育有三个主要目的:培养本地人才、吸引外国人才、促进海外人才回流。同时,高等教育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在全球教育市场价值约2.2万亿美元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被定位为新加坡经济的主要创收部门。

进入21世纪初,新加坡致力于打造“东方波士顿”,也就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全球中心。

政府启动全球校舍项目,项目基于三个支柱:向世界一流大学提供财政支持,以便其在新加坡建立业务;到2015年,吸引15万名国际学生在私立和国立教育机构学习;重新塑造新加坡各级教育模式,灌输冒险精神、创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全球校舍倡议被视为新加坡向外国高等教育提供者和消费者开放其领土的一项重要战略。

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对新加坡全球人才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项发展是公立大学向自治治理转变。当时有5所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和新加坡理工大学。2005年,教育部宣布:“作为自主化大学,国大、南大和新大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来决定其内部治理、预算使用、学费和入学要求等事项。学校可利用这种灵活性采取独特策略,为利益相关方带来最佳结果。”

报告称:“此举与教育部控制大学治理的每一个细节的传统做法大相径庭,旨在弘扬创新精神。大学行政管理被赋予更多经营业务的灵活性,在管理和财务事务上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和酌处权。”

2015年,新加坡启动“技能创前程”计划,其目的是利用公共资金与教育机构合作,为学生开设终身学习课程,提高当地劳动力能力。该计划侧重于四个领域:帮助个人在教育、培训和职业方面做出明智选择;发展一个综合的、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促进雇主认可和基于技能和掌握能力的职业发展;培养和歌颂终身学习的习惯。

新加坡移民到底好不好

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效合作

新加坡全球人才管理的主要特征在于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有效合作。

该国的经济发展局和国际人力部共同成立“联系新加坡”,可以说是国家的猎头公司,旨在吸引国际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投资和生活。它在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亚洲城市和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办事处,为有兴趣在新加坡工作、投资或开展商业活动的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吸引和管理国际人才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措施体系。报告介绍,新加坡吸引国际人才的渠道十分多样化,定义、识别、奖励和管理国际人才的战略有其独特之处。国际人力部负责设置全球人才招聘参数,根据经济不断变化的需求更新年度战略和技能需求清单。该部还推出免费的在线自我评估工具,便于潜在雇主或雇员确定其工作许可是否能够获批。

在吸引外国人才的同时,新加坡也非常重视人才的社会融入。

2007年,成立国家人口和人才司,负责帮助移民融入社会。政府还拨款1000万新元,设立社区融合基金。2009年,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成立国家融合理事会,工作重点包括提高公众对移民融合政策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新居民适应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培育新加坡人和新移民的归属感。

报告指出,尽管上述举措旨在让外国人融入当地社会,但大量移民的涌入加剧了对社会资源(如工作、公共住房、交通、学校和医疗保健)的竞争,使得新加坡人越来越反对“开放”政策。为此,政府在2011年推出“新加坡人优先”政策,放慢移民步伐,提高移民门槛,政策重点从吸引全球人才转移到培养本地人才。

李显龙曾表示:“为了维持研究领域的生机,我们必须吸引国际人才,同时还要培养本地人才。这两者都需要做好。”

报告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稳步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从英国传统教育制度发展而来,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新加坡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技术和人才,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设置国际化师资,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加了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

相关案例:南大的迅速崛起

南洋理工大学(下称南大)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公立大学,其前身是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一所大学,并更名为南大。这所新建立的大学迅速发展,很快从培训工程师扩展到综合性高等教育学府。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指出,南大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06年自主化后,采取一系列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新措施,并建立了管理和评估体系。其中,南大的人才战略分为两个层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内部程序和外部评估之间的协同。

刘宏介绍,在南大的师资招募中,各个学院负责招募的具体工作。除各专业杂志和网站外,这些招募还被放在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全球重要媒体,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最佳候选人。目前,南大65%左右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自新加坡以外地区。

符合全球标准的外部评估也起著关键作用。正教授的申请需要至少10名来自校外专家的评估,他们都是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入围的3名候选人必须在校园面试期间为本科生上一堂课,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最终的选拔结果有很大影响。应聘者还必须向研究生和教员做科研报告,并由遴选委员会及院长分别进行面试。

在培养人才方面,南大采用了几种做法,包括: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方案与科研启动经费,有利的学术环境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由经验丰富的教职员工领导的导师计划和教学培训计划等。

刘宏分析,南大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性知名大学,部分原因是新加坡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当地公立大学的大量投资,使其摆脱了财务负担。另一个原因在于大学的有效治理结构和人才管理实践及实施,包括吸引、培养和评估学术人才。

新加坡移民到底好不好
上一篇新闻

一文知多少 新加坡个人账户开户指南

下一篇新闻

80年代当红女星丁岚,巅峰时移民新加坡,如今她过得怎么样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