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新加坡橡胶大王的陈嘉庚,为什么要坚持与孙中山抢夺人才
1921年7月的一天,在新加坡一幢漂亮的花园洋房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蓄著长须,身穿西服,一看便是颇有学识和气度,他正是花园洋房的男主人,名叫林文庆,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那么,林文庆究竟遇到什么难事了,为何如此焦虑呢?
林文庆
在他书桌上放着两封几乎同时到达的聘请电报,一封来自当时的国民政府,是希望聘请他去担任外交顾问。另一封则来自一位华侨富商,是请他去做一个刚刚创立的大学校长。对林文庆来说,两份聘书之间必然发生冲突,他该接受哪个又该拒绝哪个呢?
这张照片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就是有国父之称的孙中山。给林文庆发出聘书的就是时任国民政府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
而给林文庆发来另外一份聘书的人正是他,陈嘉庚。那么,这个陈嘉庚究竟是何来头,他在林文庆心中为何如此有分量,让林文庆面对孙中山的邀请,会如此难以抉择呢?
陈嘉庚
陈嘉庚,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人,是新加坡的橡胶大王,也是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会长。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组织南侨总会募捐善款4亿多,而当时国民政府发行国债30亿,其中11亿都是在陈嘉庚的带领号召下由南洋华侨购买。陈嘉庚还一心办学,他一生捐助创办了一百多所学校,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同为福建华侨的林文庆和陈嘉庚相交已久,早在1906年,陈嘉庚的第一批橡胶树种就是从林文庆手中购得,因此“橡胶大王”陈嘉庚尊称林文庆为“南洋橡胶之父”。
这个时候厦门大学刚刚创立,在陈嘉庚看来,林文庆绝对是厦门大学校长的不二人选。因为林文庆不仅是位成功的商人,学识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既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又曾留学英国,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女皇奖学金的华人。他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和信任,先后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和外交顾问。
获英女王奖学金的华裔学生(右为林文庆)
而此时,国民政府内部刚刚大洗牌,孙中山正急需大量人才重新组建各组织和部门。他也想到了林文庆,想让林文庆来外交部助自己一臂之力。
两封几乎同时到达的聘书让林文庆苦恼不已,考虑再三后,林文庆给孙中山发去了电报,内容既不是接受也不是拒绝,是征询孙大总统的意见:您看我这该如何抉择啊?没多久,孙中山就给予了回复:“不用来广州了,去厦门帮陈先生主持校务吧!”
孙中山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孙中山先生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外有北洋军阀虎视眈眈,内有重新组阁的刻不容缓。那么,如此紧要的关头,孙中山为何不惜忍痛割爱,将自己的外交顾问林文庆拱手让给陈嘉庚呢?这恐怕要从陈嘉庚第一次下南洋说起了。
1874年,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他的父亲陈杞柏很早就去了新加坡从商,陈嘉庚一直留在家乡由母亲带大。17岁那年,陈嘉庚接到了父亲的家书,让他到新加坡跟随自己学习经商。不久后,陈嘉庚就搭上了离开家乡的海船,前往新加坡。那时的新加坡还是英属殖民地,当拖着长辫子穿着长袍马褂的陈嘉庚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被看到的一切给震惊了。
青年陈嘉庚
新加坡的唐人街被称为牛车水,意思是这里是每天要用牛车拉水来清扫的地方,这在陈嘉庚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举动,因为每天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保证街道的干净和整洁。更让陈嘉庚感到震撼的是,这里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一群群穿戴整齐背著书包去上学的孩子,这样的景象陈嘉庚之前在自己的家乡从来没有见到过。
深受触动的陈嘉庚悄悄做了一份调查,结果发现“英美法德男女中不识字者,百人中不满十人;日本百人中不满三十人;而中国,百人中有96人不识字。”拿着自己调查出来的结果,陈嘉庚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捐资助学,要让自己家乡的每个孩子都能背著书包去上学。
1894年,陈嘉庚应母亲的要求回乡成亲。他将自己在父亲开办的顺安米店做四年学徒攒下的2000块银元全部带回了集美,等到陈嘉庚返回新加坡的时候他身上已经分文不剩了。奇怪的是,这2000银元陈嘉庚既没有用来娶妻,也没有孝敬母亲。这钱到底哪儿去了呢?
顺安米店
2000银元,这在当时集美那个落后的小渔村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陈嘉庚本来打算将钱交给母亲,为自己操办婚事,可事到临头,陈嘉庚却改变了主意。
陈嘉庚小时候在集美上过私塾,这间私塾是整个集美唯一一所学校。阔别四年,本想故地重游一番的陈嘉庚却发现,记忆里本就老旧的房子,如今显得更加破败不堪。一打听才知道,因为缺钱这个私塾竟然已经关门两年多了。
陈嘉庚当即决定将身上的2000块银元全部捐出来,重开私塾。回想起自己在新加坡看到的新式小学,再看看眼前因为自己的资助勉强开办的私塾,陈嘉庚捐资助学的念头更加急切了。
陈嘉庚
回到新加坡的陈嘉庚继续努力工作,他将自己攒下的钱全部寄回了集美,用以支持私塾继续开办。陈嘉庚的资助一直持续了7、8年。就在私塾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的时候,陈嘉庚却突然不再往集美汇钱,不仅如此,此后的十年间,陈嘉庚也再没有回过家乡。
能够抛下自己牵挂这么久的私塾,陈嘉庚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事实上,陈嘉庚在此后三年内不仅遭遇了母亲因病早逝的打击,父亲的米店更是欠下了巨额债务濒临破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