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3日 星期一

陈永财校长:学而为人是跨学科教育之本

当访客走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礼堂的电梯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杰出慈善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名誉校长李光前先生的语录:

“一所大学不仅是荣誉和权威的象征,也不仅是汲取知识的平台,还应该是人类精神追寻自由和汲取灵感的家园。”

陈永财校长:学而为人是跨学科教育之本

好奇心、创造力和串联知识点的能力,以及在社会中认识自我,会帮助人们在谋生的同时,学而为人。(照片摄于新冠疫情爆发前)

学生进入大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获得知识和技能为工作做准备,探索对不同领域和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或者只是为了寻找自我。许多学生常常是三者兼而有之,这种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作为一所大学,我们不仅把自己视为帮助学生通向职场的桥梁,我们还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学生提供发挥潜力的环境。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教会学生跨越界限以创建联系,把所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这些界限有些是出于行政效率和学科传统而人为设置的,比如艺术与科学学科之间、技术与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

因此,我们决定开设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理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加强基础广泛的跨学科教育。

这所新学院于上月成立,将发挥新加坡国立大学两所历史悠久学院(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理学院)的学科优势,于今年8月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招生规模达2,000多人。这标志着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从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进行重大转变。

少教多学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30多年间,我对学习这件事感悟良多。学习可以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也可以是愉快的意外收获。

学习无处不在,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午餐讨论中完成,或根据经验进行。70年来,学者们在学习科学界提出了大量学习方法,并为此争执不休。

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少教多学”倡议标志着教学理念上的转变。我们减少了学生的课程负担,为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热情创造了空间。

教多少是个微妙的平衡。新加坡在“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和“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中的表现一直很卓越,这令许多其他国家钦羡不已。

这表明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但是也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可能还是教得太多。我相信我们仍有改进教学标准的空间。

新加坡是一个高效社会,我们需要抓紧时间,达到关键绩效指标。教师承受着完成课程大纲的压力,学生得在考试之前学完所有内容。世界的瞬息万变加剧了这种现象,似乎要求学生学习得越来越快。

非线性学习事半功倍

汲取知识是个复杂的探索过程,并且常常以失败告终。学习不是简单的直线性过程——恕我这个数学家用了一语双关。

学习的过程也许会碰壁,常常需要折返,有时会让人走进死胡同。但死胡同也会使人茅塞顿开。学习科学表明,非线性学习实际上可以改善学习成果。例如,2000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份报告《人们如何学习》(How People Learn)发现,学习在跨越多样且不相关的领域时才最有效。简而言之就是跨学科学习。后续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种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不仅要学习技巧或内容,而且要为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做到把多门学科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赋予其含义。

这些联系可以跨越领域和主题,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不断变化的社会观念。它们十分重要,可以使学习变得个人化。

否则,没有学习,只有事实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实将被遗忘。

一开始,少教多学的想法可能听起来违反常识。

毕竟,所有毕业生都必须在毕业时找到工作。他们需要向雇主证明自己会编程,在Excel中做模板,编写提案,等等。在各个领域浅尝辄止,而不是磨练特定技能来获得第一份工作,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放纵。

事实当然无可厚非:我们相信,探索的自由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必要的。

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毕业生需要反复迂回才能到达知识彼岸,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淘汰。我们不是在为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备,而是在为他们40到50年职业生涯中的许多工作做准备——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点燃好奇心

1968年,科学家George Land让1,600名五岁的孩子参加了一项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的测试,选拔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孩子在10到15岁之间反复参加这项测试。

期间,孩子们的得分在“高度创造力范围”内的百分比从98%降至30%,最后降至2%。Land博士解释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创造性行为的学习。”

创造力是由好奇心驱使的,学习也是如此。Land博士的实验表明,正规学校系统结构化的环境可能导致孩子失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这是可悲的现象。我们希望通过促进跨学科学习,特别是通过设立新学院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学”是关键

我们希望学生的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知识,以及整合和应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对于知识的传授,我们很好理解,也易于完成。后者更具挑战性。

我们想让学生学习的技能,比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等,很难用传统方法来教授。

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尤其是当今时代与学生父母的学生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了。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考虑学生的动机和倾向,点燃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

我们需要向他们展示为什么,以及哪些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相关的,让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都能参与其中。

我们早就知道,仅仅传达知识是不够的。

研究表明,平均来说,积极的学习模式(例如小组讨论,体验式学习和教别人)会让知识有更长的保留时间。保留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要深入学习并长期保留下去,我们需要学生采用积极的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不是机械化产出

科技的进步将创造许多机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诞生巨大的数字技能需求。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不能指望在性能上击败计算机,尝试这样做本身也很愚蠢。这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应该专注于以人为本的技能。

大学不能再像工厂一样运作。我们不能只注重快速、廉价地按行业标准及时产出毕业生。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为工作的未来,还要为今天无法预见或预测的未来做准备。

实际上,当我们进入以加速变革和工作自动化为特征的工业4.0时代时,将培养学生视为机器中的齿轮可能是一种倒退。好奇心、创造力和串联知识点的能力,以及在社会中认识自我,才能帮助人们在谋生的同时学习如何做人。

比起结果,更注重过程,这样才能增强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学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持续地拓展机会和开阔视野,而不只是学习如何赚钱,还要学而为人。

陈永财校长:学而为人是跨学科教育之本

陈永财教授

Professor Tan Eng Chye

——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是一名充满热忱的学者和终身教育家,目前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也是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成员之一,该委员会的任务是推动国家未来经济的增长与转型。

本文英文版首次发表于海峡时报 2021年1月8日,原文标题为A degree in learning to be human

陈永财校长:学而为人是跨学科教育之本
上一篇新闻

阿里系和头条系在新加坡租赁新办公室:扩大业务规模

下一篇新闻

◤行动管制◢狮城检测入境送货司机 长堤第二通道 齐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