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近一年多以来,新加坡在国际外交领域表现亮眼,包括不限于:

总理李显龙于2022年3月访美、2023年3月访华;外长维文于今年2月、6月先后访华、访美;副总理黄循财于5月访华、参加G7峰会等;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峰会,新加坡也是东道主。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如此密集的外交行动,反映了新加坡对于当前世界局势的某种不安与主动出击、斡旋,在4月份新加坡政府施政方针辩论的国会发言中,李显龙总理给出了自己的研判结论,也可以解释上述所有外交行动的核心驱动力。

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俄乌战争、中美竞争、国际贸易及产业链脱钩等三大风暴,将从政治及经济两个层面,严重冲击新加坡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小国。这对于新加坡政府及国民,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考验。

李显龙将之称为“三大风暴”,这个用词,对于国际上的一众小国来说,是并不夸张的,特别是新加坡,只有733平方公里,五六百万人,基本没有自然资源可言,依靠的就是纯外向型经济。

国际社会的丝毫意外震荡,对她们这类小国就不啻于一场“风暴”。

这种时刻,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小国,将如何应对与破局,着实考验其执政阶层的视野、智慧与能力。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而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局势,沿着李显龙总理的研判,很容易梳理:

俄乌战争导致“政治新冷战”,世界各国在政治立场上势必“选边站”,这个立场不可模糊,也注定很难模糊。

而小国对此实际没有选择项,只能依循既有规则,或者说随大流,这不是可以出风头、开玩笑的所在。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与明朗,甚至出现了诸如韩国所谓的彻底“一边倒”。最新消息,印度总理莫迪在美国国会演讲,“印度准备好以任何方式帮助乌克兰恢复和平”,言下之意很明确,连印度都不想再中立、骑墙了。

如果说“政治新冷战”小国只是走个过场,举个手表个态,那“经济新冷战”则对她们影响巨大、立竿见影,这就是由中美关系、中美竞争所衍生出来的成体系的世界经济新局面与可能趋势。

这段时间,可以布林肯访华为拐点,之前普遍称为“脱钩断链”,之后双方有所妥协,改成“去风险化”。但这些都只是叫法问题,实际就是经济新冷战、“去中国化”,双方不是没有彻底闹掰的可能性。

这就是“国际贸易及产业链脱钩”。

这当然不是世界所希望的,包括中美内部的理智派,都不愿看到的最坏局面。它不仅是中美双方的相互重创,世界各国也会因选边站、脱钩断链势必经历一场阵痛,而对小国来说,便是“风暴”。

所以,马斯克、比尔盖茨等跨国公司的商业领袖纷纷出访各国,包括新加坡上述的系列外交举动,都是在为可能的脱钩断链而积极奔走、游说斡旋。

这不仅涉及到其自身企业或国家利益,而是对整个世界经济负责。这种国际视野与世界担当,当然是值得赞赏的。要知道持相反意见、恨不得立刻全面冷战的人,国际上那可是相当之多。

具体到新加坡,她在经济贸易等领域早已与中国、美国深度绑定,别说脱钩,去掉哪一国的“风险”都足以彻底撕裂其整体经济贸易体系,所以她绝对不愿看到,更不能接受这个潜在趋势。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所以新加坡早就未雨绸缪、主动出击,重点游说、斡旋中美双方,同时呼吁亚洲、东盟等国加强联系,构建彼此交织的关系网。这个网越严密,受压能力、耐撕扯韧性就将越高,从而让别有主张者望而却步,承担不起彻底脱钩的各种成本。

包括对于中美处于“最低谷”关系,新加坡也是打气为主,布林肯访华被普遍认为不会有啥实际效果,但外长维文却认为“绝对必要”,“漫长旅程中必要的第一步”,只要中美双方重启谈判、交流,就值得鼓舞。

显然,这是新加坡国际局势研判与外交精髓一以贯之的表现。

对此,我们只能说,“小国”新加坡真的不小,恰恰相反,她近一年多的表现,无论是视野、智慧还是担当,足以让很多大国、中型国家为之羞愧。希望世界不要辜负小国的努力与期望。

后疫情时代的“小国”新加坡,却彰显放眼国际的“大国胸怀”

中国有句老话,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话说的是很漂亮,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从容潇洒,把大国彻底治糊成一锅粥的操蛋现象,无论历史还是现在都比比皆是。

既然如此,何妨看看“治小国若烹小鲜”,国家虽小五脏俱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等层面不玩“玄学”,就看实际可见的务实操作,以此小中见大、总结经验。

新加坡当然是个成功范例,这个1965年才成立的小国,实在有太多经验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借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商品:在这制假售假,分分钟让你倾家荡产。

下一篇新闻

睡觉用自动驾驶系统到怡保 马来西亚网红Gatita男友行为惹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