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狮城研究:使用漱口液可降低 唾液冠病病毒载量

新加坡一项研究发现,使用含聚维酮碘或十六烷基氯化铵成分的漱口液,可在五分钟内降低唾液中的冠病病毒载量,而且效果可持续长达六小时。

新加坡研究团队是于去年6月至8月召集36名冠病病患,将他们分成四组,分别使用清水及三种漱口液漱口30秒。结果显示,比起使用清水漱口,使用其中两种漱口液者,在漱口后的五分钟和六小时内,唾液病毒载量明显下降。

来自新加坡国立牙科中心、新加坡中央医院,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是于去年6月至8月召集36名冠病病患,将他们分成四组,分别使用清水及三种漱口液漱口30秒。

这三种漱口液的成分包括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简称PI)、十六烷基氯化铵(cetylpyridinium chloride,简称CPC)以及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简称CHX)。

研究团队在四个时间点采集病患唾液样本,即漱口前,以及漱口后的五分钟、三小时及六小时;再进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以测量唾液中的冠状病毒载量。

结果显示,比起使用清水漱口,使用CPC漱口液者,在漱口后的五分钟和六小时内,唾液病毒载量明显下降。同样的,使用PI漱口液者,在漱口后的六小时内,病毒载量跌幅最为显著。

CPC和PI可有效破坏病毒刺突蛋白脂膜

研究人员解释,这是因为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由一层脂膜裹着,而CPC和PI能有效破坏这层脂膜,防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至于CHX漱口液,由于在使用者唾液上产生的功效各异,因此须召集更多病患展开进一步研究以确认成效。

报告也强调,这项研究仍有一些局限。团队原本计划召集更多病患,但新加坡确诊病例自去年8月以来大幅减少,所以只召集到36名病患。

参与研究的塞纳维拉特纳(Jaya Seneviratne)副教授也是新加坡口腔微生物组学方案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他在报告中指出,牙科治疗过程一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容易产生大量气溶胶。

“若病患的唾液病毒载量高,牙医和护士受感染的风险也会提高。在进行牙科治疗前让病患使用漱口液,或能降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上个月出版的医学期刊《感染》(Infection)。(联合早报)

上一篇新闻

不必早起去湿巴刹排队抢购新鲜食材,这几家生鲜超市&农场为你提供全岛配送服务

下一篇新闻

大批富豪从香港来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