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斌如何用心理学视角助力工人党?
作为工人党的重量级准候选人,王锐斌博士并不觉得自己是团队的“王牌”。他更看重自己的专业背景,希望通过在心理卫生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团队注入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王锐斌在心理卫生学院服务超过20年,曾担任多个高层管理职位,并于2014年荣获国庆奖章。这位资深心理学家用“外向的内向者”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他表示,尽管本性偏向内向,喜欢独处,但在必要时也能积极融入社交场合,与人交流互动,这也是职业所需。
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王锐斌展现了这种性格的双面性。作为一位较少与媒体打交道的新人,他在镜头前略显拘谨,回答问题时多依循准备好的内容,偶尔在涉及复杂议题时才会切换到英语进行补充。然而,当话题转向为民服务的初心以及病患关怀时,他明显放松许多,脱离稿件,用中英夹杂的方式畅所欲言。
自2023年底起,王锐斌开始在工人党后港的选民接见活动中担任义工,同时也参与了榜鹅地区的家访工作。谈及这些经历时,他流露出轻松的笑容,表示尽管活动结束后往往身心疲惫,尤其是在下班后帮忙,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但内心却充满成就感。他稍作停顿,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知道自己能帮助居民,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作为一名深受母亲影响的心理学家——他的母亲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王锐斌职业生涯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儿童和青少年。他长期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即便今年为了从政而辞去心理卫生学院的高管职务,他仍以资深首席临床心理学家的身份,继续为年轻病患提供诊疗服务。
决定投身政治的原因,同样源于他对改善年轻人心理健康环境的关注。在长期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学生和儿童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他坦言,作为心理学家,最多只能帮助缓解症状,或与学校沟通解决部分问题,但背后存在许多结构性难题。不少年轻人因为在现行教育体系中表现不佳,或自认为表现欠佳,而对未来感到迷茫。
根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心理卫生学院2023年发布的数据,焦虑和抑郁症每年给新加坡带来的经济负担高达157亿元。然而,王锐斌指出,从2020至2022财政年,国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医疗支出平均每年仅约4亿新元。他强调,应该投入更多资源,确保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性、协调性和高质量标准。
尽管从政意味着牺牲部分个人隐私,并需面对公众的评头论足,王锐斌表示这是他愿意承担的代价。他的妻子因重视隐私,对他的决定并不完全支持,但他的三个孩子(年龄在14至19岁之间)却非常理解父亲的志向,并给予大力支持。他笑着提到,小儿子主动当起他的“社交媒体管理员”,关注网民评论,甚至在看到负面留言时为他辩护。王锐斌则借此机会教育孩子,告诉他们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认同或喜欢自己的选择。
对于未来的政治去向,王锐斌保持低调,未透露具体计划。但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挑战单选区时,他毫不迟疑地表示愿意,并认为单选区“一对一”的竞争模式更具吸引力。据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在4月18日的新人发布会上透露,包括王锐斌在内的重量级新人中,部分人将参与单选区的角逐,至于集选区的具体安排和领导团队,未来将逐步公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