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 星期二

新加坡居民楼有这么嘈杂吗 搞到邻居之间纠纷不断

新加坡几座组屋安置了噪音监测器来减噪。(海峡时报)

几个月前校花写了一篇文章说遇到好邻居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因为天天看报纸天天上网,都少不了邻居纠纷的事件。

令人感慨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除了要忙着赚钱生活交税,养家养政府,还得应对各种各样的琐碎事儿,女人(嗯哼!特别是校花级别的美人儿)更是得多操一份年华似水的心情,这可不是一般姐妹们能理解的呢!

这两天红蚂蚁写的新闻让人看到新加坡人作为邻居的种种矛盾,遇到邻居有可疑的事情,竟然有帮与不帮、求救与不求救的两难问题,其中还牵涉有没有“乱报案”,真是令人费解啊。

难道做一个爱管闲事的好人就那么令警察叔叔讨厌么?

嗯,扯远了,校花今儿要说的是,邻居问题可大可小,在新加坡这种弹丸之地,人口越来越复杂,“几十年”甚至“看着你出殡”的老邻居,几乎已是传说。

每隔几年就有新邻居已是常态。上面那种过问不过问的事情也因为陌生而犹豫呀,连校花那么善解人意的好邻居有时也不知所措呢,可见形势复杂之一斑呀。

前几天,新闻说有个什么好心人协会之类的团体在几个组屋安置了噪音监测器,希望引起邻里居民的关注和警惕,避免制造噪音,引起其他居民不快。

组屋区底层新安装的噪音监测器。(海峡时报)

该报道还亮出那个什么社区调解中心的数据说明,过去三年来,邻居之间吵架的第一导因就是:噪音!好在80%最后都解决了。这还不止,建屋局也说,过去三年,光是这个邻居投诉那个邻居“吵死人”的案子,就有……听好哦……8300起。把校花都吓出小皱纹啊~

校花还偶然发现,连总理夫人何晶都发面簿肯定这点,或许政府掌握数据了解新加坡邻里之间的噪音问题真的严重,才会有这一措施的吧。何晶在帖文中写道:

一米外的音量如果连着一小时持续高于吸尘机的噪音,就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与精神状态。而新加坡公共区域的城市噪音,一整天都近于那个音量。

依校花看,组屋区最大的噪音问题来自靠近马路和工地。

工地忍耐个几年就过去了,马路如果不是干道,一般也不至于车水马龙。如果政府能尽可能改善公共设施降低噪音当然好咯,不过看记者访问的例子,显然邻居之间造成的噪音还更令人关注。

新加坡组屋和组屋之间的距离。(海峡时报)

邻居之间如果有持续的噪音投诉,其实问题可大可小。显然彼此关系已经不睦,才要报警或投诉官方;其次嘛,某一方可能有心理问题,不可控制地发出噪音或忍不住要一直投诉。这种情况很难善了。

校花不晓得公权力该怎么处理,不过一贯想法是,这该由社区组织发挥力量引导和辅助,如果居民动不动就报警投诉,依校花之见啊,那代表社区人员不在岗位上!呵呵,不是吗?!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重要。

校花的体会,是组屋环境一般来说持续性的噪音问题不严重,希望聪明的精英,不会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制造出其他问题就好了,监测噪音如果导致利用组屋底层办红白事的居民产生不满,就不好了。

组屋楼下的马来族婚宴。(Bungasutra wedding面簿)

组屋底层的红白事向来代表鄙国多元社会相互包容的精神,本土公民一贯以来相安无事,如果被投诉,可能引发很多不必要的情绪,值得注意呦。

校花也好奇,如果是住家传来邻居家的噪音,安装在组屋底层的监测器能有效侦测吗?如果因为噪音而禁止居民的休闲娱乐运动等等,对社区是矫枉过正的吧!

伤脑筋啊,校花不懂的事怎么越来越多了,好可怕!喂!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告诉你,校花还没老,一点都不老OK!是有些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奇怪OK!

呵呵,既然说到噪音,校花想到很久以来,好像有不少组屋居民的一个经验,就是听到天花板传来弹珠弹跳的声音,而且总是在晚上!有些居民会跑上去楼上提醒邻居,太晚了别让孩子玩弹珠,却发现楼上邻居没有小孩,也没有人在玩弹珠!很多人不以为意,没有深究,现在是不是没有这种事了?

漫画:楼上的声音。(海峡时报)

校花向来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散播谣言,一直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但是很肯定很多人有这种经验的呀,是不是?请大家证实一下。校花没有说恐怖故事呀,现在又不是鬼月(虽然今天是万圣节)!呜呜呜,冤枉啊~~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尔夫邀请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富人、年轻人、高学历者 对移民课题最敏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