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 星期三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为了带国大建筑系学生去闽南考察,选择参访的侨乡侨房颇费心力。听说南音名家、新加坡1987年文化勋章获得者丁马成先生,在泉州后厝有一栋宅邸,决定先去踩点看看。远远望见那爬满九重葛的院墙,进到宅邸环顾厅堂,忍不住赞叹,这是一栋罕见的华侨宅邸,一定要带学生来看看!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前埕院墙爬满九重葛

靠近晋江入海口的后厝,曾是闽南另一处穷乡僻壤,1915年丁马成诞生于此,他是丁家期盼的唯一男丁,在祖母、母亲与姐姐的关爱下,这位从小失去父亲的贫家少年渐渐长大。18岁时他决定下南洋谋生,临行前迎娶邻村姑娘何万,留下她与慈母相伴。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先生是新加坡南音名家

初到新加坡的丁马成无依无靠,但他天性聪慧,为人豪爽,有着异常的商业天赋与胆略,大起大落的事业成为华社一段传奇。二战之后不久,丁马成就决定在后厝老家兴建宅邸,同时将慈母与发妻接到南洋,建房的重任落在疼爱他的姐姐丁瑾身上。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先生事母至孝,故居中悬挂的丁母画像

丁瑾,这位目不识丁的闽南女子,是丁家留守祖籍地的坚强后盾,为了照顾娘家,她从出嫁的邻村回到后厝,深信宅邸兴建关系弟弟的家运,认真与风水师探讨坐落朝向,招募巧匠,购买材料,勤勉督工,1949年丁宅落成,那是后厝村里最风光的一栋洋楼,1952年6月20日,她特意请来摄影师,为新楼记录下辉煌的一刻。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故居1952年6月22日留下的影像资料

丁马成故居是一进三开间、前厝后楼的典型闽南华侨宅邸,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宅邸位于高地,坐东朝西,周围是园地,红砖矮墙围起前埕,入口设在西南斜角,前埕满铺条石,点缀着花草。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故居前厝后楼的华侨宅邸格局

前座是闽南传统式样,斩面齐整的花岗石墙基墙堵,红黑相间的燕只砖砌筑墙身,石板条窗洞,严丝密缝。正中塌寿设有大门,门楣上曾塑有“聚书传芳”字样,两侧腰堵绘有凤凰起舞的彩画,左右各有一间房。屋顶满铺筒瓦,闽南称为“皇宫起”,正中燕尾脊高高翘起,檐口装饰黄绿琉璃的瓦当滴水,精良的工艺中透著稳重体面。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故居建筑工艺精良,前厝保留着闽南传统民居的特征

前后座之间是庭院,满铺条石,两侧为单坡顶榉头,西侧为厨房,东侧为卫浴,前座与榉头之间有廊道,两端为侧门。宅邸的坡屋顶将雨水汇入庭院,顺着浅浅的水槽流向西南角水口,曲折流出室外,令代表财气的水在宅中环绕。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故居中庭,由于防盗需要,安装了蓝色遮阳板

后座是两层的洋楼作法,一层与二层均设有外廊,一层前廊两端设有侧门。一层的柱子为红砖石条砌筑,梁却是钢筋混凝土的,当年是高贵的进口材料,外墙为红砖,房间为杉木板分隔,中间为祖厅,左右各有前后相通的两个房间。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蓝色遮阳板下的故居中庭

祖厅后有木楼梯通往上层,二楼正中为神厅,左右同样有前后相通的两房。不同于一楼的是,二楼结构为穿斗式木结构,柱头梁架有着简洁的雕刻,红漆灯梁上有描金的凤凰牡丹,中间书写着“金玉满堂”。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后楼二层神厅中的灯梁,描绘著“金玉满堂”字样

二楼有着宽敞外廊,黄绿琉璃的宝瓶栏杆,房间内外铺着闽南红地砖。洋楼的双坡屋顶,屋脊略微弯曲,山花上曾塑有“念慈”二字以及展翅雄鹰,宝瓶栏杆砌成的山墙,间隔布置莲花造型。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后楼二层宽大的外廊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1950年代丁马成先生返乡,在故居二楼外廊上留影

