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受关税冲突影响,全球经济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IMF将2023年和202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2.8%和3%,相比今年1月的预测分别减少了0.5和0.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经济增长仍远高于衰退水平。
这份报告于4月22日发布,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华盛顿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数十年支撑多数国家发展的全球经济规则正在瓦解,而新的规则尚未形成,世界经济正迈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
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美国先后对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及多个重点行业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并在4月2日全面提高关税税率,实际税率已超过大萧条时期的历史水平。作为回应,主要贸易伙伴采取反制措施,全球关税水平因此显著攀升。IMF强调,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和由此引发的紧张局势是经济前景恶化的核心因素。若这种情况持续,骤然的关税上涨及不确定性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报告进一步分析,即使美国在4月9日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全球经济前景仍难有实质性改善。因为中美之间的高关税税率未变,政策不确定性也未减轻。此外,IMF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1.7%,较1月预测大幅下调,尽管过去企业能通过调整贸易流向保持一定韧性,但当前局势下,这种调整变得更加困难。
针对具体国家,IMF将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水平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并指出关税政策直接导致其损失0.4个百分点的增长,同时通胀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3%。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则被下调0.6个百分点至4%。新加坡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和1.9%,低于去年10月预测的今年2.5%。
IMF警告,关税措施可能迫使资源流向竞争力较低的生产领域,推高生产成本,降低整体生产力。从中长期来看,高关税还将抑制竞争与创新,助长‘寻租’行为,即通过垄断资源获取利润而非生产,进一步恶化经济前景。同时,尽管部分国家可能因贸易转移短期受益,但对大多数贸易伙伴而言,这更多意味着需求的负面冲击。
此外,IMF还提到,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就业占比下降常被归咎于全球化,但真正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和自动化。例如,在德国和美国,制造业产出占比实际上保持稳定。全球化与自动化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也可能对个人和社区造成破坏,各国需在发展速度与解决相关问题之间找到平衡。
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IMF呼吁各国尽快恢复贸易政策稳定性,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并强调全球经济亟需一个透明、可预见的贸易框架,以解决非关税壁垒及其他贸易扭曲措施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