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8日 星期六

新加坡政府发放第二轮生活补助券,预计将有40万低收入家庭受惠

持续的疫情影响了很多新加坡民众的生活,尤其是在低收入群体中,疫情的影响更是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对此,新加坡社区发展理事会推出第二轮总值2000万新元的社理会生活补助券,多达40万户新加坡低收入公民家庭可利用50新元的补助券,到参与计划的邻里商店和熟食摊位消费。

新加坡政府发放第二轮生活补助券,预计将有40万低收入家庭受惠

此前,新加坡的五个社理会在去年6月推出“社理会生活补助券计划”(CDC Vouchers Scheme),提供总值2000万新元的补助券,希望在冠病疫情的艰难时期协助低收入家庭,同时支持邻里店家和小贩。第一轮的补助券去年12月31日截止,约33万8000户家庭已使用。

政策的详情

据悉,新加坡全国有超过8100个业者加入生活补助劵的这项计划,包括咖啡店及小贩中心摊贩、杂货店、零售店、理发店和家庭诊所等。

受惠的家庭接到通知信后,可陆续从2月8日起根据信中的指定日期,到指定民众俱乐部或联络所领取补助券。代表领取的家庭成员须出示通知信和身份证,每户家庭会获得25张面值两新元的补助券。他们可利用补助券到任何有展示补助券计划贴纸的商家和摊位消费。

新加坡政府发放第二轮生活补助券,预计将有40万低收入家庭受惠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

对此,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表示说,五个社理会利用财政部提供的2000万新元拨款,去年推出的社理会生活补助券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减轻生活开销,同时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邻里商家与小贩。受惠家庭利用补助券换取餐饮、生活必需品与服务。他说:

“在这充满挑战的时期,经济能力较差的家庭会继续面对日常开销的负担,所以我们决定再投入2000万新元,发放第二轮的生活补助券,惠及多达40万户家庭,希望继续帮助有需要的家庭。”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于去年宣布通过团结预算案以及追加的坚韧团结配套,为社理会提供总额达7500万新元的拨款,包括这笔用来提供生活补助券的资金。   

新加坡对低收入群体的政策

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兜底贫困老一直被新加坡政府看作是其应尽的责任。

现金补贴

新加坡政府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社区关怀援助。其中,针对低收入家庭以及因病、家庭看护责任等暂时无法工作的人员,政府给予社区关怀短中期援助。而对那些收入有限或没有收入,以及无家庭支持的年老体弱或伤残人士提供社区关怀长期援助(又称为公共援助)。

这项长期援助计划,除了每月的现金津贴,受益者还可在政府综合诊所、公立医院接受免费的医疗服务,并在必要时转诊到基于社区的机构接受服务援助,如家庭帮护、交友、进入日间护理中心等。

医疗费用补贴

1984年4月,新加坡推出国家医疗储蓄计划,有助于个人把收入的一部分放入个人账户以满足自己或其家庭未来的医疗需求。1990年引入的健保双全计划是一种基于共同支付、低成本的保险计划,旨在支付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这一部分是医疗储蓄计划无法完全覆盖的)。

新加坡政府发放第二轮生活补助券,预计将有40万低收入家庭受惠

而那些没有保健储蓄或者储蓄金额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人群,则可以申请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就业入息补助

新加坡就业入息特别补助计划(WSP)是新加坡政府2007年推出的一项措施。这是一项永久性计划,旨在为低收入员工提供财务补贴,并帮助他们为退休后的生活储蓄做提前计划。

自该计划实施起,新加坡政府已向约89万名员工发放了68亿新元的补助金。就业入息特别补助计划的对象是收入在劳动力中最低20%的新加坡员工,它以中央公积金的形式为退休生活提补助,并以现金形式补贴收入。

实行渐进式薪金模式

渐进式薪金模式是新加坡政府为保障工人权益提出的方案,与工人党等反对党提倡制定的最低工资制有别。渐进式薪金模式在清洁、保安与园艺特定领域实施,通过生产力的提升,尝试提高低薪工人的工资

渐进式薪金模式是劳资政三方经协商后获得政府采用的模式,它与最低工资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不是将最低工资一刀切。而是依据个别行业的情况,制定符合该行业的框架,通过让员工提升技能和生产力获得加薪。

但它实际上也融入了最低工资制的成分,规定每个技能层次的最低起薪,常年加薪幅度等。

提供机构养老服务

新加坡在1984年将照护老年人的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照护贫困老人的机构;一类是专为照护体弱多病老人的机构。

前者由政府举办;后者在政府的资助下主要由志愿型福利机构建立和管理,收住由政府综合护理署送来的符合救济标准的老人。政府通过福利院等机构为贫困、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新加坡政府发放第二轮生活补助券,预计将有40万低收入家庭受惠

上一篇新闻

南洋理工大学公布未来五年发展计划,新学年将设跨学科核心课程

下一篇新闻

火爆排队王胡大饭店登陆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