丁马成宅邸规模不大,规矩中透著精巧,值得细细品味,看似工整对称的室内构造,仔细观察左右两侧工艺不尽相同。丁氏亲属回忆说,当年请了本村和邻村的两组工匠同时施工,呈现出“对场作”的效果。

经历将近七十年的风雨,丁马成故居虽然存在屋顶漏水、白蚁蚕食的问题,也经历了文革时期的破坏,但建筑整体与室内布置保存相当好。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文革时期门楣上方“聚书传芳”的字样被敲掉

宅邸后座一层正中房间为祖厅,正面墙板上贴有金瓯丁氏祖先名牌,供桌上摆放土地公像,两侧墙上悬挂着丁马成夫妻、丁母与姐姐的巨幅照片,丁母过世时的纪念照,以及各界赠送的锦旗牌匾,浓缩著家族绵长的记忆。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后楼一层的祖堂,墙上悬挂着丁马成夫妻和母亲的照片

后座二层的正中房间则是神厅,正面悬挂着彩绘神画镜,左右墙上是丁母黄绸娘在不同时期的照片,东侧前房摆设著丁马成与何万婚庆时的家具,墙上挂满相框,里面满是家族成员照片,包括许多狮城早年的城市与建筑场景。当90后的新加坡学子看到这些照片时,他们诧异于“距离新加坡千里之外,竟有如此熟悉的场景!”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后楼二层神厅,保持着闽南地方习俗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后楼二层前房里依旧摆设著丁马成与何万的婚庆用品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花甲之年的姐弟俩合影,背景正是高速发展中的狮城

远在南洋的丁马成记挂着家乡亲人,不断从海外寄送钱款物资,通过姐姐向各级政府捐款,将物资发放给乡邻。困难时期,从海外寄来的大米、面粉、猪油,丁瑾母女省吃俭用,对乡邻有求必应,村民至今记得农历新年排队到丁宅拜年,领取红包,吃顿好饭。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故居内悬挂着丁家的各种奖状锦旗,记录著丁马成对于家乡的慷慨捐助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瑾为凤山寺诗山公园筹建捐款的记录

丁马成深知教育将改变人的命运,1956年当他第一次率团回中国考察,便捐资兴建激成小学,成为后来的泉州华侨小学,也不断在家乡投资实业,购买鱼塘,兴建米厂,希望能够帮助乡邻脱贫致富,这些文书奖状锦旗至今珍藏在宅邸内。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先生曾捐资修建的激成小学,后改名为华侨小学,旧楼拆了,学校也停办了

丁马成生前备受尊敬,曾担任新加坡晋江会馆会长,母亲八十大寿时,他将寿礼捐献晋江会馆设立助学金,1977年,丁母以八十七岁高龄逝世,这对于事母至孝的他是沉重打击,他将赙仪捐献给湘灵音乐社,从此将全部精力投入南音推广,带领湘灵学员到泉州学习交流,慷慨资助当地的南音发展,许多纪念物都保留在故居中,成为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的另一处家园。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丁马成先生捐献给泉州市南音研究社的记录

华侨华人在祖籍地兴建的宅邸,寄托著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亲人的爱恋、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然而,许多华侨家族的故事,随着岁月流逝而为人淡忘,即使是留下侨产,多半是空荡荡的残破躯壳。丁马成故居留存的生活物件与往来书信,记录著这个华侨家庭经历的风霜岁月,以及闽南近现代的生活习俗与仪式,其历史与文化价值远非博物馆式陈列所能比拟。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故居后楼山花上“念慈”的痕迹

近期,泉州东海街道后厝社区面临全面拆迁,2012年已被评定为“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并获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清源山及其周围示范区”展示点牌匾的丁马成故居,其去留也成为悬念。

泉州后厝丁马成故居,新加坡南音名家的尘封往事

悬挂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清源山及其周围示范区”牌匾的后厝丁马成故居

目前,新加坡湘灵音乐社正向当地政府发起请愿,以确保丁马成故居不会被拆除,并筹划出资进行保护性修缮,一方面留住故居的有形与无形文化资产,另一方面,作为在泉州学习展演交流的基地,展开南音文化体验之旅,推动新中两国之间的南音交流,也期待着更多新加坡学子能探访这栋宅邸。

上一篇新闻

高净值人士首选移民项目:新加坡家族办公室

下一篇新闻

伟人还是罪人?国人应该如何看待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